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安全因素干预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的基础上给予不安全因素干预,观察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率与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的不良事件率为2%,对照组为14%,两组在不良事件发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总满意度为92%,而对照组的为74%,两组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不安全因素干预显著减低了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了其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05月~2013年05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所有患者分成两组,一组40例作为对照组并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另一组40例作为观察组并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接受护理措施之前,患者的门诊随访、生活方式、服药等没有太大的差别,对照组和观察组接受护理措施之后,两组的依从性都得到了改善,观察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护理措施实施之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环境因素、社会关系、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等没有太大的差别,护理措施实施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环境因素、社会关系、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得分高于护理措施实施前,观察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实施健康教育能获得很好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床边责任制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意见。方法此次实验选择对象是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1年期间收治住院治疗的心血管内科患者,总计100例。按照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50例患者采取床边责任制护理干预的实验组以及50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参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效果。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48/50),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2%(41/50)。χ2=5.0051,P=0.0252。另外,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8/50),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40/50)。χ2=6.0606,P=0.0138。结论床边责任制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更好地改善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紧张关系,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参与心血管科药学服务对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从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高血脂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中选取84例作为本研究病例,所选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42例)和研究组(42例),研究组给予药学服务进行干预,对照组则不接受干预方式,干预时间为一年,比较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结果比较两组患者一年内用药依从性评分,研究组比对照组要优秀,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干预一年后血脂状况,从LDL-c、HDL-c、TC、TG等几方面来看,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过程中两组患者斑块评分状况比较,干预一个月内两组斑块评分均无明显变化(P>0.05);但干预半年和干预一年时,对照组明显比研究组评分要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对照组患者斑块呈增长趋势。结论给予心血管疾病患者药学服务干预,对患者用药依从性有提高作用,应用价值较大。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15年6月,缬沙坦组、氨氯地平组各42例,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治疗。结果治疗后,缬沙坦、氨氯地平组白昼SBP、DBP、FPG、UM、Scr低于治疗前,缬沙坦、氨氯地平组夜间SBP、DBP、FPG、UM低于治疗前,缬沙坦SDP、DBP高于氨氯地平组,缬沙坦FPG、UM低于氨氯地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缬沙坦组血压达标率低于氨氯地平组、血糖达标率低于氨氯地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并不能增进血压控制效果,但可改善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