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微卡)在复治性肺结核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146例痰抗酸杆菌(AFB)阳性复治肺结核患者分成微卡治疗组(n:90)和对照组(n=56)疗程各6个月,前者采用复治化疗方案加用微卡治疗,后者仪用复治方案治疗。结果疗程结束时微卡治疗组和对照组痰阴转率分别为85.56%(77/90)、67.86%(38/56),差异有显著性(P〈0.05)。微卡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1.11%(73/90)、44.64%(25/5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微卡能改善难治性肺结核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有助于痰菌阴转和病灶吸收,可作为复治性肺结核化疗的辅助药物。

  • 标签: 结核 免疫治疗 母牛分枝杆菌 耐多药
  • 简介:目的建立分枝杆菌感染巨噬细胞的模型,探讨Toll样受体2(TLR2)在分枝杆菌诱导巨噬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使用豆蔻酰佛波醇乙酯(PMA)诱导U937细胞分化使之具有吞噬能力,分别用胞内分枝杆菌(M.intracellulare)、结核分枝杆菌(MTB)、脓肿分枝杆菌(M.abscessus)感染已分化的U937细胞,于感染后0、4、8、24、48和72h提取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U937细胞凋亡率及细胞膜TLR2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U937细胞感染后72h时细胞内总TI。R2的含量,并观察阻断TI。R2后U937细胞感染分枝杆菌后的凋亡变化。结果M.intracellulare、M.abscessus感染U937细胞后的细胞凋亡率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升高,4h后凋亡率已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MTB感染后的细胞凋亡率也有升高但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种分枝杆菌感染U937细胞后的细胞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高到低的排列依次为M.abscessus、M.intracellulare和MTB。U937细胞的TLR2表达量在分枝杆茼感染后4h内迅速升高,8h后TLR2的含量稳定下来,不同分枝杆菌感染U937细胞后TI。R2的表达并不相同(P〈0.05).由高到低的排列依次为MTB、M.intracellulare和M.abscessus。阻断U937细胞的TLR2可以明显降低感染分枝杆菌后细胞的凋亡率。结论TLR2并不直接引起巨噬细胞的凋亡,但TLR2在分枝杆菌诱导巨噬细胞凋亡中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巨噬细胞 非结核分枝杆菌 细胞凋亡 TOLL样受体2
  • 简介:目的对从同一患者血液和静脉插管中分离的两株抗酸阳性细菌B0793、V1948进行菌种鉴定。方法广谱PCR扩增细菌的16S核糖体核糖核酸(16SrRNA)基因与核糖核酸(RNA)聚合酶β亚单位(rpoB)基因,测序其核苷酸序列并与相关菌种进行同源性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以传统的表型实验对基因鉴定的结果进行验证,并参考CLSIM24-A的方法和解释标准进行分离株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该2株细菌均为血平板上生长缓慢的革兰染色着色较淡的抗酸阳性杆菌,但2株细菌的菌落形态差别较大,B793在血平板培养4d形成直径1cm、米黄色、圆形、突起、不溶血、易乳化的光滑型菌落,V948则为直径约2cm、米黄色、豆腐渣样、边缘不规则的粗糙型菌落。16SrRNA基因和rpoB基因序列与富西亚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phocaicum)的同源性均在99%以上,其半定量触酶、68℃触酶试验、5%NaCl耐受试验与脲酶试验阴性,亦符合富亚分枝杆菌的特征。结论该2株抗酸阳性细菌在分类学上属于富西亚分枝杆菌,其光滑型/粗糙型菌落变异为国际上首次发现。

  • 标签: 分枝杆菌 16S核糖体核糖核酸 聚合酶β亚单位 序列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肝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的结核耐药基因分布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期间收治的90例乙肝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法分析患者的结核耐药基因分布情况。对所有患者进行病原学检测,包括基因测序和耐药基因检测,对比不同耐药基因的分布差异。结果:在90例乙肝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中,共检测到耐药基因突变类型15种,主要包括katG、inhA、rpoB、embB等基因。其中,katG基因突变率为45.56%,inhA基因突变率为38.89%,rpoB基因突变率为35.56%,embB基因突变率为31.11%。对比分析发现,乙肝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的katG、inhA、rpoB基因突变率显著高于单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P<0.05)。