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循证的护理干预对行腹部增强CT检查小儿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12月于我院行腹部增强CT检查的6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予以基于循证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检查图像质量、不良反应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检查图像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循证的护理干预科有效提升行腹部增强CT检查小儿的检查图像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腹部增强CT 小儿 检查图像质量 不良反应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2023年10月至2024年10月期间采用钬激光技术治疗腹部外科手术后胃管滞留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措施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此时间段内因腹部外科手术后出现胃管滞留的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56岁,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9例。所有患者均在局部麻醉下使用钬激光进行胃管滞留部位的处理,术后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并实施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包括疼痛管理、营养支持、心理疏导等。结果:48例患者中,46例成功移除胃管,成功率高达95.83%,平均操作时间为35分钟。术后随访1个月,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满意度评分平均为9.2分(满分10分)。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钬激光治疗组患者的恢复时间缩短了约3天,住院费用降低了约15%。结论:钬激光技术用于治疗腹部外科手术后胃管滞留安全有效,能显著提高治疗成功率,减少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成本,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个性化护理方案对于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钬激光 腹部外科手术 胃管滞留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总结一例儿童白塞病患者腹部出现难愈性溃疡伤口进行联合治疗的护理。护理重点为根据患儿伤口的具体情况应用地塞米松注射液和利多卡因注射液联合治疗,并根据患儿伤口不同时期的特征选择合适的伤口辅料和治疗方案,同时评估患儿的整体情况进行营养支持和健康教育,最终,经过两个月的治疗,患儿伤口愈合,康复出院。

  • 标签: 儿童,白塞病,溃疡,地塞米松,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膀胱内压监测技术在腹部创伤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2023年1月-2024年7月收治的腹部创伤患者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膀胱内压监测技术实施护理。随机纳入各组30例。采取简明腹部创伤评分(Simple Abdominal Trauma Score,SATS)评估患者护理前后的创伤评分。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疼痛值。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疼痛值与创伤指数明显降低(P<0.05)。结论:膀胱内压监测技术可有效降低患者创伤影响,缓解患者的痛苦,有助于提升康复效率。

  • 标签: 膀胱内压监测技术 腹部创伤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分析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肝胆外科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肝胆外科患者,对比不同护理措施的两组患者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有效率为93.94%、不良反应率为3.03%,常规组依次为81.82%和15.15%,P<0.05,组间存在对比性。结论:对肝胆外科腹部手术患者采取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减少不良反应,是一种更为有效的优质护理措施。

  • 标签: 肝胆外科腹部手术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 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分析腹部CT增强扫描检查中静脉留置针使用的护理安全性。通过回顾性分析与前瞻性观察相结合的方法,我们收集了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腹部CT增强扫描检查的80例患者的相关资料。研究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静脉留置针使用情况、护理过程与并发症记录等。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发症发生率计算以及护理安全性评价指标的构建与评估,发现静脉留置针在腹部CT增强扫描中的使用确实带来了一定的护理安全挑战,如感染、渗血、血肿和导管脱落等并发症的发生。然而,通过规范化护理操作流程的制定与执行、患者教育与沟通的加强以及并发症预防措施的完善,这些安全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

  • 标签: 腹部CT增强扫描 静脉留置针 护理安全性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暖箱中俯卧位新生儿胸部或腹部皮肤温度测量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新生儿外科2009年1月住院,置暖箱内的患儿50例,测量胸部、腹部皮温与腋温对照。结果测得的腋温为(36.78±0.31)℃,与胸部温度(36.73±0.28)℃比较,t=0.2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腹部温度(36.67±0.31)℃比较,t=0.19,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暖箱中俯卧位新生儿可用测量胸腹部皮肤温度代替腋温。

  • 标签: 新生儿 体温 腋温 胸腹部皮温 俯卧位
  • 作者: 刘峰1,唐冰冰2,侯敏娜3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6-22
  • 出处:《护理前沿》2023年第15期
  • 机构:1.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麻醉科,陕西西安710032;2.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唐都医院急诊科,陕西西安710032;3.陕西省人民医院麻醉科,陕西西安710068
  • 简介:目的:观察和分析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目标导向护理对全麻下腹腔镜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麻醉苏醒质量及安全的影响结果。方法:选取我院手术室全麻下行腹腔镜腹部手术患者124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全麻下腹腔镜腹部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ERAS理念下目标导向护理干预模:实施ERAS理念下目标导向护理干预模式:(1)设立手术室ERAS责任护理模式,由业务精湛、责任心较强的手术室护理人员、麻醉科专家承担培训和指导任务,组织全体手术室工作人员进行学习ERAS理念下腹腔镜腹部全麻手术围术期相关知识的培训。(2)设定全麻腹腔镜腹部手术护理目标,通过围术期ERAS措施的实施,减少或者避免患者麻醉及术后并发症和苏醒后躁动发生率,确保患者麻醉苏醒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平稳。结果:观察组麻醉及术后并发症、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平均观察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自主呼吸、拔管及睁眼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压、心率基础值与苏醒值之间的评分波动差异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AS理念下目标导向护理干预模式可明显改善全麻下腹腔镜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质量,减少麻醉及术后并发症和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患者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等苏醒期指标更为平稳,能确保患者麻醉苏醒质量和安全。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目标导向;护理干预;全麻;腹腔镜;苏醒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一例腹部肥胖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管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 1例腹部肥胖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对该患者实施健康管理,比较实施健康管理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实施健康管理后,患者体重、空腹血糖及餐后 2h血糖水平出现了显著降低。结论:对腹部肥胖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管理,能有效降低体重,使血糖水平恢复正常,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腹部肥胖 糖尿病 健康管理
  • 简介: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皮肤消毒方法对带肠造口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带肠造口行腹部手术的患者2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40例。实验组分两次消毒,首先在造口周围消毒后用纱粒及手术薄膜将其密封贴好,再根据常规消毒方法及范围消毒腹部。对照组用常规方法及范围消毒腹部,在肠造口处改用碘伏消毒,纱布覆盖造口,缝合并固定纱布于皮肤。实验组的铺巾方法与对照组相同。对2组手术切皮前及手术结束后缝合皮肤前的切口周围皮肤进行采样,并进行细菌培养,比较2组在一般资料、手术类型、细菌培养结果、手术时间、抗生素应用天数、术后切口感染率之间的差异。结果2组在一般资料、手术类型、手术时间、抗生素应用天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培养结果切皮前2组均为0,缝皮前实验组阳性例数5例,对照组22例,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发生切口感染3例,感染率2.14%,对照组发生切口感染11例,感染率7.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的分次消毒方法能有效降低带造口腹部切口感染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消毒方法 造口 切口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于腹部行大手术后的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预防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从而为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依据。 方法:以 2018 年 10 月份 -2019 年 10 月份中在我院接受腹部大手术的 90 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均经过医护人员对其进行合理科学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以此预防患者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结果: 90 例接受预见性护理的患者中仅有 2 例(占比 2.22% )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而其他患者在术后的情况良好且并未出现。 结论:对于腹部行大手术治疗后的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降低术后风险,并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

