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4年 5月至 2016年 5月来我院泌尿科就诊并接受治疗的 80例尿路感染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其临床处理方式的差异,将参与实验的患者分为两个不同的小组,分别将其定义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平均每个组别的的患者均为 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方式进行处理,研究组则其基础上为患者提供微生物检验,对其感染的控制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比较得知,对照组患者的感染控制程度情况明显不如研究组患者,其控制率低出研究组患者许多,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明显,值得推广。
简介:CRISPR/CAS,即有规律的重复的间隔短回文重复/有关蛋白核酸酶,是最近几年研究发现的一种新型基因编辑技术,通过脱氧核糖核酸的剪切,可以治疗人体罹患的多种病症,这种新兴技术的操作较为便捷,突变效率较高,且成本较低,现已普遍运用于各类生物医学等相关领域,获得了革命性的改变。本文针对新型的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于生物医学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探讨,对有规律的重复的间隔短回文重复/有关蛋白核酸酶系统的作用原理和技术流程以及相关研究进程和应用前景进行介绍,希望可以为有关领域的科研员提供借鉴和相关参考。
简介:目的:研究两种格列喹酮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特征,并评价两种制剂间的生物等效性。方法:18名健康男性志愿受试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60mg,清洗期1周,采用HPLC法测定血清中格列喹酮浓度。结果:受试者口服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后,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t1/2分别为(4.78±1.87),(4.19±1.57)h,tmax分别为(3.06±1.08),(3.28±1.49)h,Cmax分别为(0.87±0.35),(0.90±0.33)μg.mL-1,AUC0-t分别为(4.35±1.66),(4.62±1.23)μg.h.mL-1,AUC0-∞分别为(4.98±1.72),(5.19±1.42)μg.h.mL-1。试验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AUC0-t为(95.8±34.1)%,AUC0-∞为(97.7±29.4)%。结论:两种格列喹酮片为生物等效制剂。
简介:目的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两种辅酶Q10片的血药浓度,进行人体生物利用度比较研究。方法10位健康男性受试者按交叉试验连续多次口服两种辅酶Q10片,由于体内存在一定量的辅酶Q10,一次给药后血中辅酶Q10的增加量有限。为了能比较准确地测定口服辅酶Q10后体内浓度的变化,根据文献报导,本研究采用低剂量给药7d后,待体内辅酶Q10浓度较恒定后再给以较大剂量的交叉试验方案。第一组5人d1-d7每天服药3次。每次20mg,每天共60mg,第8d早晨服药60mg;第二组5人按同样方法服用同剂量的对照品。2周后进行第二次试验,交叉一次服用同剂量的对照品和试验品。d8早晨于服药前、服药后1、2、3、4、6、8、12h各采静脉测定血清中辅酶Q10浓度。结果试验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Tpeak=(4.00±1.25)h;Cmax=(0.66±0.17)μg·ml^-1;AUC=(5.91±1.78)μg·h·ml^-1。对照品的参数分别Tpeak=(4.60±1.58)h;Cmax=(0.70±0.20)μg·ml-1;AUC=(6.30±2.09)μg·h^-1·m^-1。试验表明两制剂的AUC、Cmax及Tpeak均无显著差异。结论辅酶Q10试验片剂对照片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3.9%,经等效性检验分析表明这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简介:现阶段,社会不断地发展带动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微生物发酵涉及到制药、食品等多个工业领域,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高成本和高能耗是微生物发酵生产的特征,为了提高发酵单位,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微生物发酵过程的优化控制就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而对微生物发酵过程中涉及的技术进行优化与控制时,往往采用过程模型与控制策略两种方式。传统的微生物发酵过程中,始终将稳定生产作为目标,而对于技术优化并不重视,甚至处于被忽视的尴尬境地,长此以往,赋予了微生物发酵过程中的“随意性”,这不仅会影响微生物发酵单位的经济效率,还会影响微生物发酵的质量,甚至会影响微生物发酵过程中涉及没环节的参数。可见,微生物发酵的优化控制的重要性,因此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通过观察、分析以及总结,提出了提高微生物发酵单位的新优化控制策略,以期我们国家的微生物研究领域能够获得更广阔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