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为明确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内淡水龟分布与资源情况,2013年3~10月、2015年4~5月、2017年2月,采用野外调查和访问调查结合的方法,对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内和保护区周边的淡水龟类进行了调查。按照溪流、山地、河流三种生境,共设置调查样带28条,960个研究样点,用笼捕法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鹦哥岭自然保护区淡水龟类有3科6种,占海南淡水龟总种数的46.2%,野外调查共发现淡水龟类4种11只,包括1只大头扁龟(Platysternonmegacephalum)、5只四眼斑水龟(Sacaliaquadriocellata)、2只锯缘摄龟(Pyxideamouhotii)、3只中华鳖(Pelodiscussinensis),访问调查淡水龟两种,分别是三线闭壳龟(Cuoratrifasciata)和山瑞鳖(Paleasteindachneri)。保护区内淡水龟类种群密度低,人为捕猎、水电站的修建,对淡水龟类种群影响大,外来龟类的管理存在隐患,建议加大对保护区内及周边龟类保护力度。
简介:以2004年、2010年、2016年长汀县的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探索长汀县生态环境质量时空分布规律,并采用PSR模型选取7个关键因子对长汀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分级评价。研究表明:3期的长汀县生态环境质量等级均以较安全、理想安全为主,分别占了总面积的82.79%、90.24%、92.31%。2004~2016年等级为很不安全、不安全的区域从6.25%下降到1.35%,且向临界安全、较安全转化明显;等级为临界安全转为较安全的区域面积、较安全转化为理想安全的面积相对较大,分别为235.28km^2、317.83km^2。总体看来,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效果显著。
简介:本文采用黑龙江省各县的森林覆盖率、森林可燃物载量、林木组成、海拔、防火期月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和降水量8个因子,通过权重和累计概率的方法,应用ARC/INFO技术,并采用矢量图形法中的栅格数据矢量化法,把黑龙江省森林分布图和黑龙江省行政区划图绘成电子地图,然后将其叠加,再转换成大地坐标,从中提取相关数据,最后划分了5个等级的可燃物类型区。全省81个县(林业局)中一、二、三、四和五级森林可燃物类型区分别占全省总数的16%、17%、17%、11%、38%。一级森林可燃物类型区集中在大、小兴安岭、张广才岭、老爷岭等山地林区;五级森林可燃物类型区主要集中分布在松嫩平原、三江平原等地区;其它三种级别的森林可燃物类型区介于平原与山地之间。图2表4参8。
简介:2006~2010年,我们对美国白蛾在丰台区的发生规律、寄主植物、传播扩散、危害情况和防控技术进行了研究。美国白蛾在丰台区每年发生3代,在危害的树木周围枯枝落叶和土缝中化蛹越冬;6月上旬、8月上旬和9月上中旬是幼虫危害的主要时期,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发现美国白蛾危害的植物35种,其中法桐、臭椿、桑树、榆树和白蜡受害最重。发现美国白蛾幼虫极易随人类活动进行远距离传播,通过布设450个诱捕器的监测,2010年在丰台区共发现疫点123个。行之有效的防治技术包括:1)加强检疫控制人为传播;2)剪除初龄幼虫群居网幕;3)10月上旬于老熟幼虫下树前在树干距地面1米处集中消灭;4)老熟幼虫期释放寄生性天敌周氏啮小蜂,寄生率可达55%;5)树冠喷洒灭幼脲Ⅲ号、杀铃脲、除虫脲和高溴氯氰菊酯等杀灭幼虫,防治效果可达98%;6)大范围发生区的飞机防治。2008年至2010年受害林木逐年减少,分别为2567株、1428株和987株,防治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