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我于1993年旅日期间访问了神户孙中山纪念馆,结识了日本研究孙中山的历史学家、馆长山口一郎,使我对于孙中山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的事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感受颇深,至今记忆犹新,在此略作概述。移情阁的由来神户孙中山纪念馆的馆址在移情阁,位于神户垂水区东舞子町2028-61号,在我造访那里之前已从旅游图上看到那是一个风景名胜的去处,可是,这个移情阁由何而来?它是怎样与孙中山纪念馆联系一起的?那里的景色究竟如何?……这一系列的未知数对于我这个专门从事孙中山题材戏剧创作的剧作者来说,几乎产生了一种探索戏剧“悬念”的心情,形成了巨大的内心冲动,因而一到日本就迫不及待地想去那里看个究竟。我从神户搭乘铁路
简介:谢阁兰的诗作虽以中国文化为创作源泉和意义背景,但并不属于通常所说的“异国情调文学”。在《论异我性》##一书中,谢阁兰从认识论的角度对“异国情调”这一用滥了的名词作了全新的解释:在他那里,这一概念是指被认识的主体或客体与认识的主体之间的相异性,这包括“自我”与外界的相异性、“自我”与“自我”的相异性以及“绝对的存在”与有形的存在之间的相异性。诗人向往“他方”,不是为了猎奇述异,而是出于他对“原生”(I’Etre)之谜的无穷尽的探索。这种以认识“形而上”为目的的诗歌显然不能以东方情调为满足,它试图抵达的“异邦”实际上是超验的彼岸,它不仅不以基督教的“上帝”为归宿,而且恰恰是反对用基督教的思想来解释世界。本文着重分析诗人在作品中为表达他的哲学思考、暗示“绝对存在”而常用的几个意象和概念,如:中国思想所说的“天”(或叫“上天”、“上帝”)、中国古代铜钱中的方孔(“虚”)、“西藏”、“她”、“我”等。通观诗作可以看出,无论诗人借用什么象征,都只能是一个不知其所代的代名词,一个只有喻体不知其本体的隐喻。诗人所寻求的“绝对”永远是个无法接近的“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