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胃镜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对反流性食管炎(RE)的诊断。方法按新的RE诊断及治疗指南,通过电子胃镜进行分析。结果RE下以Ⅰ~Ⅱ级为主,年龄40岁以上患病率高,临床表现反酸、烧心为主,胸骨后疼痛次之。结论结合临床表现可提高RE的诊断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提供依据。

  • 标签: 内镜 反流性食管炎 临床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下如何更加彻底切除鼻腔鼻窦乳头状瘤,降低术后病变的复发率。方法选自2004年—2010年在我院术前术后经病理诊断为翻乳头状瘤的患者42例次,按分级后均采用鼻下手术,部分联合上颌窦前壁开窗(柯陆氏)手术或上颌窦内壁大部分切除术,额窦鼻外开放术等开放上颌窦,筛窦,蝶窦,额窦,彻底的切除肿瘤防止复发。术后换药,随访1~3年。结果42例中5例复发经再手术治疗。4例在换药随访中对可疑部位组织予清除烧灼后未见复发,总治愈率88%。结论对鼻腔鼻窦乳头状瘤治疗需根据CT及检查明确病变范围部位,根据病变范围部位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联合手术方式,有利于更彻底切除肿瘤。

  • 标签: 内翻乳头状瘤 鼻窦 鼻内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讨下碎石器治疗胃石症的配合及护理。方法对16例胃石症患者在内下采用碎石器治疗的护理进行总结。结果16例均能顺利取出胃石,其中有3例儿童因胃石过大过多,且术中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至SPO274%,经停止操作,加大氧流量,保持呼吸道通畅,及简易呼吸气囊加压给氧等处理后,血氧饱和度恢复正常,须进行2次取石,其他均能一次成功,无并发症发生。

  • 标签: 碎石器 治疗 胃石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观察鼻下进行鼻腔泪囊吻合术的疗效。方法选择在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这个时间范围,有针对性的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一共有40例,把他们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一共涉及46眼,针对他们进行的是鼻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结果针对所涉及的行鼻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的40例(46眼)患者进行随访工作2年,其中有41眼是完全治愈的,患者没有出现溢泪情况,冲洗泪道的时候十分通畅,在压迫泪囊的时候没有脓液流出,其中有3眼症状有明显的改善,其中有2眼无效。结论对于患者进行鼻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其疗效是比较明显的,也与患者对手术的微创要求相符合,让病人总治愈率和有效率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值得在临床深入应用和大力推广。

  • 标签: 鼻内镜 鼻腔泪囊 吻合术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本文结合近年来诊治的研究文献,对内在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中和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做了简要探讨,以期促进消化道出血诊治的进步。

  • 标签: 内镜 上消化道 出血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鼻下行鼻腔泪囊黏膜吻合治疗鼻泪管阻塞的近期及中期疗效。方法对85例(96眼)鼻泪管阻塞患者经鼻腔行鼻腔黏膜瓣与泪囊黏膜瓣对位吻合治疗鼻泪管阻塞性疾病,手术后定期随访分析其疗效,结果96只眼手术均一次成功,术后随访3个月,有效率为100%,1年随访有效率95.5%,并发症包括术中活动性出血及术后再阻塞等,结论在鼻下行鼻腔泪囊黏膜吻合术是一种简单、安全及有效治疗鼻泪管阻塞的方法)。

  • 标签: 鼻泪管阻塞 鼻内镜 泪囊鼻腔黏膜吻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9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行常规口服止血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消化下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再出血率及中转手术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再出血率及中转手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消化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再出血及中转手术发现,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消化内镜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恶性肿瘤疾病是医学研究研究重点,也是危及患者生命健康的疾病,由大多研究资料报道,可发现早期诊断检查发现疾病,对控制疾病发展有积极作用。如胃癌疾病,早期识别可通过应用实现。本次研究将从规范操作、内外科合作、电子染色与共聚焦诊断以及病灶处理等角度,对如何提高识别能力的方法进行分析。

  • 标签: 胃癌 内镜 识别 有效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鼻手术病人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72例鼻手术病人于术前、术中、术后采取舒适护理干预,减轻病人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结论舒适护理应用到鼻内窥镜手术患者中,可帮助患者减轻痛苦,获得舒适,是一种有效的现代护理方法。

