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甘露醇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方法对甘露醇的药理作用,不良反应,临床应用进行分析。结果甘露醇具有双重作用,在严重创伤、大手术、烧伤、出血、渗血等病人,由于有效血容量减少,导致肾小球滤过率急剧下降,此时其他利尿剂已失去作用,而甘露醇可以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发挥利尿作用,若及时应用可预防ARF的发生;而不恰当地快速、大剂量应用甘露醇,可引起甘露醇肾病,甚至发生ARF。结论甘露醇为渗透性利尿剂,有助于预防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发生,动物试验证明,甘露醇能增加肾血流量,对缺血后的ARF模型有保护作用,甘露醇对肾血流量的影响呈剂量依赖性,不同的剂量可导致不同的肾血管改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细节管理的作用。方法2015年10月—2016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精神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利用细节管理的方式寻找精神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将细节管理引入精神病患者护理工作中,使其护理工作更加地规范化与完善化,分析细节护理前后精神科护理工作的质量。结果采用细节管理后在精神科护理质量和护理文化、护理实际操作能力与急救药物管理质量、护理安全质量等方面明显高于细节管理前,两组数据之间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精神科护理工作而言,在护理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细节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体外震波碎石已广泛用于泌尿系统结石的治疗,由于治疗有一定程度的痛苦和不适,病人会出现被迫的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往往会影响碎石术的顺利进行。我科对2014年接受体外震波碎石的192例病人施行心理护理,减轻其应激反应,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循证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共收治300例胆结石手术患者,依照其入院单双次序将其分为对照组(n=150)与观察组(n=150)。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由本次研究可知,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以及伤口感染率上,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临床护理满意度上,对照组远不及观察组(80.00%<98.0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促进胆结石手术患者恢复,提升其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与认可度。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肩周炎患者联合运用针灸与推拿治疗的作用机理及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5年6月—2017年1月收治的84例肩周炎患者归入两组(42例/组),Ⅰ组单纯接受针灸治疗,Ⅱ组同时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肌力改善情况等作记录及评估。结果Ⅰ、Ⅱ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各为76.2%与95.2%,Ⅱ组相对Ⅰ组提高,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的肌力评测结果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Ⅱ组的肌力评测值显著提高,优于Ⅰ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联合运用针灸及推拿对肩周炎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肌力恢复好,值得加强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部血管检查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9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高血糖组,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其双侧颈部血管内-中膜以及血管内部的硬化斑块进行检查,同时检测斑块引起的管腔狭窄与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期选择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超声检查结果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布情况。结果高血糖组患者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中56例(62.2%)分布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其中分布在颈总动脉分叉处有46例(51.1%),分布在颈内动脉起始处有9例(10%),分布在椎动脉处有1例(1.1%);对照组患者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中11例(12.2%)分布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其中分布在颈总动脉分叉处有8例(8.9%),分布在颈内动脉起始处有3例(3.3%),椎动脉处未出现斑块,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管腔狭窄程度与血流速度的相关性分析得出斑块较小时血流速度无明显变化,斑块较大时会引起管腔狭窄,血流速度加快。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判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大小分布以及发展进程,对颈部血管病变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简介:(义乌市中心医院浙江义乌322000)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对减轻腹部手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将同期60例开腹手术患者于术前由专业护士对其评估心理状态,实施心理干预,观察术后效果,结果术后镇痛效果明显。疼痛感明显减轻,结论心理干预能提高术后镇痛效果,有效缓解外科手术后疼痛。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牙周膜干细胞在正畸牙移动中的作用,探究mTOR信号通路的表达意义。方法选择幼年大鼠共30只,分为两组,对照组不进行处理,实验组15只建立正畸牙移动模型,在右侧颌第一磨牙给予7d正畸力,观察破骨细胞变化;选取成人15只第一前磨牙,培养牙周膜干细胞并给予加压12h,观察加压后牙周膜干细胞mTOR信号通路表达。结果实验组大鼠在给予加压后,移动牙的压力侧牙周膜间隙变窄,牙槽骨破坏严重。可见破骨细胞数量较多。加压后牙周膜干细胞mTOR信号通路蛋白表达低于加压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牙周膜干细胞与正畸牙移动存在明显的关系,其可能与mTOR信号通路表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