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破坏行为障碍的心理特征及心理干预。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收集的9~14岁破坏性行为障碍的青少年患者20例心理状态及心理咨询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针对受损的社会功能,根据患者的年龄、主要症状、家长的目标以及可用资源等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经治疗痊愈4例,显效6例,好转7例,无效3例。结论明确破坏性行为障碍儿童青少年的情绪认知特点,对临床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许多研究都认为治疗应该是一个结合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以及社区干预等的一个长期的综合治疗过程。早期预防并及时干预可以防止不良行为发展为更加严重的问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焦虑抑郁情绪对初产妇产程行为和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待产的125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前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结果将产妇进行分组,分析其产程行为、分娩方式同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性。结果自然分娩者焦虑(t=2.157,P=0.033)、抑郁(t=2.463,P=0.015)得分显著高于剖宫产者;有无焦虑抑郁初产妇在分娩方式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焦虑抑郁初产妇第一产程、总产程较有焦虑抑郁初产妇显著缩短(P<0.05)。结论产前焦虑抑郁显著影响初产妇的产程行为,可显著降低初产妇的顺产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力健康教育对健康体检人员知识态度行为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健康体检中心接受健康体检人员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采用自制KAP调查问卷及PRECRDE-PROCED模式统计两组人员视力健康知识、态度得分与行为得分,其中对照组调查人员不接受任何健康教育,观察组调查人员接受视力健康教育,比较两组调查人员干预前后视力健康知识态度与行为评分。结果对照组调查人员干预前后视力知识、态度评分、行为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观察组调查人员三项得分均明显升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视力健康教育可显著改善健康体检人员对视力保健知识的认知程度,并可提高体检人员对视力保护的态度、行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保护视力、纠正不健康视力习惯具有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渐进式护理干预模式在接受子宫全切手术治疗的老年期患者群体术后护理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月—2018年11月,将24例接受子宫全切手术治疗的老年期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12例,为参照组行术后常规康复护理干预,针对研究组实施术后渐进式康复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指标测算值、术后尿管拔除时间指标测算值、术后下床时间指标测算值、术后VAS评分指标测算值、术后SAS评分指标测算值,以及术后SDS评分指标测算值。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指标测算值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术后尿管拔除时间指标测算值、术后下床时间指标测算值、术后VAS评分指标测算值、术后SAS评分指标测算值以及术后SDS评分指标测算值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为接受子宫全切手术治疗的老年期患者实施术后渐进式康复护理干预,能获取较好结果,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优质护理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纳入的120例手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如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病情观察、出院指导等。观察组患者接受手术室优质护理,详情包括①术前护理、②术中护理、③术后护理。护理前后,全体患者均接受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护理结束后,患者均接受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护理前,对照组和观察组SAS评分组间比较(37.89±0.47)分vs(37.62±0.54)分(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11.63±3.54)分较对照组(35.58±0.33)分低,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7%较对照组80.0%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优质护理的实施效果理想,具备于临床推广应用的意义与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管理的实施方法及影响,为实施优质护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在我科实施全面的优质护理管理,改变以往的派班模式,同时量化绩效考核,比较实施优质护理管理前后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优质护理前56例患者中满意16人,基本满意25人,不满意15例,满意率为41/56(73.21%)。优质护理后56例患者中满意30人,基本满意26人,不满意0人,满意率为56/56,(100%),优质护理后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优质护理前(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展优质护理管理可明显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使护理服务内涵得以提升,并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高,应该在临床中广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