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一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伴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在全面的治疗基础上,将患者进行保护性隔离,并加强基础护理、专科护理、伤口护理。结果 患者全身皮肤愈合,好转出院。结论 正确全面的治疗,各专科护理措施的联合应用是患者有效控制感染,皮肤愈合好转出院的关键。
简介:目的:探讨高频率叩背联合手法震动按压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排痰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就诊于盐城某三甲医院拟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患者92例,将患者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取高频率叩背联合手法按压排痰,对照组实施传统的低频率背部叩击排痰法,术后通过排痰后检验指标、排痰效果评价高频率叩背联合手法按压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排痰效果。结果:研究组排痰后血氧饱和度、氧分压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住院时间、插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24h排痰量多于对照组(P〈0.05),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频率叩背联合手法按压法改善肺癌术后通气与换气功能,减少了术后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了住院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应用洛索洛芬钠(乐松)干预首次注射唑来膦酸抗骨质疏松后发烧、肌肉酸痛、关节痛、头痛4种副反应及护理观察。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科就诊的100名骨质疏松首次注射唑来磷酸治疗患者,所选患者随机分入A、B两组。A组在注射唑来膦酸前后均口服洛索洛芬钠片,每天口服3次,一次一片,连续2天;B组为常规对照组。结果:A组与B组对比,10,12,14,16小时腋窝体温数据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肌肉酸痛、关节痛、头痛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8%、1.9%、1.9%;B组发生率分别为21.3%、12.8%、12.8%。以上三组数据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未见洛索洛芬钠(乐松)相关副反应。结论:连续2天应用对洛索洛芬钠(乐松)降低了注射唑来膦酸抗骨质疏松后引起的药物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性,通过本科室的常规护理,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率, 并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1例脑出血术后中毒性表坏死松解症伴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 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做好消毒隔离以避免加重感染,重视皮肤黏膜护理,避免再次感染,加强全身营养支持,做好对病人的用药护理,同时加强对出现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结果 在本病例中患者经积极治疗及细心的护理,患者病情得到明显好转,住院治疗23d基本痊愈出院。结论 通过病情变化严密的监测,实行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做好对患者的皮肤、黏膜护理及耐心的心理护理,积极处理并发症,对促进疾病的愈合具有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 在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过程中,采取千柏鼻炎片以及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分析两种药物产生的效果。 方法 将本院2021年2月到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52例患者当作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全部确诊为过敏性鼻炎,随机分为A、B组,各26例,A组使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B组额外运用千柏鼻炎片,比较治疗效果 结果 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P<0.05)。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冻结肩(风寒湿痹型)患者接受手法干预、扶阳罐循经疗法、中医辨证膳食护理联合干预对其关节活动度(ROM)、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入组病例有88例、入组时间在2023年1月-2023年12月,44例行常规护理者设为常规组、44例行手法、扶阳罐循经疗法、中医辨证膳食护理联合干预者设为联合组,比较结果。结果:护理后联合组的中医症候积分、VAS评分以及ROM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冻结肩(风寒湿痹型)患者接受手法干预、扶阳罐循经疗法、中医辨证膳食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简介:总结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卡马西平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护理。护理重点为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做好消毒隔离以避免加重感染,重视皮肤黏膜护理,避免二次感染,并加强全身营养支持,同时做好激素及免疫球蛋白的给药护理,以及对出现的精神症状及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做好心理护理。本例患者经治疗及护理,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住院40d好转出院。
简介:【摘要】目的: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于常规吞咽训练和吞咽治疗仪治疗基础上,开展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对促进患者吞咽功能障碍改善的价值探究。方法:样本均为我院收录的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均收录于2020.1——2022.6期间,共计收录80例样本入组后均给予吞咽治疗仪联合吞咽功能训练进行治疗,同时行规范性分组,并通过采用不同的营养支持方案开展此次对比,分别为对照组、观察组。统计组间疗效差异性。结果:就组间治疗效果展开评测,观察组评测值为91.11%该参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评测值75.56%,P<0.05。开展治疗措施后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分级为Ⅰ级的患者更多,分级为Ⅳ级和Ⅴ级的患者更少,该组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程度更为轻微,P<0.05。结论: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于常规吞咽训练和吞咽治疗仪治疗基础上,开展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对促进患者吞咽功能障碍改善的价值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