结论:乙肝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的结核耐药基因分布具有多样性,其中katG、inhA、rpoB等基因突变率较高。临床治疗中应重视耐药基因检测,合理选择抗结核药物,以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乙肝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结核耐药基因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结核病3种实验诊断方法,分析目前分枝杆菌耐药情况。方法 统计2018年11月到2019年11月我中心临床确诊结核病例患者痰标本涂片镜检、培养和LAMP法检测结果,并对分枝杆菌菌种及对治疗药物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有76例资料齐全的结核病确诊病例入选,其中肺结核48例、结核性胸膜炎20例、结核性脑膜炎8例,分枝杆菌涂片镜检阳性率分别为39.58%(19/48)、5%(1/20)、12.5%(1/8),分枝杆菌培养法阳性率分别为45.83%(22/48)、10%(2/20)、25%(2/8),PCR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3.75%(21/48)、15%(3/30)、25%(2/8)。经分枝杆菌菌种鉴定,人型结核分枝杆菌占66.0%(33/50)、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占18%(9/50)、非结核分枝杆菌占16%(8/50)。结论 目前结核病实验诊断方法主要有涂片镜检、培养和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法检测,病原菌以人型结核分枝杆菌为主,对3种主要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较高。

  • 标签: 结核病 分枝杆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结核病3种实验诊断方法,以解析分枝杆菌的检出率与耐药情况。方法统计2013年—2017年在我院肺病诊疗中心疑似结核病320例患者的960份标本的涂片镜检、罗氏固定培养、MGIT960液体培养等3种实验室检测结果,同时解析药敏情况。结果3种方法中,涂片镜检时间最短(2.1h),但阳性率最低(1.9%);罗氏固体培养阳性检测时间最长(21.5d),阳性率与污染率分别为7.2%、2.2%;MGIT960液体培养阳性检测时间为11.3d,阳性率为9.4%,污染率为2.2%;结核分枝杆菌共计39株,27株对5种抗结核一线药物均敏感,其中PZA、INH、SM、RFP分别为9株、8株、6株、2株,未出现EMB的菌株。结论MGIT960液体培养为较有效的结核分枝杆菌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具有检测时间短、阳性率较高等特征。结核分枝杆菌对PZA的耐药性最高,INH次之。

  • 标签: 结核病 分枝杆菌 检出率 耐药性
  • 简介:目的:探讨难治性非哺乳期乳腺炎临床特点及抗分枝杆菌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广东省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甲乳外科收治的22例经病理证实的导管周围乳腺炎或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为女性,中位发病年龄30(24~46)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肿块18例(81.8%)、脓肿20例(90.9%)、窦道15例(68.2%)、3者均有者9例(40.9%)。曾行脓肿切开引流6例,行肿物切除2例,8例术后均复发。所有患者均抗分枝杆菌治疗,疗程3~16个月,11例(50.0%)患者治愈,随访至今无复发;7例(31.8%)病情明显好转,继续药物治疗,随访中;2例(9.0%)肿块缩小至2cm,准备手术切除;2例(9.0%)失访。结论抗分枝杆菌治疗难治性非哺乳期乳腺炎效果好,治疗时间相对较长,可避免行乳房全切除术。

  • 标签: 乳腺炎 抗分枝杆菌 药物疗法
  • 简介:摘要儿童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TBI)的筛查、治疗策略及流程各国不同,根据中国的国情,制定适合中国儿童LTBI的诊断和治疗流程,有助于我国儿童结核病的管理。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儿童LTBI的筛查、干预及预防性治疗流程,由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儿童结核病专业委员会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共同组织来自儿科和结核病领域的专家,基于国内外儿童LTBI的诊治进展和临床经验,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的基础上编写该共识。该共识重点介绍了儿童LTBI筛查的重点人群、筛查方法、预防性治疗的指征和方案、常见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与处理,旨在提高儿科医生和结核病诊疗人员对儿童LTBI的认识,规范儿童LTBI的管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γ-干扰素释放试验TB-IGRA和T-SPOT.TB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效能和一致性。方法分别用TB-IGRA和T-SPOT.TB两种方法对18例志愿者、4例涂阳肺结核患者及1例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的外周血标本中特异性γ-干扰素的含量进行检测,进行平行比较分析。