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铝碳酸镁联合兰索拉唑在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96例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8例。常规组患者实行兰索拉唑的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铝碳酸镁和兰索拉唑的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明显比常规组高,两组间对比起来有着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同时实验组治疗后四个月的复发情况明显要优于常规组,对比两组,差异显著,P<0.05。但是,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同常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治疗中,实行铝碳酸镁和兰索拉唑的联合治疗中,疗效极其显著,可广泛地推广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和胃化湿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作以评价。方法以2015年1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四联法方案治疗的10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照组,另取同一时间在我院采用四联法与和胃化湿汤联合方案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组,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两周治疗,分别评估治疗后1个月患者Hp根除率。结果有效疗程结束后观察组Hp转阴的有96例(96.0%),对照组Hp转阴的有76例(76.0%),观察组Hp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χ2=18.14)。结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采用和胃化湿汤与四联疗法治疗效果显著,Hp清除率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抗菌素相关性腹泻联用参苓白术散、双岐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2月本院接收的96例抗菌素相关性腹泻患儿,以不同治疗方法为依据分成参照组(48例,予以双岐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研究组(48例,予以参苓白术散联合双岐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比对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5.65%(44/46),明显比参照组78.28%(36/46)低,(P<0.05);研究组止泻时长(2.6±0.5)d,明显短于参照组(5.8±0.6)d,组间比对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对小儿抗菌素相关性腹泻展开专业治疗时,联用参苓白术散、双岐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可大大提升临床治疗有效率,同时确保治疗安全性得以提升,建议推荐。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兰索拉唑与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98例患有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病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49例,观察组的49例患者采用阿莫西林与兰索拉唑联合治疗进行临床分析观察,对照组的49例患者采用阿莫西林与奥美拉挫联合治疗进行临床分析观察。对两组进行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对比。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3.87%,而对照组85.7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与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疗效较为显著,复发率较低,值得医院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葡萄糖酸锌,两组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均连续治疗7d为宜,记录其临床疗效、用药前后大便次数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经不同用药方案治疗后腹泻频率均较之前显著减少,研究组腹泻症状改善效果更优(P<0.05);研究组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治疗总有效率(89.33%)显著高于对照组(70.67%)(P<0.05)。结论对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葡萄糖酸锌可获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有利于保障患儿疗效及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克霉唑联合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妇产科收治的168例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患者,采用盲选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采用克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克霉唑联合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并对两组临床疗效及药物安全性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种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均较少,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临床疗效显然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克霉唑联合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清除阴道假丝酵母菌,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泮托拉唑四联疗法、胃粘膜保护剂对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愈合质量的影响观察。方法从本院抽出20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法随机将这些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40mg+阿莫西林1000mg+克拉霉素500mg枸橼酸铋钾220mg;联合治疗,治疗患者的总体疗程为14d.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外加入替普瑞酮50mg,疗程也是14d。结果两组的HP根除率的比较,差异并不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5);观察组总体症状的具体改善情况要比对照组高(P<0.05),SI期愈合率和S2期获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泮托拉唑作为基础的四联疗法。与胃粘膜保护剂联合起来改善服药,对患者总体症状和愈合质量,都有着良好的提高,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和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英夫利昔单抗治疗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6年8月收治的中重度UC患者96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英夫利昔单抗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CD4+、CD8+以及CD4+/CD8+的水平变化。结果联合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75%(45/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08%(37/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D4+、CD8+以及CD4+/CD8+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4+以及CD4+/CD8+水平明显的升高,CD8+水平明显降低,且联合组升高与降低的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英夫利昔单抗治疗中重度UC的临床效果确切,可以显著的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的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埃索美拉唑为基础,另加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的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60例,观察组患者口服埃索美拉唑治疗;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治疗。评价溃疡愈合率、腹痛缓解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88.33%)与对照组(86.67%)比较存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天的腹痛缓解率(30.0%)和第二天的腹痛缓解率(63.33%)高于对照组第一天的腹痛缓解率(20.0%)和第二天的腹痛缓解率(35.0%)(P<0.05);观察组溃疡愈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安全可靠,腹痛缓解率及溃疡愈合率均优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胃化湿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从2014年—2017年年底选取就诊的162例患者分为两组进行观察,治疗组患者采用和胃化湿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对比组患者只使用四联疗法治疗,对治疗后两组的治疗效果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上出现显著的差异,治疗组在治疗后Hp根治率(95%)高于对比组的根治率(79%),比较情况具有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使用和胃化湿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方法,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很好的作用,同时提升Hp的根治率情况,具有广泛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