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颅颈交界区畸形不同外科处理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2008年4月至2017年6月手术治疗的690例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资料。其中,枕骨钉枢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治疗390例,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治疗210例,单纯后路减压术治疗90例。术前日本整形外科协会(JOA)评分为3-13(平均8.20±4.34)分,术后通过对患者的临床症状、JOA评分和影像学改善情况进行1-14个月随访,分析手术疗效。结果随访期内,术后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JOA评分为7-16(平均12.13±3.38)分,较术前分值显著提高(t=-5.976,P=0.002)。术后3d颈椎CT显示所有患者的螺钉位置良好,寰枢关节脱位完全复位者485例,颈髓MRI显示脊髓形态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术后3月颈椎CT显示骨性融合良好,颈髓MRI显示脊髓空洞消失或明显改善者512例。结论根据患者颅颈交界畸形是否稳定而选择不同术式,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简介:目的总结显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面肌痉孪(HFS)的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106例MVD治疗HFS的临床经验。术前三维时间飞越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RA)检查发现责任血管的阳性率为91.5%(97例),术中显露面神经入脑干区(REZ),明确责任血管后将其推移,在血管与脑干之间放置Teflon棉。结果术中均发现明确的责任血管压迫面神经REZ区,其中与小脑前下动脉(AICA)相关占66.0%(70例),复合血管压迫者占36.8%(39例)。MVD术后总有效率为100%。结论术中面神经REZ区的充分显露,责任血管的识别,面神经REZ的充分减压,减压棉片的大小和放置位置等,均是影响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
简介: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scranialDoppler,TCD)术中监测研究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endarterectomy,CEA)术中的脑血流变化和微栓子出现的规律。方法应用TCD监测18例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者CEA中各期的同侧大脑中动脉(middlecerebralartery,MCA)的脑血流和微栓子信号(microembolicsignal,MES)。记录CEA各期MCA收缩期血流速度(peaksystolicvelocity,PSV)、搏动指数(pulsitilityindex,PI)及微栓子的数量。结果(1)术中1例患者出现左眼动脉颞上支栓塞,其余患者无并发症。(2)释放期和缝合期MCA的PSV及PI较基线期明显升高(P〈0.01)。44.4%(8/18)的患者阻断后PSV下降〉60%。术中,77.8%(14/18)的患者采取了分流措施。释放颈内动脉后55.3%(6/18)的患者PSV升高100%以上。(5)100%的患者于手术中监测到MEs。患者的总MES为11~150个,平均60±42个。栓子主要集中于分流期和释放期。结论TCD作为一项无创、实时的监测工具能够广泛应用于CEA术中监测,及时地发现围手术期的各种血流变化及MES的产生,有效预测围手术期的卒中发生,优化术中操作。
简介: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中持续颅内压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诊断明确的符合急诊去骨瓣减压手术指征的24例急性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治疗组)进行术中全程颅内压监测,根据颅内压的变化,采用逐步控制性减压手术方法。并与同期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手术的25例患者(对照组),比较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预后良好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去骨瓣减压术中持续颅内压监测,根据颅内压的变化,采用逐步控制性减压手术方法。有助于术中精确控制性减压,减少术中、术后的并发症,术中及时发现问题,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对改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简介:目的探讨面肌肌电图监测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MV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MVD治疗的72例面肌痉挛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仔细辨别并处理责任血管,通过实时记录面肌的肌电反应了解减压效果。结果60例有明确责任血管压迫,6例单纯性蛛网膜粘连或增厚,6例存在隐匿性责任血管。术后异常肌电图波形完全消失54例,基本消失16例,无明显变化2例。术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57例,部分消失14例,无改善1例;总有效率为98.6%(71/72)。结论面肌肌电图监测可实时了解术中减压效果,对面肌痉挛的MVD,尤其是隐匿性责任血管所致面肌痉挛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简介:目的通过荟萃分析对异常肌反应(AMR)监测在面肌痉挛(HFS)微血管减压手术(MVD)中的作用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科接受治疗的33例典型面肌痉挛患者临床资料,计算机检索数据库中关于AMR监测与面肌痉挛MVD术后疗效关系的临床研究,采用RevMan5.3荟萃分析软件进行分析,采用优势比(OR)对术中AMR变化程度与术后疗效的关系进行评价.结果AMR消失组,显著变化组,未消失组的手术有效率分别为96.6%,50%,5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荟萃分析显示AMR消失组的术后治愈率是AMR未消失组的2.94倍[OR=2.94,95%CI为(2.03~4.27)].结论在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中进行AMR监测可有效提高手术治愈率,应将AMR作为面肌痉挛MVD术中常规电生理监测项目.
简介:目的探讨术中实时CT监控下钻孔抽吸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48例,采用常规钻孔引流术治疗24例(对照组),采用CT实时监控下钻孔抽吸术治疗24例(观察组)。结果两组术后血肿体积均较术前显著减少(P〈0.05),但观察组较对照组减少更为显著(P〈0.05)。发病后3个月按GOS评分评估近期疗效,观察组恢复良好12例,中残8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对照组恢复良好2例,中残3例,重残12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3例。观察组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发病后6个月,按Barthel指数评估远期预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68.13±19.7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9.17±26.73)分;P〈0.05]。结论术中实时CT监控微创技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安全有效,有助于提高血肿清除率及治愈率。
简介:目的在构建虚拟现实解剖模型基础上,量化比较乙状窦后和乙状窦前入路微创显露颈静脉结节的显微解剖特征。方法15例(30侧)尸头行CT和MRI扫描,影像数据输入虚拟现实系统构建颅后窝三维解剖模型。在颅盖和颅底中选择骨性标志点模拟乙状窦后和乙状窦前入路微创路径,观察和测量两种手术路径中解剖结构显露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乙状窦后入路由横窦下方开颅,包含小脑半球和小脑前下动脉,到达颈静脉结节时,路径包含舌咽、迷走、副神经和岩下窦。乙状窦前入路由乳突磨除岩骨,经过颈静脉球下端和颈内静脉,到达颈静脉结节时,包含部分副神经。测量手术路径和后组脑神经体积:乙状窦后入路〉乙状窦前入路;路径中骨性结构和静脉体积:乙状窦前入路〉乙状窦后入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状窦后入路中包含小脑半球体积为(2750.50±123.27)mm3、小脑前下动脉体积为(78.72±1.75)mm3,乙状窦前入路不包含上述结构。结论乙状窦后入路有利于显露后组脑神经,显露过程应注意保护小脑和小脑前下动脉。乙状窦前入路显露颈静脉结节时,受到磨除岩骨操作和保护静脉窦的限制,适于处理累及颈静脉孔的病变。
简介:目的探讨亚低温联合穿刺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治疗方式,将80例高血压脑出血分为观察组(44例,亚低温联合穿刺碎吸术治疗)和对照组(36例,采用穿刺碎吸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GOS评分、GCS评分、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亚低温治疗之后,观察组GOS评分和GC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3、7d血清CRP、IL-6和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可以通过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穿刺碎吸术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