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及对精神分裂症的复发制定相应防治措施。方法在我院出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时疗效为临床治愈共232例,定期(3个月、6个月、1年、2年)电话或通信访问方式调查,对复发再入院患者进行详细复发原因调查并填写个人生活事件量表(LES)进行统计分析。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主要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1.维持治疗中断;2.遗传因素;3.性格因素;负性生活事件多,社会、单位支持不良。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院抗精神病药物的用药趋势及用药现况。方法采用WHO推荐使用的以DDD数(DDDs)为指标的药物利用研究方法,对本院2010年、2011年抗精神病药物的消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院抗精神病药物用药金额及用药人次逐年增多,其中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呈下降趋势;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呈上升趋势。结论疗效好、毒副作用小的非经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将逐渐取代传统经典抗精神病药物。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精神科病房开展中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精神科在时间段2015年8月~2016年1月区间精神疾病共8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编号奇偶性方法进行分组,分别将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观察组中。对照组患者根据病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配合进行心理疏导以及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之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精神科病房中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精神科患者生活质量水平,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视在稳定期精神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7年6月本院接诊的稳定期精神病人94例,将之按照数字抽签法进行分组甲组和乙组各47例。甲组住院2w后予以家属探视,乙组住院2w内予以家属探视。分析并比较两组的情绪变化。结果甲组探视后的情绪稳定率为59.57%、情绪波动率为31.91%,明显优于乙组的27.66%、57.45%,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适宜的探视有助于提高稳定期精神病人心理状态的稳定性,但在探视期间,护士依然要全面落实对探视者进行宣教的力度,并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予以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有效避免发生不良事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精神障碍疾病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精神障碍疾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前睡眠质量、入眠时间、睡眠时间以及睡眠障碍等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实验组睡眠质量为(1.12±0.43)分、入睡时间为(1.25±0.45)分、睡眠时间为(1.50±0.30)分、睡眠障碍评分为(0.72±0.23)分、睡眠效率为(0.62±0.1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障碍疾病患者治疗时实施舒适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慢性精神病患者住院健康教育新思维。方法在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中开展新的健康教育模式。结果与结论对住院的长期住院患者采用新模式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暴力风险评估在精神科病房安全管理的应用。方法2012年6月到2014年9月选择在我院住院精神障碍患者268例,全部病人均符合CCMD—3相关诊断标准为精神疾病,均为男性。分为干预前组及干预后组两组,通过对干预后病人进行暴力风险评估,评估后进行结果判断,对评估后分数高的精神障碍潜在暴力的患者采取及时有效地预见性护理,分别计算干预前组与干预后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两者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实施暴力风险评估,采取及时有效地预见性护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保障了精神科病房的安全。结论通过做好精神病人的暴力风险评估,及早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而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证的精神科病房的安全,使护理质量不断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