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童年创伤经历和成人依恋模式的特点,进一步探讨其童年创伤经历、自尊水平及成人依恋模式之间的关系。方法:以3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组,以50名医务人员为对照组,采用儿童期创伤问卷(CTQ)、自尊量表(SES)和成人依恋问卷(ECR)问卷开展研究。结果:1.研究组童年创伤的检出率为100%,高出对照组26% ,经差异检验,研究组童年创伤经历总分及五个分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2研究组依恋回避与依恋焦虑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01),自尊差异显著(P<0.01)3.研究组童年创伤经历总分与成人依恋两个维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依恋回避与情感虐待和情感忽视两个维度相关显著,依恋焦虑与情感忽视和身体忽视两个维度相关显著,自尊与依恋回避相关显著。结论:研究组童年创伤经历与成人依恋水平且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且两者存在相关关系,自尊在两者关系中作用不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进行治疗的骨科创伤后感染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40例使用VSD进行治疗的骨科创伤后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12月),采取简单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各20例,分别展开常规护理、加强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结局。结果 实验组的护理总有效率(100.00%)比对照组(80.00%)高,P<0.05。实验组的平均愈合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创面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可提高骨科创伤后感染患者的VSD治疗效果,加速康复进程。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究接受结肠镜诊疗的患者肠穿孔发生原因,探究具体治疗对策。方法 研究试验样本选择本院接受结肠镜诊疗者,样本录入时间为2022年1月-2024年1月,入组样本共计5000例,回顾性分析其基本信息,统计肠穿孔发生率,评估相关治疗措施应用效果。结果 5000例采取结肠镜检查的患者中有3例发生肠穿孔,发生率为0.0006%。其中2例患者因既往结肠肿瘤行回结肠造瘘术后,结肠长期不用发生溃疡性病变、放疗史以及盆腔病变引起肠穿孔;还有1例在肠镜息肉摘除术后发生肠穿孔。3例肠穿孔患者均立即给予穿孔修补术治疗,其中1例为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后3年,复发,已死亡。结论 结肠镜诊疗后肠穿孔发生率并不高,但是依然在临床上有所存在,分析原因主要在于检查者肠壁局部病理改变、结肠息肉切除后创面处理情况、操作者操作规范程度、临床医生及操作医生对肠镜检查的禁忌症的严格把控,及早发现并采取手术治疗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疼痛管理联合心理护理对创伤骨折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在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期间接收的80例创伤骨折患者纳入研究中,利用最新统计学软件生成随机序列后予以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疼痛管理联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疼痛状况和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情绪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P<0.05);观察组PRI 指数、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P<0.05)。结论:针对创伤骨折手术患者术后采取疼痛管理联合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其疼痛程度,并减轻负面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疼痛管理联合心理护理对创伤骨折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在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期间接收的80例创伤骨折患者纳入研究中,利用最新统计学软件生成随机序列后予以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疼痛管理联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疼痛状况和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情绪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P<0.05);观察组PRI 指数、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P<0.05)。结论:针对创伤骨折手术患者术后采取疼痛管理联合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其疼痛程度,并减轻负面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PDCA护理对行胃穿孔修补术后患者的影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50例行胃穿孔修补术后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取PDCA护理措施,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胃肠激素水平及营养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术前VIP、CCK、GAS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d时VIP、CCK及GAS水平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结论对行胃穿孔修补术后患者实施PDCA护理可以发挥积极的促进治疗作用,充分满足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可帮助患者治疗及恢复,对临床症状和预后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围术期,护理满意度高,临床价值值得被认可。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外科胸腹部创伤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方法: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急诊外科胸腹部创伤患者共120例,收治时间(2020.8-2021.8),统计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计算切口感染发生率。对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切口标本采集,鉴定分离出菌株。观察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病原菌分布情况、危险因素。结果:本次研究中120例急诊外科胸腹部创伤患者中9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发生率7.50%。将9例切口感染标本送检,并对病原菌培养结果分析,其中革兰阳性菌3株,构成比为33.34%;革兰阴性菌4株,构成比为44.44%;真菌2株,构成比为22.2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手术时间、不同切口长度、不同损伤类型、围术期抗菌药使用情况不同患者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胸腹部创伤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主要为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在对患者切口感染预防中需要医生控制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并对患者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