  • 标签: 鼻内镜手术 舒适护理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对于治疗上消化道异物诊治工作的意义,为后期上消化道异物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合理的前提依据。方法对我院接受治疗的47例上消化道异物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紧急外科手术或自然排出,而治疗组患者则采用诊治,对两组患者上消化道异物取出的成功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经过诊治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最大限度的改善了上消化道异物患者的生命健康质量状况。结论临床实践证明,对于上消化道异物患者采用诊治的成功率高,相对于传统的临床诊治工作更容易被患者所接收,有效的控制了患者的并发症产生情况,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上消化道异物 内镜诊治工作 临床效果分析 并发症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胃癌术后早期给予肠营养的护理要点。方法将46例行腹腔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2例)术后24小时之内及给予肠营养联合肠外营养,对照组(24例)仅给予肠外营养,比较两组排气时间、术后7天血白蛋白水平增加值、术后并发症及术后住院天数。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7天血白蛋白水平增加值、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天数均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胃癌术后早期给予肠营养是安全可行的,可促进肠功能恢复,加强护理,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并减少术后并发症。

  • 标签: 腹腔镜胃切除术 肠内营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神经辅助下经过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桥小脑肿瘤的实用性以及优势。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3月-2013年3月以来的38例神经辅助显微下桥小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乙状窦后入路神经辅助显微手术治疗。结果经过在神经辅助下治疗桥小脑肿瘤,手术没有死亡。24例桥小脑胆脂瘤都全部切除,手术后没有无菌性脑膜炎的并发症出现;12例听神经鞘瘤全部切除,同时并保留面神经,听力保留2例,手术后没有出现脑脊液漏的并发症。2例桥小脑角脑膜瘤全部切除,手术后没有出现颅神经损伤的并发症。结论通过在神经辅助下经过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桥小脑肿瘤,有利于保护脑干以及小脑,减少手术后的并发症,降低手术风险,能够弥补显微手术的不足,提高手术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神经内镜 桥小脑角肿瘤 手术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鼻喉科鼻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临床防治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耳鼻喉科鼻手术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经验及护理对策。结果患者术后并发症包括出血、眼部并发症、颅并发症及鼻腔粘连,护理人员通过早期预防和进行回力,避免患者发生不良结局。结论早期评估和识别相应风险因素,能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安全质量。

  • 标签: 鼻内镜手术 并发症 预防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下治疗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外耳道骨坏死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0月~2012年10月经我科门诊治疗56例70耳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外耳道Ⅰ~Ⅱ型颞骨骨坏死患者在耳下的局部治疗。结果10例(8耳)外耳道骨坏死患者经治疗后外耳道上皮重新爬生,上皮化,经观察2年以上未见新骨壁裸露。38例(54耳)外耳道坏死骨壁范围得到控制。12例10耳须手术切除坏死骨及软组织,组织瓣修复缺损区域,切断感染途经,外耳道封闭术。结论耳下定期外耳道局部清理治疗,对外耳道颞骨骨坏死的病情控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行之有效的。

  • 标签: 耳内镜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 颞骨骨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化道出血探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4月到2012年9月收治的8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观察探查术的应用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明确出血原因和部位,检出率为100%。其中消化道息肉16例,溃疡出血64例。临床治疗后801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治疗的有效率为100%。结论探查术在消化道出血诊治中应用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对于提升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内镜 消化道出血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撑喉镜联合系统手术治疗声带息肉的疗效。方法对85例声带息肉患者行支撑喉镜联合下系统手术治疗,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全部病例术中无声韧带损伤,术后无声带粘连。术后随访1年以上,无复发,总有效率100%。结论支撑喉镜联合系统下手术治疗声带息肉具有视野宽阔清晰、手术准确率高、损伤小、并发症少、效果好等优点。

  • 标签: 支撑喉镜 内镜 手术 声带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鼻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9年8月-2012年8月采用经鼻手术治疗的78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6个月的随访治疗,78例114侧患者中85侧治愈(74.6%),好转18侧(15.8%),总有效率90.4%。结论鼻手术治疗鼻窦炎创伤小,疗效确切。

  • 标签: 鼻内镜手术 鼻窦炎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