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LVIS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急性期颅内破裂宽颈动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5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56例颅内破裂宽颈动脉患者经LVIS支架于急性期治疗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均采用LVIS支架进行治疗,术后即刻、半年及1年随访造影结果采用Raymond分级(RS分级)进行评估,临床随访结果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进行评分。结果本组56例患者中,共对60个动脉行LVIS支架置入,支架展开成功率为100%,术后即刻造影显示动脉完全栓塞率为80.0%(48/60),近全栓塞率为13.3%(8/60),不全栓塞率为6.7%(4/60);术后半年随访造影显示动脉完全栓塞率为87.8%(36/41),近全栓塞率为7.3%(3/41),不全栓塞率为4.9%(2/41);术后1年随访造影显示动脉完全栓塞率为83.0%(39/47),近全栓塞率为12.8%(6/47),不全栓塞率为4.3%(2/47)。56例患者中有49例获得临床随访,失访7例,平均随访时间为(13±4)个月,临床随访显示预后良好(mRS评分0~2分)率为87.8%(43/49)。术中并发症7例,分别为术中载动脉内血栓形成5例、术中动脉破裂2例。结论LVIS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急性期颅内破裂宽颈动脉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其远期疗效有待长期随访进一步证实。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 破裂 支架 栓塞 预后
  • 简介:血流导向支架已逐渐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的重要方法。美国费城Jefferson医院的Chalouhi等对血流导向支架和单纯弹簧圈栓塞两种方法治疗颅内未破裂囊状动脉(直径≥10mm)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临床预后进行了比较。研究共纳入40例采用PED(PipelineEmbolizationDevice)血流导向支架治疗者和120例单纯弹簧圈栓塞的颅内动脉患者,分为PED组和栓塞组,剔除梭形和位于前交通动脉的动脉。分析并比较操作并发症、介入治疗结果和临床预后。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囊状动脉瘤 弹簧圈栓塞 栓塞治疗 支架治疗 未破裂
  • 简介:目的探讨DSA血流定量分析软件评价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大型动脉后的血流特性改变,以分析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大型动脉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3年4月采用血流导向装置(Tubridge,Microport,上海)治疗的颅内大型动脉患者15例.以相同标准采集所纳入患者治疗前后常规造影图像,并通过DSA血流定量分析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通过生成的时间密度曲线,分析载动脉远端显影延迟时间、动脉体内血流达峰时间、体内血流曲线下面积以及体内血流最大斜率的变化情况.结果本组患者的支架置入技术成功率为100%,通过DSA分析软件术后即刻分析发现,与术前相比,载动脉远端延迟时间缩短中位数(M)1.031s(范围0.324~2.143s),动脉腔内血流曲线下面积(相对值)以及最大斜率(相对值)分别减少57±15和49±25.结论Tubridge支架置入前后载动脉远端显影时间延迟、腔内血流曲线下面积及腔内血流最大斜率的下降,证实采用血流定量分析方法评估血流导向装置对于颅内大型动脉的即刻治疗效果是有效的,但其对于远期疗效的评估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大型 血流导向装置 血流定量分析
  • 简介:美国Vjrginia大学医学院神经外科的研究者,对2004—2011年间收治的91例颅内破裂微小动脉(直径≤3mm)进行了分析,评估栓塞相关并发症、动脉闭塞率(动脉闭塞范围〉95%)、再通率和较好预后等的预测因素。91例患者中,有9例未接受栓塞治疗。

  • 标签: 微小动脉瘤 相关并发症 预测因素 闭塞率 血管内治疗 破裂
  • 简介:患者女,42岁。因“外伤后6年,头晕伴右侧肢体麻木、乏力1个月”于2014年5月21日入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患者6年前因车祸致使颈部外伤,出现颈部不适,于当地医院经颈部x线检查提示颈椎后凸畸形,未给予特殊处置,颈部不适症状逐渐缓解。近1个月患者出现头晕,右侧肢体麻木、乏力伴右侧颈部不适。2014年4月25日于当地医院查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提示右侧颈部椎动脉动静脉瘘并右侧椎动脉样扩张(图1)。

