简介:基于提高工业废水处理自动化程度、保证出水水质的考虑,通过正交实验法获得了用于FNN模型训练和测试的样本数据,并建立了相应的FNN预测和控制模型;结合模糊C均值聚类和混合算法完成网络的结构辨识和参数辨识,仿真结果表明,预测模型具有很好的学习能力和泛化能力,而测试数据的相对误差范围为1.2%~8%;建立好的预测控制模型与MCGS组态软件结合应用于实验室的造纸废水处理控制,改变原水COD和进水流量的大小,控制系统会自动计算出该时刻的加药量,其出水CODcr维持在400mg/L左右,同人工恒定加药量相比平均相对误差小很多,只有1.98%,结果表明MCGS和控制算法结合可以有效控制废水处理过程。
简介:对5种不同种类的酶液(包括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预处理对麦草化学制浆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酶液分别来自于AspergillusnigerAn-76、BacilluspumilusA-30、PencilliumdecumbensA-10、AspergillusL22和Bacillussp.Y106等5种菌株的发酵液。实验结果一明,与常规烧碱法制浆相比,在蒸煮前用适宜的酶液对麦草进行预处理,可以改善麦草的化学制浆性能,获得具有较低卡伯值和较低筛渣率的纸浆。但粗酶液的性质对制浆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其中具有较高木聚糖酶活与纤维素酶活比值的酶液预处理的效果较佳(如An76酶液),它可在保持纸浆得率的基础上降低纸浆的卡伯值(降低20.43%)和筛渣率(从1.39%降低到0.53%)。同时降低蒸煮时有效碱的消耗,因而可在获得相同纸浆硬度的前提下降低蒸煮用碱量。而具有较高纤维素酶活性的粗酶液预处理,在改善麦草制浆性能的同时,也会导致纸浆得率的降低和蒸煮时有效碱的消耗增加。
简介:分别采用KOH和NaOH溶液在4种条件下对玉米秆中半纤维素进行了预提取,利用离子色谱检测了提取液中半纤维素的糖类组分及含量。剩余原料用NaOH-AQ法制浆并将浆料进行漂白。结果表明,碱法提取玉米秆半纤维素效果显著,在提取温度为75℃,提取时间为2h,KOH提取液浓度为1.5mol/L时,半纤维素提取率可达99%。碱法水解之前以55℃热水处理对半纤维素的溶出并无显著作用。在温度75℃、提取时间2h时,相同OH-浓度的KOH溶液对半纤维素的提取率比NaOH溶液高20.5%。制浆漂白结果表明,预提取可使浆料卡伯值下降,显著提高未漂浆的白度,各提取条件下NaOH-AQ浆的得率无明显差别,均比未处理的NaOH-AQ浆得率下降10%左右。无论是未漂浆还是漂白浆,碱法预提取均可使浆料撕裂指数显著提高,但其他物理强度有所降低。
简介:为了进一步地降低纸机干燥部能耗、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本课题提出了能耗协同控制的概念,即同时考虑烘缸内部蒸汽冷凝水热力系统的能量消耗与气罩通风热力系统的能量消耗,实现二次热能的循环综合利用。针对高强瓦楞纸机干燥部设计了一套基于西门子S7-300PLC的能耗协同DCS控制系统,实现了干燥部上述系统的整合,不但能够降低纸机干燥部的能耗,也为干燥部全局优化方案的实现打下了基础。本控制系统已在多条高强瓦楞纸机生产线上得到了应用,收到了较好的节能效果。为了实现干燥部的全局优化,本课题搭建了基于数据驱动的控制策略优化控制框架,将工业现场的大量运行数据用于模型的修正并建立控制策略优化数据库,可以快速寻找与当前工艺条件最为匹配的优化控制策略,实现节能降耗。
简介:对在三倍体毛白杨P-RCAPMP制浆中,NaOH用量对最终浆料及纤维特性的影响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浆料纤维的筛分分析和质量分析表明,在P-RCAPMP制浆过程中,增加化学预处理过程中的NaOH用量,能明显降低磨浆能耗,增加长纤维组分含量和纤维平均长度,降低细小纤维含量,同时纤维的卷曲和扭结程度也有所增加.通过SEM观察发现,高用碱量下的浆料纤维具有较高的柔软度、抗剪切能力,分丝帚化能力和纤维结合能力,所得纸页表面平滑,纤维结合紧密,具有较少的孔隙.纤维长度的增加,细小纤维含量的降低和纤维柔软程度的增加可能是导致浆料物理强度提高的主要原因.
简介:统计了2005~2012年我国造纸工业的产品产量、主要水污染物(COD和氨氮)排放量、取水量、用水量等数据,分析了我国造纸工业单位产品的用水量和主要水污染物排放强度,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各要素与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之间的关联度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2005~2012年间我国造纸工业主要水污染物的排放强度显著降低,2012年COD和氨氮的排放强度分别为5.69kg/t产品和0.19kg/t产品,相比2005年分别降低了77.9%和71.6%.与造纸工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变化最密切的指标是单位产品废水排放量、单位产品取水量及主要水污染物排放强度,说明造纸工业生产工艺与污染治理水平的提升对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的降低有显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