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加强对低血糖症的早期识别与干预,提高现场快速血糖测定的重要性及院前急救的能力。方法对院前急救中的50例疑似低血糖症的患者进行快速血糖测定,证实血糖均低于2.5mmol/L,立即予以50%GS40-60ml静推,继而以10%GS500ml持续静滴治疗。结果低血糖昏迷病人经院前明确诊断、及时处理疗效显著。患者神志清楚、临床症状消失或减轻42例,总有效率84.0%。无效7例,占14.0%。院前急救反应时间(从接到有效呼救到救护车到达现场的时间)平均15min。在救护车到达前采取自救措施的5例,占10.0%.结论通过快速诊断和积极救治可提高救治率,有效的挽救患者生命,减少并发症和死亡率;应加强患者及家属相关知识的宣教,提高病人对低血糖的识别能力,采取正确自救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创伤休克病人的院前急救和转运情况进行探讨分析,提高院前急救能力,有效降低死亡发生率。方法随机对48例急性创伤性休克的病人的院前急救和转运情况进行分析,在现场对48例患者的伤情及时评估并实施有效及时的救治方案,在转运病人的途中,做好病人的护理工作,对病人病情变化进行严密监测,经过一系列院前急救措施后,对到达医院前病人具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院前及时急救和转运,48例病人中有41例被安全的送进医院治疗,43例脱险,其中7例发生死亡,2例在赶达现场前已经死亡,2例因在转运中循环衰竭死亡,3例因现场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对于急性创伤休克病人而言,有效及时的急救、转运过程中病情的监测和对病人合理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合理及时的院前急救和转运可以使抢救急性创伤性休克病人的成功率大大提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恶性心律失常的院前急救治疗效果。方法选取80例2016年4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治疗,观察其急救治疗结果,及抢救成功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据统计,在选取的80例患者中有75例患者在3分钟之内抢救成功,占比93.75%,其中通过胸外按压、气管插管等常规急救措施复苏成功的有35例,心肺复苏失败后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治疗复苏成功的有30例,有10例患者在接受电除颤抢救治疗后复苏成功;在抢救成功的75例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有7例,分别为2例伴有低血压、3例伴有心动过缓、2例伴有房室传导阻滞。结论在常规急救治疗的基础上对恶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药物联用电除颤,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院前急救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出车实施现场院前急救的35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以自行来院救治的35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从发病到救治的平均时间为(15.26±5.67)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2.68±7.59)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6%,死亡率为2.9%;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8.6%,死亡率为17.1%,两组总有效率与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对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意义重大,可提高其抢救成功率和降低死亡率。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运用系统整体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中的重要作用。方法本次实验,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4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给予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分析比较行不同护理方式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患者护理满意度、存活率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患者护理满意度、存活率明显好于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系统整体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患者护理满意度、存活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国家级贫困县医院开展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TURP)的安全性和疗效分析。方法自2014年8月至2017年3月我院引进美国顺康电切镜以来,顺利开展TURP的226例,年龄60~84岁,平均75.6岁,结果126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中术后无输血,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手术时间控制在60分钟以内,手术切除前列腺重量38g(10~50)。术中出血量80mL(60~200),术后住院时间4天(3~7),均无明显膀胱刺激症状发生,膀胱冲洗时间1.8天(1~3),留置导尿管时间3.6天(2~5);有患者均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结论在贫困县级医院开展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较以前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手术失血量小、手术及住院时间短、围手术期安全、远期疗效可靠,可以明显的改善BPH患者下尿路梗阻症状。尤其是对于年老体弱不能难受开放手术的患者,是医患双赢的治疗举措;每例费用7000元左右,经济收入150余万。比上级医院例均节约3000元,总共节约资金70余万元。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福州地区IT(InformationTechnology)人员人体成分的均衡情况,积极防范亚健康。方法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法对892名IT人员进行人体成分的测定与分析。结果男IT人员体脂百分比显著低于女IT人员(P<0.01),而身体质量指数及肥胖程度显著高于女IT人员(P<0.05),并且男女IT人员均以下肢脂肪含量最高,躯干次之,上肢最低。以体脂肪百分比(BF%)评价肥胖,男性肥胖率为11.15﹪,女性肥胖率为43.30%,女性显著高于男性。以身体质量指数BMI评价肥胖,男性超重率为42.10﹪,女性为22.34﹪;男性肥胖率为10.65﹪,女性为9.28﹪。结论福州地区IT人员的超重、脂肪含量超标应加以足够的重视,需合理膳食,劳逸结合,注意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