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工作潜在风险防范护理的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5月-2017年11月90例手术室患者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开展潜在风险防范护理。比较两组手术室患者满意水平;住院时间、护士责任意识、风险意识;护理前后患者不良情绪因子;风险和纠纷出现率。结果实验组手术室患者满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护士责任意识、风险意识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不良情绪因子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不良情绪因子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风险和纠纷出现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潜在风险防范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护士责任和风险意识,更好规避风险和提升患者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儿科护理管理中风险防范式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2017年8月收治的儿科住院患者110例,并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予以风险防范式护理,并对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家长焦虑评分、家长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儿治疗性护理、生活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评分均低于观察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儿家长焦虑评分的对比(P>0.05);护理后两组患儿家长焦虑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患儿家长护理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度97.18%,比对照组患儿家长的81.82%高,(P<0.05);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更低(P<0.05)。结论儿科护理管理中风险防范式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护理质量,改善家长不良情绪。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妇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妇科科室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5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双盲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76)和对比组(n=76),给予对比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风险防范式护理,分析对比不同组别下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3.95%,对比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5.79%,观察组低于对比组,统计学对比分析有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3.42%,对比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78.9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比组,经统计学对比分析有意义(P<0.05)。结论: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妇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十分理想,可予以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胸外科患者实施风险防范式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院胸外科在2020/1-2020/8期间收治的100例患者,结合护理方案的异同性将其分成2小组,即:实验组(n=50例,风险防范式护理模式)与对照组(n=50例,常规护理模式),统计对比2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 针对护理期间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来说,实验组、对照组各是6.00%、12.00%,其对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优势,P<0.05。结论 利用风险防范式护理模式对胸外科患者实施临床指导,能够逐步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这对于提高临床护理水平,增强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与推广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针对儿科患者在护理中,实行风险防范式护理模式对其进行干预,对其影响作用进行分析讨论。方法:以抽样的方式在我院从2021年2月份至2022年2月份接诊的儿科患者中抽取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单双数的方式分为两组,使用常规护理模式的35例患者取名为参照组,实行风险防范式护理模式的35例患者取名为研讨组,对两组儿科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家属护理满意度进行比对分析。结果:研讨组儿科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实行风险防范式护理模式后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同时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两组之间的护理效果差距较大P<0.05有研究价值。结论:通过对儿科患者在护理中实行风险防范式护理模式对其进行干预,儿科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同时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值得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探究儿科护理管理中采取风险防范式护理干预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收录的62例儿科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依据抽签法将患者均等分为31例常规护理对照组、31例风险防范式护理实验组,对比指标:①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②护理质量评分。③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实验组指标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质量评分、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实验组指标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科护理管理中采取风险防范式护理干预策略,可以有效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为了提高呼吸内科患者的疾病治愈率以及促进他们生活质量的改变,本文主要针对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科学合理的防范措施,希望能够在达到改善患者治疗效果的前提下为医院呼吸内科护理的方式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为了获取真实有效的数据信息,选取了某医院在2017年1月份到2018年12月份收治的120名呼吸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因为在研究过程中需要进行数据分析的对比,因此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都需要使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使用护理风险干预的方式进行具体的护理操作,而对照组患者则使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操作。在使用不同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结束之后,工作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基本情况以及治疗护理情况等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同时对于患者护理过程中风险情况的发生内容也需要进行观察。结果 本次研究收集到的所有数据均真实有效,而且数据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收集到的所有数据进行分析之后,我们发现使用风险护理干预方式进行具体护理操作的患者,其最终的护理满意度相对较高。通过对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之后,我们结合护理工作以及患者的特点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防范措施。结论 在对患有呼吸内科疾病的患者进行护理操作时,使用预防护理风险干预的方式进行护理可以在减少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的前提下,提高他们的互联网异度。由此我们可以认为与常规的护理方式相比使用预防护理风险干预的护理方式进行操作具有更高的使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急诊急救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此实施有效的防范措施,以提升护理质量。方法将本院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急诊急救患者共计88例作为研究资料。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4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防范护理措施应用到观察组44例患者中。结果急诊急救护理风险因素主要来源于医院管理、护士、患者自身因素这几个方面;对患者实施了风险管理以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升高,实施措施前后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对患者实施急诊急救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风险因素,护士要对此加强重视,根据实际情况应用护理防范措施,不断提升护理质量,不断提升护理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