结果TB-IGRA法和T-SPOT.TB法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为100%,2种方法的Youden指数均为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B-IGRA和T-SPOT.TB两种方法在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方面有较好的效能和一致性,有临床应用价值,阴性结果在结核病鉴别诊断中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潜伏感染 &gamma -干扰素释放试验 TB-IGRA T-SPOT.TB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4种不同的痰内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方法灵敏度,以寻找一种更准确、快速的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方法。方法收集112例县人民医院2010年2月-2011年4月期间确诊为肺结核的患者痰标本,分别采用罗氏培养法、涂片法、免疫磁珠分离(IMS)-涂片、免疫磁珠分离(IMS)-PCR法对结核分枝杆菌进行检测,比较4种检测方法的敏感度。结果IMS-PCR法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度最高,为71.4%,罗氏培养法为68.2%,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IMS-涂片法检测敏感度为28.6%,涂片法最低,仅21.4%,两者均明显低于IMS-PCR法(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MS-PCR法可快速、准确检测痰内结核分枝杆菌,对肺结核患者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免疫磁珠分离 罗氏培养法 PCR 涂片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药敏实验,探讨马尔康地区藏族肺结核患者的结核分枝杆菌对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情况,指导临床制定合理的化疗方案。方法采用绝对浓度间接法检测101株结核分枝杆菌对五种抗结核药物异烟肼(INH,H)1μg/ml和10μg/ml,利福平(RFP,R)50μg/ml和250μg/ml,链霉素(SM,S)10μg/ml和20μg/ml,乙胺丁醇(EMB,E)5μg/ml和50μg/ml,氧氟沙星(OFLX,O)5μg/ml和50μg/ml的敏感性。药物依赖判定在含抗结核药物的培养基上生长旺盛程度和菌量,高浓度药物培养基≥低浓度药物培养基≥对照培养基。结果101株结核分枝杆菌总耐药率为50.50%,初治耐药率为45.46%,其中耐多药(含H和R)耐药率22.22%;复治耐药率为72.72%,其中耐多药(含H和R)耐药率45.45%。结论马尔康地区属高耐药区,应加强结核菌的耐药监测,强化用药及严格管理,预防控制耐药菌株的传播。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耐药肺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病的临床特点及菌种分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的NTM病临床-影像-病原学资料,非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532例,这些NTM标本来自453例患者,符合诊断标准,有确切病历资料并进行菌种鉴定有75例,男38例,女37例,年龄(50.8±16.2)岁,分析统计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菌种鉴定及治疗情况。结果75例NTM病,鸟/胞内分枝杆菌43例(57.3%),龟/脓肿分枝杆菌18例(24.0%),堪萨斯分枝杆菌7例(9.3%)。64.0%患者存在合并症(48/75),最常见的是既往结核病史,占25.3%(19/75),其次是支气管扩张,占18.7%(14/75)。最常累及的器官是呼吸系统,占82.7%(62/75),其次是血流感染,占25.3%(19/75)。除呼吸系统外,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MAC)常常合并血流感染,而快速生长分枝杆菌(RGM)更常见淋巴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咳嗽/咳痰是NTM肺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占77.4%(48/62),其次是发热、呼吸困难。最常见的影像学表现为结节41.9%(26/62)、支气管扩张37.1%(23/62)和纤维空洞24.2%(15/62)。播散性NTM病中,94.7%(18/19)存在基础疾病,89.5%(17/19)合并长期免疫抑制。结论NTM病最常见的菌种是鸟/胞内分枝杆菌,最常累及呼吸系统,既往结核病史可能增加NTM病风险。

  • 标签: 分枝杆菌,结核 肺疾病 体征和症状 合并症
