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对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血清肌钙蛋白Ⅰ与心肌酶谱诊断方式,对于患者诊断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10月在我院就诊同时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取随机排序分组的方式,40例患者采取血清肌钙蛋白Ⅰ检测方式分为对照组、研究组采取血清肌钙蛋白Ⅰ联合心肌酶谱检测方式,对比两组患者诊断效果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LDH、AST、CK-MB以及cTn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心肌酶谱联合cTnI诊断灵敏度以及阳性预测值情况均优于单一cTnI诊断方式(P<0.05)。结论:对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血清肌钙蛋白Ⅰ与心肌酶谱诊断方式,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研究心肌三项检测在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3月至2024.3月于我院就诊的6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同时选取同期于我院健康体检的6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入院后两组均行心肌三项检测,比较两组检测结果,探讨心肌三项检测的早期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CK-MB、CTnI、Mb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心肌三项检测的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心肌三项检测在基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值得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及肌酸激酶同工酶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诊治的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定为观察组,选择同期6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实施心肌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检测,观察两组患者阳性诊断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心肌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8.71%和54.84%,对照组患者心肌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5.16%和41.94%,两组患者在两项指标阳性检出率方面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观察组心肌梗死患者,心肌肌钙蛋白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肌酸激酶同工酶阳性检出率(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心肌梗死患者来说,心肌肌钙蛋白检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阳性检测率明显高于肌酸激酶同工酶的阳性检测率。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住院的青年脑卒中的患者的资料,对青年脑卒中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并分析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75例青年脑卒中患者血脂、脂蛋白、血糖水平及血压等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常见的危险因素。结果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组TC、TG及LDL-C的血清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值,HDL-C、apo-A显著低于正常值。对75患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吸烟、饮酒、卒中家族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8种常见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比较。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中前5位危险因素以高脂血症最为常见,其次是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吸烟和饮酒。结论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复杂,加强一级预防消除可控的危险因素,从而减少脑卒中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磁共振血管成像对后循环缺血患者血管病变检出率。方法以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100例后循环缺血患者为对象,随机将其划分为研究组(n=50例)与对照组(n=50例),对照组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研究组患者接受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对比两组血管病变检出情况。结果研究组单纯前、后循环病变检出率依次为8%、18%,对照组分别为12.5%、20%,且研究组血管病变检出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累及≥2条血管病变检出率比对照组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循环缺血患者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与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效果相当,这两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低、操作方便等优点,具有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护理研究。方法:选取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患者3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急诊针对性护理,对比抢救服务优胜率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抢救服务优胜率以及护理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实施急诊针对性护理可以提高抢救服务优胜率,改善护理质量评分。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溶栓联合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综合意义。方法:随机性划分我院70例脑梗死患者为A组(35例,实施静脉溶栓期间应用常规护理)与B组(35例,实施静脉溶栓期间应用护理干预),随后对比不同护理模式所致相应数据结果差异性。结果:护理后,B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有改善明显,救治时间亦均短于A组(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采取静脉溶栓期间配合护理干预,可更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为后续科室救治工作开展奠定良好基础,是改善预后的有力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