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中奥曲肽、奥美拉唑联合用药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收集医院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40例(2017年12月-2019年12月),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其中给予常规治疗的20例纳入对照组,采用奥曲肽、奥美拉唑联合治疗的20例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临床疗效,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00%,与对照组70.0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量、大便隐血转阴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0%(1/20)、10.00%(2/20),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奥曲肽、奥美拉唑联合应用下疗效显著,输血量较少,可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安全性高,可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异甘草酸镁+门冬氨酸鸟氨酸综合治疗乙肝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将我院近期(2019年1月—2020年07月时期)收治乙肝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9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各47例,选取其中47例以门冬氨酸鸟氨酸综合治疗为对照组,另47例以异甘草酸镁+门冬氨酸鸟氨酸综合治疗为试验组。对照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P>0.05)无意义。而在治疗后较治疗前的肝功能指标明显降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72.34%,差异(P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84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联合组给予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水平变化。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TBIL、AST、ALT、水平均明显降低,ALB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联合组患者治疗后TBIL、AST、ALT、水平降低明显,ALB水平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肝肝硬化取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改善肝功能,具有临床推高价值。
简介:摘 要:目的通过调查比较分析探讨恩替卡韦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治疗中疗效与可行性。方法筛选2022年3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106例,并以此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 其中对照组给予谷胱甘肽、促肝细胞生长素、利尿剂等保肝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患者给予恩替卡韦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平、肝功能蛋白与病毒载量以及纤维化指标。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肝功能蛋白与病毒载量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纤维化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研究发现,采用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肝功能蛋白与病毒载量以及纤维化指标明显降低。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程护理对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全程护理。结果: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4.28%,对照组为77.1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全程护理在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让患者体验到更安全、高效的护理服务,进而提升满意度,同时个性化的康复指导能够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让患者切实感受到护理的有效性,值得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6例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纳入到本次研究对象当中,随机抽取43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应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其余43名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应用常规治疗,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19年1月,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有21例显效、20例好转、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患者中有15例显效、16例好转、1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2.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血清NO、血清胰高血糖素指标比较,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NO、血清胰高血糖素值均远远低于对照组,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在肝炎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中运用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有效率,较好的改善了临床指标,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 要]目的:观察艾灸联合耳针对乙型肝炎肝硬化肝肾阴虚型失眠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肝肾阴虚型失眠症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6.67%,对照组73.34%,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睡眠改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肝肾阴虚型失眠症患者应用艾灸联合耳针治疗,效果更显著,可帮助患者改善失眠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对肝硬化门、脾静脉与肝功能、胆囊壁厚度的检查结果。方法:研究选取2020年2月-2021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7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健康人群7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检查,分析两组患者的门静脉内径(DPV)、门静脉血流速(VPV),脾静脉内径(DSV)、脾静脉血流速(VSV)以及胆囊壁厚度之间的差异,不同肝功能分级患者的DPV.VPV、DSV、VSV以及胆囊壁厚度之间的差异以及肝硬化患者门、脾静脉血流动力学与肝功能、胆囊壁增厚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DPV、DSV以及胆囊壁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患者的VPV、VSV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Child-Pugh分级的肝硬化患者DPV、VPV、DSV、VSV以及胆囊壁厚度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肝硬化与超声检查的DPV、VPV .DSV、VSV呈现显著相关,而患者的胆囊壁厚度与患者的DPV、VPV、DSV、VSV之间未见相关显著性。结论:在肝硬化患者中,患 者的肝功能与其门静脉、脾静脉的内径以及血流量相关性显著,胆囊壁的增厚情况与门静脉、脾静脉的内径以及血流量未见相关性。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在肝硬化患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12月本院60例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头孢曲松治疗)与观察组(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TNF-α和IL-6方面,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优(P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在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患者采用维生素K治疗时机,维生素K对患者凝血功能和血小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41例,对患者采用维生素K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指标及血小板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结果:治疗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PT、APTT明显低于治疗前,PLT、FIB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维生素K对失代偿期肝硬化凝血功能、血小板的影响核心要点构架:1.患者肝蛋白质代谢功能明显下降,凝血因子合成减少;2.维生素K缺乏,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前体不能活化;3.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易于发生感染患者的肠道生态失调或细菌过度生长,影响维生素K的吸收与合成。4. 维生素K应用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血小板计数等指标。5.使用抗菌药物致凝血障碍高危人群,可预防性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干预有效。6.改善肝功能衰竭患者凝血功能,不能盲目应用维生素K1,否则会因此打破肝硬化患者再平衡的凝血机制。7.维生素K可能通过与血小板中的钙调节相互作用,间接抑制ADP、胶原、凝血酶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PRP和洗血小板聚集,且存在剂量依赖关系。血小板MPV-PDW指标能有效提高维生素K缺乏出血的阳性检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