  • 简介:摘要欧洲呼吸协会、欧洲临床微生物与感染性疾病协会、美国胸科协会和美国感染性疾病协会分别于2020年7月7日和8月14日将《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临床实践指南》发布于《欧洲呼吸杂志》和《临床感染杂志》,该指南分摘要、总结、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NTM-PD)诊断标准、22个特殊PICO问题和31个推荐意见等四个部分,前三部分简单描述,第四部分重点阐述了每种NTM-PD治疗相关问题,然后提出推荐建议,最后根据证据级别进行了评论。每种NTM-PD的治疗包括方案选择及其包含的药品、药品使用频率和疗程等,以问题为中心进行阐述,虽然存在几个小的缺陷,但因该指南客观分析了大量循证医学证据,结果明确,结论准确,具有逻辑性和科学性强,简单易懂,可读性好,实用价值大等优点,是值得全球推广临床医师使用的一部好指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奈诺沙星对脓肿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收集2014—2017年上海市肺科医院分离的脓肿分枝杆菌临床菌株194株,以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奈诺沙星和目前临床常用的喹诺酮类药物(莫西沙星,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对脓肿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同时还对奈诺沙星与抗脓肿分枝杆菌常用药物(克拉霉素、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头孢西丁、替加环素和利奈唑胺)之间的协同作用在体外进行了评估。结果奈诺沙星对脓肿分枝杆菌的MIC范围在0.25~64.0 mg/L,MIC50 和MIC90分别为4和16 mg/L。奈诺沙星对大部分(68.0%,132/194)脓肿分枝杆菌的MIC≤4 mg/L,显著高于莫西沙星(51.0%,99/194;χ²=11.651,P<0.01)、环丙沙星(46.4%,90/194;χ²=18.572,P<0.01)和左氧氟沙星(25.8%,50/194;χ²=69.586,P<0.01)的MIC≤4 mg/L的菌株所占比例。除亚胺培南外,没有观察到奈诺沙星与抗脓肿分枝杆菌常用药物之间存在拮抗作用。结论奈诺沙星对脓肿分枝杆菌在体外存在一定的抗菌活性,且抗菌活性优于目前常用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有可能作为联合治疗脓肿分枝杆菌感染的选择之一。

  • 标签: 奈诺沙星 脓肿分枝杆菌 最低抑菌浓度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表达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潜伏期表达抗原Rv3133c,通过人群以及小鼠实验评价其免疫原性。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PROEX-Rv3133c,诱导表达并纯化蛋白质,经Western blot鉴定后,用全血干扰素释放试验评价重组蛋白rRv3133c在Mtb感染人群中的免疫原性;联合佐剂DC免疫小鼠,检测小鼠血清中rRv3133c特异性抗体分泌水平、脾细胞中抗原特异性Th1型细胞因子分泌水平以及脾细胞中多功能T细胞免疫应答水平和肺脏组织细胞因子mRNA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构建表达rRv3133c。rRv3133c可刺激Mtb感染者尤其是潜伏感染者产生高水平的IFN-γ。免疫小鼠后,rRv3133c+DC组小鼠脾脏IFN-γ、TNF-α、IL-2水平,以及IFN-γ+TNF-α+CD4+T细胞数量和肺脏组织中抗原特异性IFN-γ、TNF-α、iNOS的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BCG组,但低于BCG+rRv3133c+DC组;rRv3133c+DC组和BCG+rRv3133c+DC组小鼠血清中IgG2a/IgG1比值均大于1,显著高于BCG组。结论rRv3133c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可以诱发机体产生较强的Th1型免疫应答,是结核病亚单位疫苗的潜在候选靶抗原。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Rv3133c 原核表达 免疫原性
  • 简介:摘要不产色分枝杆菌属于不产色缓慢生长型非结核分枝杆菌的一种,现报道1例由不产色分枝杆菌引起髂腰肌、骶髂关节病变的诊疗过程及体会。本例患者病史短,症状较轻。腰部脓液标本通过质谱分析技术鉴定为不产色分枝杆菌。给予抗非结核分枝杆菌(阿奇霉素、利福平、乙胺丁醇、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局部脓液引流等治疗,病情好转出院。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构建基于核酸滚环扩增(RCA)的简便快速、超灵敏的光学生物传感技术,并将其运用于结核杆菌耐药相关基因的多重检测。本研究在2020年2月至2021年5月期间,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针对异烟肼、利福平和链霉素耐药的高频基因突变位点katG315(AGC➝ACC)、rpoB531(CAC➝TAC)和rpsL43(AAG➝AGG),分别设计锁式探针(padlock probe,PLP)、引物和捕获探针,构建了基于磁珠的固相RCA恒温扩增反应体系,并进行了实验参数的优化。通过多色荧光探针(Cy3/Cy5/ROX)对RCA产物精准捕获与信号放大,实现了对3种突变基因的单管多重检测。进一步对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与线性范围等分析性能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同一反应体系中katG315的响应范围为1.0 pmol/L至0.1 nmol/L,rpoB531和rpsL43的响应范围为1.0 pmol/L至50.0 pmol/L和1.0 pmol/L至20.0 pmol/L,且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度与灵敏度,在混合靶标中可精确识别单碱基突变,最低检出限低至1.0 pmol/L;在模拟血清样本的回收实验中,回收率可达95.0%~105.2%。