  • 标签: 动静脉瘘 椎动脉 栓塞 治疗性 动脉瘤样扩张 血管内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原始三叉动脉动脉的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原则以及发生颅内积气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伴颅内积气的原始三叉动脉的影像学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头部CT检查见鞍上池、环池、四叠体池积气。CT血管造影(CTA)示左侧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呈局限性突起,大小约21.6mm×5.1mm,鞍区扩大,其内显示有团块影,大小约28.6mm×39.2mm×34.5mm,与左侧颈内动脉突起关系密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行左侧颈内动脉破裂孔处的原始三叉动脉栓塞术,置入大小不等弹簧圈共17枚。经血管内介入治疗后,患者头痛症状缓解。术后3个月复查头部CT,显示颅内积气大部分被吸收,未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原始三叉动脉伴颅内积气的患者罕见,经CTA和DSA检查可明确诊断,血管内治疗有效并能在短期内使颅内积气减少。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原始三叉动脉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颅内积气
  • 简介:患者男,53岁,因突发失语伴双下肢麻木、乏力,于2016年1月20日收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突发失语10min,伴双下肢麻木,不能行走,20余分钟后症状逐渐缓解,无恶心、呕吐,无抽搐.在当地医院行头部CT血管成像(CTA),显示左侧大脑中动脉(MCA)狭窄,给予口服阿司匹林100mg/d、阿托伐他汀20mg/d.为进一步治疗收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DSA显示为左侧MCA狭窄,右侧MCA分叉部动脉.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大脑中动脉闭塞 三干型大脑中动脉
  • 简介:颅内动脉的主要治疗目的是预防破裂出血。新一代血流导向支架Surpass可用于重塑载动脉和闭塞动脉。荷兰Radboud大学Nijmegen医学中心的DeVries等对这一新型血流导向支架的疗效进行了研究。共纳入37例患者,年龄为32—79岁,共有49个未破裂动脉。术中Surpass血流导向支架均放置在载动脉并跨越动脉颈。随访6个月。37例患者中仅对1例患者置人了单枚Surpass支架,操作成功率为100%。其中35个非分叶状动脉颈被完全覆盖,14个分叶状动脉颈仅部分覆盖。

  • 标签: 颅内未破裂动脉瘤 单中心研究 支架 导向 血流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ganglionblock,SGB)对动脉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手术脑血管痉挛的防治和应激反应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并给予全身麻醉下介入治疗的动脉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星状神经节阻滞组(SGB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统一给予常规全身麻醉和介入治疗,但SGB组额外给予星状神经节阻滞,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血流变化,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及应激反应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及椎动脉(V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和搏动指数(PI)等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应激反应相关激素胰岛素(InS)、血糖(BS)、β-内啡肽(β-EP)和生长激素(GH)水平均相近(P〉0.05),经手术治疗后72h,SGB组患者上述血流动力学指标、应激反应激素水平及治疗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SGB星状神经节阻滞可有效预防动脉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介入手术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缓解机体应激反应状态。

