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稳定型慢阻肺采取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的肺功能与心理状态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稳定型慢阻肺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DS与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FEV1/FVC、FVC以及FEV1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稳定型慢阻肺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与心理状况,值得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在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患者中分别应用曲美他嗪与硝酸异山梨酯进行治疗,探究分析治疗效果。方法将2017年4月—2018年4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中从我院选取120例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患者进行探究分析,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将硝酸异山梨酯应用在对照组中,将曲美他嗪应用到观察组中,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率明显较高(P<0.05);相较于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患者中分别应用曲美他嗪与硝酸异山梨酯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降低了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噻托溴铵与茶碱片不同应用方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ease,COPD),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安吉中医院和我院接收治疗的COPD稳定期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茶碱片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噻托溴铵干粉剂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测定。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不良反应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噻托溴铵粉吸入剂与心理干预联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于2016年1月—2017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心理干预并加入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较治疗前均具有显著的改善,治疗前后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且组间差异对比具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行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5月~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患者,将90例患者简单随机分为2组,45例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患者为一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另一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血小板聚集情况。结果观察组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稳定型心绞痛伴糖尿病采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进行联合治疗,具有疗效佳,安全的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80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噻托溴铵治疗,观察组给予N-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噻托溴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7.50%,两组间数据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0%,两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人工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术这两种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88例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取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方案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采用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施治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来院就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老年患者41例进行研究,入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双抗疗法联合低分子肝素钠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整体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次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入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39/41);治疗前,患者心绞痛周发作频次为(12.58±2.03)次/周,治疗后,患者心绞痛周发作频次为(2.47±1.23)次/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心绞痛发作频次,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5年1月—2016年5月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106例患者作为研究资料,按照床位单双号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3)和观察组(n=53),对照组给予患者曲美他嗪,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减血府逐瘀汤;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和血脂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和血脂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取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还能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水平,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1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采用PFNA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DHS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疗效、骨折愈合时间。结果所有入选病例均获得12至18个月以上有效随访,结果显示PFNA组优良率为96.67%(29/30),与DHS组的90.00%(27/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手术时间(70.73±2.84)min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97.56±2.25)min(P<0.05);术中出血量观察组(181.34±25.68)mL,明显少于DHS组的(332.33±18.84)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PFNA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疗效与DHS相当,但PFNA治疗较DHS出血量少,手术时间明显较短,而且患者并发症少,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检查确诊并收治的86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病例,并采用单盲、随机法将其分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43例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美托洛尔缓释片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42%。经分析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2.36±0.21)次/d、持续时间(2.76±0.38)min及发作间期(6.37±1.04)d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减少(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美托洛尔缓释片与麝香保心丸联合应用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遏制心绞痛的发作,值得推广和借鉴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单用与噻托溴铵联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效果比较。方法92例门诊就诊的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剂吸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噻托溴铵粉雾剂吸入,两组均连用8周。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FEV1、FVC和FEV1/FVC比值均较前明显上升;且观察组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同时两组CAT评分均较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对照组和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2例(4.3%)和4例(8.7%),症状均较轻微,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与噻托溴铵联用治疗COPD稳定期的效果优于单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促进肺功能改善,且联合使用安全性较好。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8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常规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措施,治疗组40例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0%(38/40)高于常规组77.5%(31/40),P<0.05;治疗组患者的心绞痛发生频率少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的心绞痛持续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5%(1/40)低于常规组17.5%(7/40),P<0.05。结论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过程中,血府逐瘀汤可有效增加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心绞痛的发生频率、缩短心绞痛的持续时间,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广泛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临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自我管理中应用微信健康教育的临床现实意义。方法随机抽选于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根据就诊顺序分为两组。研究组(n=40)应用微信健康教育,对照组(n=40)应用传统教育方式。经随访3个月后,指导患者填写相关调查问卷。评价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情况。结果研究组的自我管理能力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自我管理中应用微信健康教育方式,可提升患者对自身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正确认知力,从而以便于其能够更好塑造自我管理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对比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诊断为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10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进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0%,存在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更加安全有效。
简介:(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黑龙江150040)摘要目的观察加味酸枣仁汤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及血小板活化程度的影响,探讨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合并抑郁状态与血小板活化的共同机制与相互影响。方法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17例,分为单纯不稳定型心绞痛(非抑郁组)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状态患者(抑郁组)57例。其中抑郁组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和试验组(29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及联合加味酸枣仁汤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测量患者HAMD抑郁量表评分及血清β-TG浓度。结果1.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HAMD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其中HAMD4因子分析,睡眠障碍、情感淡漠及躯体障碍治疗后试验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抑郁情绪治疗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抑郁组与非抑郁组β-TG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高于非抑郁组。治疗后,试验组β-TG浓度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联合加味酸枣仁汤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抑郁状态,疗效优于单纯常规治疗。其中HAMD4因子中睡眠障碍、躯体障碍及情感淡漠疗效显著,抑郁情绪两组间差异不明显。2.合并抑郁状态患者β-TG浓度高于单纯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联合加味酸枣仁汤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β-TG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