综上,本研究构建的恒温扩增型多重检测方法可快速实现3种耐药突变位点的单管多重检测,该技术成本低廉、简便快速、不依赖大型设备,为病原体耐药基因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耐药性 荧光 滚环扩增 多重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对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结核杆菌复合体的临床应用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选取在喀什地区结核病防治所(喀什地区结核病医院)进行治疗的200例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其中肺结核患者119例作为试验组,非结核病患者81例作为对照组,应用荧光定量PCR法、痰涂片法、培养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结果在本实验中,对200份标本进行检测,其中,荧光定量PCR法>培养法>涂片法,差异显著(P<0.05)。在灵敏度检测中,荧光定量PCR法显阳性高于培养法和涂片法,差异显著(P<0.05)。结论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结核杆菌具有较好的效果,灵敏度较好,特异性较高。

  • 标签: 荧光定量PCR技术 结核杆菌 临床应用研究
  • 简介:目的分析临床分离的结核分枝杆菌katG和rpoB基因的突变情况与耐药之间的关系,了解六安地区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基因突变特征。方法采用比例法对六安地区65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通过特异性引物,对目的基因片段katC和rpoB进行扩增、测序后进行分析。结果60株结核分枝杆菌中分别有有9株耐异烟肼和14株耐利福平,其中同时耐异烟肼和利福平的6株。9株耐异烟肼菌株中,4株katG在315(AGC→ACC或ACA)位点发生突变,占44.4%;14株耐利福平菌株中,11株rpoB分别在516(GAC→GTC)、526(CAC→CGC或TAC)和531(TCG→TTG)位点发生突变,占总耐药菌株的78.6%;6株同时对利福平和异烟肼耐药,其中5株katG或rpoB基因发生突变,占83.3%。结论六安地区结核分枝杆菌耐异烟肼和耐利福平分别主要是由katG和rpoB基因突变引起,其中耐异烟肼主要在315(AGC→ACC或ACA)位,而耐利福平在516(GAC→GTC)、526(GAC→CGC或TAC)和531(TCG→TTG)位,都发生了突变。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耐药 KATG基因 RPOB基因 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sis mycobacterium, NTM)感染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表达率的改变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住院的69例NTM感染患者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6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对健康对照组和NTM感染患者(NTM组)外周血免疫细胞表达率进行检测,并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进一步根据感染部位的差异将NTM组分为单侧感染组(29例)和双侧感染组(40例),比较两组之间免疫细胞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NTM组的总的T淋巴细胞表达率没有显著改变,而B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表达率出现显著上调[(10.50±0.56)%比(12.26±0.57)%,(5.61±0.24)%比(6.72±0.32)%,t值分别为2.209和2.774,P值均<0.05],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表达率出现显著下调[(21.87±0.98)%比(18.63±0.98)%,t=2.341,P<0.05)。对T细胞亚群的分析发现,NTM组的CD4+T细胞、CD8+T细胞、CD8+CD28-T细胞的表达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D4+CD25HT细胞的表达率较对照组显著上调[(8.05±0.35)%比(3.69±0.19)%,t=11.000,P<0.05],CD8+CD28+T细胞表达率较对照组显著下调[(23.76±0.90)%比(27.07±0.74)%,t=3.039,P<0.05]。进一步依据患者感染部位比较分析发现,单侧感染组与双侧感染组的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单核细胞在外周血中表达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细胞亚群的结果分析显示,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25HT细胞在单侧感染组与双侧感染组之间的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双侧感染组的CD8+CD28+T细胞表达比例较单侧感染组显著下降[(21.99±1.02)%比(26.21±1.52)%,t=2.397,P<0.05]、CD8+CD28-T细胞表达比率较单侧感染组显著上调[(24.48±1.90)%比(18.19±1.60)%,t=2.404,P<0.05]。结论NTM感染患者外周血中一些免疫细胞的表达率出现了显著改变,可能对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 标签: 非结核分枝杆菌 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