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尿毒症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效果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方法;选择回顾式分析法,回顾分析我院2021年9月份—2022年10月份收治的50例确诊的尿毒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患者主要采取传统的血液透析治疗方法,观察组则采取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治疗方法,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总结、分析和记录。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经过系统治疗之后,其β2-MG、PTH、P 数据均具有显著的下降,并且,二者对比下来,观察组尿毒症患者群体的水平下降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系统研究和分析之后发现,尿毒症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患者的作用价值。方法 以我院2020年7月-2021年9月期间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使用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对所有患者进行均分,分别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进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经干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低于研究组的95%;在并发症情况上,对照组出现皮肤瘙痒、出血和感染的发生率为40%,高于研究组的10%(P>0.05),差异明显。结论 在临床上,对尿毒症患者进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可以缓解患者的基本情况,改善他们的临床症状,具有非常好的作用价值。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并分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予以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取随机数表法,从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中随机抽样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纳为研究对象,并应用动态化随机分组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各35例,对照组应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应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接受治疗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四项目瘙痒(FIIQ)评分、血清尿素水平(BUN)、血β2-微球蛋白含量以及尿酸水平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四项目瘙痒(FIIQ)评分、血清尿素水平(BUN)以及尿酸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并且观察组患者的血β2-微球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白细胞异常、厌食以及上消化道出血症状好转时间快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肾衰竭患者予以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提高患者的肾功能,加快症状好转速度,并有效缓解患者的皮肚瘙痒症状,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可提高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频率。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实施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时所展现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9月期间在本院进行诊断并接受治疗的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共计100例。研究期间将所有患者按照管理治疗模式不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应用单一血液透析疗法与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同时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后的实验室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6.00%),实验室指标(318.23±20.55)、(14.55±5.53)、(584.66±10.24)、(22.01±2.53);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78.00%),实验室指标(489.88±47.09)、(23.66±5.59)、(711.98±10.55)、(24.09±2.29)。组间数值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实施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净化患者血液中的毒素因子,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加快患者的治疗康复进程,值得推广、建议提倡。
简介:摘要:慢性肾衰竭(CRF)作为肾脏疾病的晚期阶段,其主要病因与糖尿病肾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等相关,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肾功能衰退、酸碱失衡、钙磷代谢紊乱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CRF患者入院后临床常给予抗感染、电解质调节、酸碱平衡控制等常规治疗,同时联合应用血液透析作为治疗CRF的肾脏替代疗法,血液透析主要是利用半透膜原理对机体内的代谢产物、小分子毒素物质等进行有效清除,且可将机体内多余的水分清除,最终发挥净化血液的效果,但单一的血液透析治疗对清除血液中大、中分子毒素效果不明显,且若透析不充分,易导致患者出现难以控制的并发症,故需联合其他方式进行治疗。血液灌流也属于净化血液的一种治疗方式,其主要是利用体外循环将血液中的有害致病毒物质进行清除,主要清除体内大、中分子毒素,同时对蛋白结合率较高的物质也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该方法吸附速度快、吸附容量大、机械强度高;但有研究显示,若单独使用血液灌流治疗,不能有效调节CRF患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治疗效果受限。故需将血液透析与血流灌注联合治疗,以发挥各自治疗优势,更好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开展血液透析协同血液灌流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9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采用抽签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针对参照组34例维持性血透患者开展血液透析治疗,针对治疗组35例维持性血透患者开展血液透析协同血液灌流治疗,对比两组维持性血透患者的治疗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干预后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β2微球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甲状旁腺激素及左心室质量指数均较参照组更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干预后的白蛋白、Hb、生理健康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干预后的死亡率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维持性血透患者开展血液透析协同血液灌流治疗的有效性较为显著,能改善患者机体的微炎症状态、营养状况,促进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减少,促进患者大分子毒素的减轻,利于患者生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谈论在产科护理中应用母婴床旁的护理方式所具备的优势。方法分别将2017年9月以及10月所入住的产科孕产妇以及新生儿作为实验对象,其中对照组为192例、干预组为189例。对照组的护理人员使用传统护理方式,而干预组在按照母婴旁床护理方式来进行护理。结果干预组的产妇以及家属对于护理满意度非常高,且产妇恢复比较强,该种护理方式优势明显。同时护理人员的态度也非常的随和,沟通非常的顺畅,得到一致好评,新生儿状态良好。结论在产科护理中应用母婴床旁的护理方式可以全面的促进产妇的恢复,新生儿心理状态也比较好,护理满意度非常高,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产科护理中婴床旁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产妇2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105例,其中对照组产妇分娩后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行床旁相关产后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度、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度、生活质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中应用婴床旁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改善其母乳喂养知识掌握度、生活质量,同时保证其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床旁护理交接班记录单在ICU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设计床旁护理交接班记录单并应用到ICU护理交接班中,对比应用护理交接记录单前后护士对病情掌握率、基础护理合格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应用后护理质量合格率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交接班记录单的应用,使ICU有了统一规范的交接班流程,保证了护理安全,增加了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了基础护理的质量,增加了患者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分娩的150例产妇,均为单胎、初产、健康的产妇。按护理模式不同将所有产妇分为对照组(75例,给予传统的新生儿护理模式),观察组(75例,给予新生儿母婴床旁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母婴床旁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沐浴、抚触、臀部以及脐部护理技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哺乳技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态度、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技术满意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的护理效果显著,可提高产妇的护理技能掌握程度,改善其对该护理模式满意度,值得应用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在产科特需病房中应用的效果观察.方法在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产科特需病房开展母婴床旁护理模式,选择住院分娩的产妇4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观察组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对两组产妇的满意度以及新生儿护理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在护理工作满意度方面,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产科护理;母婴床旁护理;效果中图分类号R1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5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