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肋骨骨折重建术后多模式镇痛的镇痛效果;方法40例急诊肋骨骨折重建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和多模式镇痛组(M组),每组20例,观察各时间点VAS评分及Ramsay镇静评分,并记录患者的满意度及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M组VAS评分显著低于C组(P<0.05),M组4小时和48小时的Ramsay评分较低(P<0.05),且M组患者恶心发生率显著降低,嗜睡明显减少(P<0.05);结论多模式镇痛效果较好,且副作用下降。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胃出血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5月到收治的100例急性胃出血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效果分别为96.00%、78.00%,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8.00%、80.0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应用于急性胃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使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改善,加快患者疾病痊愈速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急诊医学部流程的规范化管理模式,对原有服务流程中常见的症结进行流程再造,观察比较改造前后患者就诊等候时间、医疗护理差错、投诉、病人满意度的变化。方法收集我院急诊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急诊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包括医疗护理资源的重新整合、采用电子工作站管理体系、建立绿色通道、成立床位管理中心、设置合理的输液流程等措施,对改造前和改造后的观察项目进行比较。结果经急诊流程体系的规范化管理,患者在就诊等候时间、医疗护理差错、投诉、病人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改造前。结论通过急诊流程的规范化管理既可以保证医疗护理质量及患者安全,又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增加医院的效益。
简介:摘要目的论证医院药学信息系统的新观点。方法分析在现代药学服务和信息化发展背景下,医院信息系统和医院药学发展历程,检索国内外文献分析医院药学信息化建设的新需求。结果信息化可以提高药学服务质量并促进药学学科整体发展。
简介:摘要为了解住院病人、医师对当前护患沟通模式的评价,为今后实施行之有效的护患沟通,建立新型的护患关系确立目标,采用自制问卷,对本院160名住院病人,65名临床医师,3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25.4%的病人对护患沟通模式感到不尽人意;19.35%的医师认为不够尽善尽美,27.47%的护士认为护患沟通不会影响病人病情的发展与转归。提示目前护患沟通模式与病人要求,医师的期望还存在差距,护士自身认知水平参差不齐,沟通意识薄弱,对沟通的基本缺乏了解,要加强护患沟通的力度,需要加强护士的职业道德、情感、心理品质、行为规范和沟通技巧的教育和培养,达到符合时代要求的最佳护患沟通模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急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观察组接受团队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结果(1)观察组健康教育(98.5±6.5)分、护理文书(97.6±6.0)分、基础护理技能(99.0±7.0)分、特级护理技能(98.3±6.3)分、患者管理(98.1±6.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非常满意36例,满意16例,较满意5例,总体满意率95.0%,对照组非常满意25例,满意10例,较满意13例,总体满意率80.0%,P<0.05。结论团队管理模式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动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模式分析与探索。方法研究对象共有300名,均为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到本院接受体检的流动人员中选出的,医务人员需对其进行体检,并将体检结果进行详细记录。结果此次研究共发放了300张调查问卷,回收300份,问卷有效率达100%。通过对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做出相关分析后,发现大多数研究对象所在企业均具有粉尘类、化学类以及物理类等危害因素。而在职业病危害申报和是否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上来看,大多数研究对象所在企业都有进行职业病危害申报,且研究对象大多均由接受企业的职业健康检查。结论为了能够切实落实我国流动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完善监护模式,可以加大政府投入,加强对当地流动人员职业健康的监护工作,加强流动人员职员对自身的职业健康监护意识以及完善当地职业健康监护机构。
简介:摘要目的对分娩助产中的最佳护理管理模式进行研究。方法将本科室于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200例分娩产妇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对观察组的分娩产妇危险制度进行评分,按照产妇的类型将产妇分为三种类型,即自然分娩、可能自然分娩及剖宫产,对三类产妇进行分类护理。对照组中的分娩产妇的护理模式采取单纯全程陪产护理。对新生儿APgar进行评分并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产妇难产率。结果观察组产妇难产率为46.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1.00%,同时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发现观察组8分及以上新生儿占86.42%,与对照组的65.93%相比明显提高,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分类护理模式应用于分娩助产,对临床护理效果有明显提高作用,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