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肺栓塞的观察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1年10月5例骨科术后发生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要点。结果5例骨科术后发生肺栓塞患者3例治愈,1例抢救无效死亡,1例自动出院。结论肺栓塞关键在于预防,护士要提高观察和判断急性肺栓塞的的能力,及时向医生汇报,及时抢救,才能减少或避免严重的后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科膝关节损伤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骨科膝关节损伤患者(2014年8月~2015年9月)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常规核磁共振扫描法以及核磁共振关节内增强扫描法进行诊断,观察并对比2种扫描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通过本文研究可以看出,采用常规核磁共振扫描的诊断准确率与采用核磁共振关节内增强扫描的诊断准确率相比较,存在较大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核磁共振关节内增强扫描法诊断骨科膝关节损伤患者,其检出率较高,无创伤,图像清晰、软组织分辨力较高,可以较高的显示出患者患肢的微小病变位置,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骨科患者手术麻醉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51例骨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6例与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术前常规用药,观察组患者穿刺部位选择于L2、3椎间隙,硬膜外穿刺成功能插入25G腰穿针,脑脊液流出后缓慢注入布比卡因,注药完毕后退出腰麻针,硬膜外导管向头端置入3cm备用。对照组选择L2、3椎穿刺,硬膜外腔穿刺头置管3.5cm,注入利多卡因,患者无全脊麻或局麻中毒征象后给药,术中酎情追加阻滞药。结果术中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未发现不良反应。在对两组患者局麻用药量、起效时间及阻滞平面、麻醉效果对比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局麻用药量少,起效时间短,阻滞平面易掌握,麻醉效果更佳,对比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老年患者下肢手术,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效果较为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2014年在我院骨外科就诊的患者4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23例行微创手术治疗,而对照组患者22例行传统的开放性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术后3个月的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患者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患者疼痛评分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3%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的18.2%。结论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可明显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疼痛程度,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科发生创伤性病变出现肺栓塞的患者实施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在我院收治的50例创伤性骨科疾病围手术期患者,分别在早期给予诊断及治疗措施,对比分析接受治疗前与实施治疗后其呼吸功能评分与生存质量情况。结果治疗完成后研究对象的慢性呼吸问卷评分(3.1±0.8)分与治疗前研究对象的慢性呼吸问卷评分(5.7±1.1)分相比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完成后研究对象生存质量评分合计(31.34±8.87)分与接受治疗前研究对象的生存质量评分合计(64.67±21.78)分,差别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在创伤性骨科疾病患者围手术期时,进行早期诊断,并实施早期治疗,能够恢复患者的呼吸功能,改善生存质量,安全可靠,可以应用推广。
简介:摘要我院骨科实施无陪护病房一年后在护理管理及实施过程中的心得。我科于2010年4月实行无陪护病房管理,本着改善服务,强化基础护理的目的,在护理工作中进行合理排班;责任包干;扁平管理;动态管理;护士站前移等改进方案。从而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使得患者在住院期间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目的改善服务,强化基础护理。满足病人的基本生活需要,患者进入病区后所有的医疗、护理和生活上的服务都由医护人员承担,实行无家属陪护或陪而不护,让患者在病区有家一般的感觉。无陪护管理,不仅可为病人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满足病人的心理、生理需要,还解决了家属送饭,陪护困难的问题,同时为医护人员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得护理人员自觉地走进病人,主动细致地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落实各项护理措施,提高了护理质量。1保障病人住院期间的安全舒适,保证各项诊疗措施有效地落实,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使得护士职业信念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