  • 标签: 腹部大手术,深静脉血栓,预见性护理
  • 简介:常规的临床观察方法不易识别早期缺氧症状,如何做到合理有效给氧,以往缺乏可测量的客观指标,而应用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监护仪持续无创监测,能连续动态地观察机体氧合情况,及时发现早期低氧血症症状,为临床抢救及护理提供依据,同时可避免因多次采动脉血对病人造成的痛苦,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我科采用美国产的509多参数监护仪(MEC-509A),对腹部外科老年术后病人进行连续spO2监测,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将应用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脉搏血氧饱和度 老年病人 血氧饱和度监测 腹部手术后 早期低氧血症 多参数监护仪
  • 简介:目的研究腹部B超引导下胚胎移植对体外助孕技术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在生殖中心接受体外助孕技术的患者392例共432个移植周期,A组220周期采用腹部B超引导下移植,B组212个周期采用宫腔盲插法移植,观察2组患者临床妊娠率。结果392例不孕患者经新鲜胚胎移植432个周期,A组临床妊娠85例,临床妊娠率38.64%。B组临床妊娠59例,临床妊娠率27.83%,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腹部B超引导下移植可提高体外助孕技术的临床妊娠率。

  • 标签: 胚胎移植 体外助孕 腹部B超 妊娠率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穴位与腹部按摩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便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入院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便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腹部按摩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腹部穴位按摩,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以及干预后首次排便时间与不良排便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10%高于对照组的50%;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不良排便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与腹部按摩护理法可促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排便,降低不良排便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便秘 穴位按摩 中西医结合护理
  • 作者: 陈莉莉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6-22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第15期
  • 机构:江苏省扬中市人民医院,江苏 镇江 212200
  • 简介:目的:研究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腹部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进行过腹部外科手术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计算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情况、切口愈合情况及住院天数作比较。结果:对照组发生切口感染8例,发生率为20.00%(32/40);实验组发生切口感染1例,发生率为2.50%(1/40),两组患者相比较,实验组发生率较低;切口愈合情况实验组患者较优;实验组患者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组间有差异(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来说,可有效减少切口感染情况的发生,起到预防作用,同时促进伤口愈合,缩短了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手术室护理干预;腹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专职化分层护理小组模式在急诊腹部外伤患者救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8月~2021年10月我院急诊救治的急性腹部外伤患者88例,以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急救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专职化分层护理小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治疗成功率低于观察组,且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缓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职化分层护理小组模式的应用能够缩短急诊腹部外伤患者的急诊反应时间,提高抢救质量。

  • 标签: 专职化分层护理小组 急诊腹部外伤 救治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痛化护理干预联合腹部芒硝外敷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影响。方法:共对我院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展开了分析,患者在2019年2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奇偶数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分别接受常规护理、无痛化护理干预联合腹部芒硝外敷,对比两组疼痛情况,观察组病情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其6h、12h、24h和48h的VAS评分均比较低低,数据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无痛化护理干预 腹部芒硝外敷 急性胰腺炎 疼痛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肛门指力技术联合腹部环形按摩在神经科便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9月到2022年9月收治的80例神经科便秘患者进行研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加用肛门指力技术联合腹部环形按摩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CSI及SF-36评分较对照组更高,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肛门指力技术 腹部环形按摩 便秘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功能性便秘实施揿针针刺+腹部穴位按摩的实际价值。方法 将80例重症肺炎功能性便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与干预组(采用揿针针刺+腹部穴位按摩),均组40例,所有患者均于2021.1-2021.12被我院收治,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 干预组每周排便次数比参照组多,排便时间比参照组短,P<0.05;干预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重症肺炎功能性便秘实施揿针针刺+腹部穴位按摩,能够有效增加排便次数,缩短排便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重症肺炎 揿针针刺 腹部穴位按摩 功能性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