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例经皮内窥镜胃造瘘术(PEG)患者的资料,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手术护理配合经验及并发症的防治。结果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切口感染、出血、腹膜炎等并发症,1例患者出现PEG管堵塞,经相应处理痊愈出院。结论对行PEG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系统护理,可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耳穴埋豆治疗动静脉内瘘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肾衰行动静脉内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n=40)和对照组B组(n=40),治疗组在术前2h用耳穴探针点压耳部穴位找出相应配穴,用生王不留行籽和6*6mm橡皮胶以压丸法压贴在选用的穴位上,术后6~8h待麻醉剂作用逐渐消失后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及镇痛药物使用情况。采用可视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疼痛程度,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6、12、24、36、48h的VAS疼痛评分值,进行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治疗组VAS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组使用镇痛药物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耳穴埋豆对内瘘术后疼痛疗效确切,可以明显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皮下血肿后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皮下血肿后在对血肿专业的技术处理的同时采用“冷处理”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结果通过生理和心理的整体护理方法维持了良好的护患心灵契约12。结论医护人员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中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同时也要提升自己的文化道德修养,积极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尿激酶溶栓治疗内瘘栓塞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0例尿激酶溶栓治疗内瘘栓塞患者,分析其临床治疗护理效果。结果本次研究选取80例患者中,58例溶通,将其设置为溶通组;22例溶栓失败,将其设置为失败组;溶通组患者溶通时间、血栓形成时间、溶栓所用时间和尿激酶剂量均显著低于失败组患者,相比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溶通组患者中栓塞24小时内,54例溶通,该组患者中31例患者出现再次栓塞现象,证明动-静脉内瘘栓塞溶通后会出现再次栓塞,并且发病率较高。58例溶通组患者中,34例证实有附壁血栓,其中23例溶通后再次栓塞,24例没有附壁血栓患者中,只有5例再次栓塞,有附壁血栓患者溶通后再次栓塞发生率显著高于没有附壁血栓患者,相比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内瘘栓塞效果显著,可显著提高溶通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视网膜静脉阻塞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研究,并为其临床检测、治疗与预后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52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52只眼)为研究组,对其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眼压、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FA)等检查资料进行分析,并进行多普勒彩超检查,记录其颈动脉狭窄情况,并对两种疾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同时选取52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相关检查后,排除眼部相关疾病。结果经过相关检查后,研究组52例患者确诊为视网膜静脉阻塞(RVO),其多普勒彩超结果显示,患者患侧与健侧劲动脉血流动力学各项差异不明显(P>0.05);其IMT值较之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其PSV与EDV值有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大多存在颈动脉狭窄,因此检测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对于诊断与预防视网膜静脉阻塞有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