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分型与治疗方式的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诊断剖宫产疤痕妊娠的112例患者,据治疗方法分三组A组20例(吸宫术)、B组(阴式手术)79例、C组(子宫动脉栓塞术+清宫术)13例,观察三组临床资料、诊断分型、临床疗效。结果A组血HCG值低于C组(P<0.05),3组病灶包块<2cm、妊娠<7周差异显著(P<0.05)。I型CSP三组治愈率无差异(P>0.05),Ⅱ型CSPB组与C组治愈率优于A组(P<0.05),Ⅲ型CSPB组治愈率优于C组(P<0.05)。结论CSP分型、血HCG值、包块大小、生命体征是选择治疗方式的主要依据,低血HCG值、病灶包块小、妊娠<7周的Ⅰ、Ⅱ型CSP吸宫术是可行的。高血HCG值、病灶包块小、妊娠囊<7周的Ⅰ型CSP采取子宫动脉栓塞术+清宫术也是有效的治疗方式。阴式手术适应于各型CSP,利用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手术方式的选择,对比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到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6例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B、C三组,每组22例,分别采取三种不同的手术方式。结果A组与C组治疗后1d、3d、7dGlasgow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与B组对比,A组与C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的Glasgow评分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明显(P<0.05);A组与B组的中线位移程度及对侧血肿等指标均高于C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重症对冲性颅脑损伤应及时采取恰当的手术方式处理,并优先处理硬膜外血肿。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分析肝胆管结石病的临床类型及如何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方法选取2011年9月到2013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肝胆管结石病患者共120例,比较同种类型不同的治疗方法在手术并发症、结石清除率方面的差异。结果经研究得出I型中采用BDE+HJS、HT+BDE的次数较高,同时HT联合BDE消除结石的几率为100%,Ⅱ型中采用HT+BDE、HT+HJS治疗患者的次数及消除率较高;Ⅲa型中采用BDE、BDE+HJS的次数较高,同时其他清除结石的几率均为100%,HT分别于多种方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医疗中,肝胆管结石病患者的治疗应该依据不同的临床类型合理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胆源性胰腺炎手术的最佳时机以及临床对比。方法选取2009年3月到2011年5月的50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50例患者按照住院之后的手术时间早晚分为早期组和延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之后效果。结果通过对比分析显示,早期组的患者手术之后并发症的发生机率相比延期组患者明显偏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早期组和延期组患者的病死率相对比没有显著区别(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早期组患者的胆总管探查率为94.8%,延期组的胆总管探查率为38.3%,早期组患者的胆总管探查阳性率为44.8%,延期组的胆总管探查阳性率为89.6%。结论通过对本组50例患者的对比研究显示,患者早期进行手术治疗和延期进行手术治疗都是安全的,针对胆源性胰腺炎的最佳手术时机为炎症发作减退、血清淀粉酶下降到正常数值之后并且是患者第一次住院期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椎体成形手术方式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共收治5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PVP组,PKP组及手法复位PVP组,三组采用不同椎体成形手术方式,观察记录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耐受情况,并对三组术前、术后的VAS评分和JOA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三组手术时间和耐受率从低至高均依次为PVP组、PKP组以及手法复位PVP组,三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治疗前后比较中,治疗后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PVP和PVK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操作简单,创伤较小,术前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进展和体质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以提高手术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血液透析是血液和透析液在透析器(人工肾)内借半透膜接触和浓度梯度进行物质交换,使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向透析液移动,完成治疗的过程。本文首先概述了血液透析的原理,分析了德国费森优斯4008S血透机的应用结构与组成,最后提出了德国费森优斯4008S血透机在我院的应用情况。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手术时机选择及其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行开小窗微创大部分血肿清除术的185例HICH患者,根据手术实施时间,分为超早期组(63例,7h以内)、早期组(62例,7~24h)、延迟组(60例,24h后),比较三组的治疗结果。结果①超早期组、早期组、延迟组的术后出血率分别为20.63%(13/63)、12.90%(8/62)、6.67%(4/60),超早期组最高(P<0.05);②从三组术后GOS量表评分来看,超早期组明显高于早期组、延迟组(P<0.05),但早期组、延迟组的差异较小(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中,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随发病到手术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但超早期手术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但同时不可盲目,需做好术中操作等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实施回肠膀胱术及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对患者并发症及生存质量影响情况,为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其并发症发生情况、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肠膀胱术组与回肠新膀胱术组膀胱癌患者均实施根治性膀胱全切术治疗,之后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尿流改道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回肠新膀胱术组患者泌尿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42.86%、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1.43%,均明显高于回肠膀胱术组患者泌尿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2.14%,且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肠胃并发症以及手术切口并发症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且P>0.05,两组患者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回肠膀胱术进行尿流改道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但患者术后外部美观形象将受到较大影响,因此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较为合适的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方式,从而有效保障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