  • 标签: 星状神经节阻滞 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 简介:目的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在围手术期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类型和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203例患者(其中破裂动脉45例,未破裂动脉158例)中发生围手术期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11例患者(13个动脉)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的11例患者接受13枚支架置入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为5.4%(11/203),破裂动脉组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11.1%(5例);未破裂动脉组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3.8%(6例)。破裂动脉组术中动脉破裂出血1例,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1例,发生率均为2.2%;术后再出血2例,发生率为4.4%;麻醉诱导期出血1例,发生率为2.2%。未破裂动脉组术中动脉破裂和术后支架相关缺血各3例,发生率均为1.9%;无麻醉诱导期出血和术后再出血。随访3个月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2分2例,3分1例;8例患者死亡,总病死率为3.9%。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围手术期可发生支架相关缺血、动脉术中及术后出血等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导致重残甚至死亡,应加强围手术期管理。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支架辅助 并发症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氙(Xe)-CT评价动脉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脑血流量变化以及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脑血流速度的关系。方法对7例在SAH后1~4d和7~14d的颅内动脉患者进行2次Xe—CT检查。用自动皮质6分区模式和手工画法测量大脑中动脉(MCA)等血管分布区(每例患者双侧大脑半球10个感兴趣区,7例患者共70个)的脑血流量。在Xe—CT检查后1h内,采用TCD检测MCA血流速度,比较MCA供血区脑血流量与TCD检测的血流速度的相关性。结果Xe—CT检测7例患者SAH后1~4d双侧MCA供血区平均脑血流量为(48±12)ml·100g^-1·min^-1,7~14d为(43±15)ml·100g^-1·min^-1。TCD检测SAH后1~4d双侧MCA平均流速为(165±73)cm/s,7~14d为(151±70)cm/s。Xe—CT检测的MCA供血区局部脑血流量与TCD检测的MCA血流速度比较,SAH后1~4d的左侧MCA的脑血流量与血流速度呈显著正相关(r=0.869,P〈0.05),SAH后1~4d的右侧MCA和7~14d的双侧MCA的脑血流量和血流速度均呈负相关,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e—CT能获得脑血流量绝对值,可用于动脉性SAH患者的脑血流量评价。TCD检测的MCA流速与Xe—CT测得的局部脑血流量可能无明显相关性,有待于扩大样本,继续深入研究。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局部血流 血管痉挛 颅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胰腺假性囊肿经皮穿刺置引流术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选取从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胰腺假性囊肿并行经皮穿刺引流术的患者共4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在CT或者B超引导下行经皮穿刺置引流术,术后将引流管妥善固定,保持引流管的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体的性状。结果引流期间发现12次引流管堵塞,10次引流管打折、扭曲,5次引流管移位,均因详细的护理观察而发现及时,经处理后得到改善,没有发生引流管脱落的现象。40例患者中38例患者经过置引流后引流量逐渐减少,最终拔除引流管后治愈,2例患者的引流液中细菌培养出多重耐药菌,经临床积极对症抗感染治疗后逐渐拔除引流管痊愈,无患者死亡。结论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胰腺假性囊肿行经皮穿刺置引流的患者,密切的观察,细心的护理是保证引流通畅,预防并及时处理并发症的关键点所在。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假性囊肿 经皮穿刺引流 护理
  • 简介:目的评估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FD)治疗颅内前循环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与分析2010年8月-2012年8月应用TubridgeFD治疗的28例(共28个)颈内动脉囊状宽颈未破裂动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①28个动脉大小为11.3~44.0mm,平均(21.6±7.1)mm.共置入Tubridge支架33枚,除1枚支架未能完全打开外,其余均成功置入目标位置.②28个动脉中18个动脉内填塞了弹簧圈,即刻栓塞结果按Raymond分级,颈残留2例,大部栓塞16例;10个动脉采取单纯FD治疗,置入FD后造影显示所有动脉的对比剂充盈方式改变,内对比剂滞留明显,其中7例术后体充盈体积明显减少(5例充盈率减少为0~50%,2例充盈率减少≥50%).治疗过程中,无一例发生操作相关出血性或缺血性事件.③临床随访过程中(6~30个月,平均19个月),5例患者出现了短暂性的症状加重,13例患者症状缓解,6例改善,4例稳定.④术后25个动脉获得DSA随访(5~24个月,平均9.9个月),其中18例动脉影像学治愈(72%),6例改善(24%,仅为少量颈残留),1例稳定(4%);支架覆盖的分支动脉均保持通畅,未发生支架内狭窄及载动脉闭塞.结论TubridgeFD治疗颅内前循环大型或巨大型动脉是安全和有效的.但本组资料仅为单中心随访结果,长期疗效仍有待于前瞻性多中心的对照研究证实.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操作 随访研究 血流导向装置 大型或巨大型动脉瘤
  • 简介:吸入性肺炎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与脑卒中的预后关系密切[1],主要由于吞咽功能障碍和胃食管返流所致,对意识不清或有假性球麻痹的脑血管病及气管切开患者,食物及咽部寄生菌因误吸进入下呼吸道,引发的肺炎,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2]。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发生率为30%~50%,早期需通过饲饮食来维持生命。据刘剑梅等[3]对老年鼻饲患者吸入性肺炎的预防与护理对策研究报道:由于鼻饲法造成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57.7%,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管饲 吸入性肺炎
  • 简介: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颈部动脉夹层(CAD)进行诊断及随访检测,分析比较颈内动脉夹层(ICAD)与椎动脉夹层(VAD)狭窄程度、腔再通的差异性。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经CDFI诊断并经高分辨率MRI和(或)CT血管成像证实的壁内血肿型CAD患者136例(160支夹层血管),并分为ICAD组(66例,75支)与VAD组(70例,85支),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危险因素、脑缺血症状及CDFI表现等;发病后3、6、12个月随访,对CAD患者进行CDFI复查,并比较两组患者病变血管管腔再通率的差异。结果ICAD组与VAD组患者平均年龄及高血压病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病变血管的病变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血管狭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CAD组狭窄程度≥70%或闭塞血管较VAD组明显增多[分别为88.0%(66/75)、48.2%(41/85)]。136例患者中,随访结束时,共随访复查105例126支病变血管,其中ICAD58支,VAD68支。发病后3、6个月随访时,VAD组病变血管管腔完全再通率明显高于ICAD组[分别为46.6%(27/58)比21.7%(10/46),58.7%(37/63)比37.3%(19/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891、5.201,P值分别为0.009、0.023);发病后12个月随访时,VAD组与ICAD组病变血管完全再通率[60.3%(41/68)比53.4%(31/58)]及不全再通血管中腔残余狭窄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0.599、0.297,均P>0.05)。结论ICAD与VAD在腔狭窄程度及不同随访时间的腔再通率等方面具有差异性,CDFI对CAD具有良好的检测及随访复查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颈内动脉夹层 椎动脉夹层 随访 管腔再通
  • 简介:目的对64例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balloonpump,IABP)的患者,通过质量控制(qualitycontrol,QC)及制定护理干预措施以降低IABP非计划性拔的发生,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方法科内组织QC活动小组,确定成员及分工,对使用IABP的患者以1年为目标,制定降低IABP非计划性拔的干预措施,达到降低非计划性拔的目的.结果在QC活动开展的12个月中,有64例患者植入IABP,均未出现非计划性拔,非计划性拔率为0.在QC活动开展期间,发现潜在和存在的情况包括固定方法不达标5例,无约束10例,无效约束5例,早期拒绝约束1例,后期拒绝约束9例,皮肤压痕、压红2例,缝线松脱2例、断线1例,所有潜在的或存在的情况在QC活动中均及时被发现和纠正,达标率为100%.结论QC活动有助于护理人员及时发现和纠正护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预防IABP患者的非计划性拔,有效降低非计划性拔的发生率.

  • 标签: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质量控制 非计划性拔管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