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许鞍华的“天水围两部曲”,《天水围的日与夜》向观者展示了人性的善良与美好,《天水围的夜与雾》向观者展示了人性恶的一面。纵观两部影片,其在空间形态和女性形象的设置上具有共通之处,同时这两个共通之处亦是许鞍华导演对于人性探讨这一寓意展现的支撑点和承载物。
简介:爱沙尼亚政治题材电影的历史由来已久,近年来的政治反思电影全面清算了爱沙尼亚和苏联的恩怨。同时,这些电影的价值立场尽可能地向西欧国家靠拢,弥漫着爱沙尼亚建构独立国家民族认同和寻回自己欧洲身份的文化乡愁。基于其民族性和文化传统,这些电影通常选取隐喻和讽刺的叙事策略。电影中反复出现的“失父/失兄—寻父/寻兄”情节,反映出爱沙尼亚意识形态转型期的文化征候。
简介:经历了十几年的艰苦挣扎和不懈的坚持,无论在票房收益,还是在艺术性的追求中,俄罗斯电影逐渐走出了苏联解体后的阴霾。政府开始大量投资扶植本国电影业,电影人也逐渐简化了制作程序。尤其值得庆幸的,是年轻一代电影人在汲取博大深厚的传统文化营养的同时,不断在创作中融合西方电影元素,形成俄罗斯电影的一股强大的新兴力量。青年导演费多尔·邦达尔丘克便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简介:我很荣幸,被邀请参加费穆先生百年诞辰纪念研讨会,并应邀在这个纪念会上发言。诗人有言: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费穆先生逝世已经超过55周年了,但他还活着:活在电影史里,活在我们的心中。今天我们在此聚会纪念费穆先生的百年诞辰,就是最好的证明。
简介:是美国独立电影导演吉姆·贾木许于1991年的电影作品,呈现了在茫茫夜色中地球上个不同时区的五个城市里五个出租车司机几乎在同一时刻经历的悲喜故事.作为贾木许中期的创作,本片具备了他完熟的文本元素、独特的影像风格及电影精神,即极简式影像中彰显出对现实的理性反馈,疏离平淡的情节中渗透着浓郁的人文情怀.
简介:本文首先探讨《阿凡达》对美洲殖民史,特别是对剧本创作同年爆发的墨西哥萨帕塔解放运动的可能指涉及其与电影史的渊源,进而分析其对后殖民与生态主义等文化理论资源的借用和对殖民史与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但是,在各色左派思想外衣下和对西方现代文明去神话的过程中,正如其名字所隐喻的,影片隐含的仍然是一个白人拯救者降临的神话和蒙昧与启蒙、落后与进步的二元对立思维,这一隐性的解构书写也为其主题留下深深的反讽色彩。
简介:美国西部片在20世纪电影史上具有重大的影响,作为确立美国西部片模式的《关山飞渡》再到90年代出现的《与狼共舞》,西部片的主题发生了明显变化:从最初的文明与野蛮的对立,转向人与自然的对立。这些变化也凸显了人类对自身行为的反思。
简介:新时期之初,中国电影批评一度异常繁荣,并将其主要模式——社会学批评,转换为以关注电影本身为主的电影本体批评。90年代之后,中国电影批评走向多元化。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加速转型,中国电影批评已呈现危机,主要表现在思想、理论根基的贫乏。电影批评逐渐抛弃了科学的品质,抛弃了审美、求知与思考,甚至走向堕落。评论的失足,使读者与观众远离了欣赏、体味电影的健康心态,也助长了电影创作中的不良倾向。因此,准确找出电影批评症结之所在,建构科学的电影批评势在必行!
简介:我国很具代表性的人文地理节目《走遍中国》2002年9月开播以来,迄今己10余年了。该节目有效契合了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全维度发展的定位,以鲜明的地域色彩、丰厚的文化内涵以及独特的人文视角向海内外观众传播了中华文明。总体上看,《走遍中国》的题材
简介:在当代中国电影中,冯小刚电影以其商业的成功却又不失其艺术特质,独具别样的风采.从早期的、<(不见不散>到最近的,冯小刚电影无论是在电影语言、还是在叙事技巧方面都具有浓郁的个人化倾向.冯导电影中独特的表现角度、台词、人物性格塑造等方面都具有个人化的特质,并且打破了传统商业电影意识形态浅薄的观念,潜在地说明了商业电影其实也可以反映现实生活中最真实的情感,可具备深刻的内涵.
简介:2013年8月1日,《超级演说家》在安徽卫视开播。在2013暑期电视荧屏唱歌节目云集、选秀模式扎堆的背景下,《超级演说家》以“寻找中国最会说话的人”为定位,凭借各路演说达人的精彩表现、强大的导师阵容和紧张刺激的竞技赛制,赢得了观众的关注。
简介:我们坚持以国际化、人文化的视角来揭示体育运动中人的命运起伏、成败得失,营造赛事的悬念和故事的期待。体育的“体”拆开来看不就是“人”和“本”吗?以人为核心,也就是“以人为本”是我们始终不渝的追求。怎么样把好报道的度,怎么样处理好节目的分寸,需要我们每个参与报道的人,在充分理解奥林匹克精神和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的报道方式、节目样态具体把握好。
简介:“以史为鉴”的历史观引发了人们的文化怀旧情怀.黑格尔曾经提出,现实生活限制了作家创作,历史题材的艺术创作因为“由记忆而跳开现时的直接性,就可以达到艺术所必有的对材料的概括性”①,历史剧往往能够很自然地被人们作为现实的烛照.虽然历史题材的选用、创作不断受到历史真实的挑战,但是,历史轮廓给后来的创作者留下了广阔的遐想空间,在历史框架的大事纪之外,后人以现实的观念串接散落的细枝末节,激活民族记忆,引起当下共鸣.电视剧是当今生活中拥有最多受众的艺术样式,不少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不断热播,帝王戏占据相当大的份额.
简介:在《士兵突击》、《奋斗》等励志剧的风潮之后,《陪你到世界的尽头》、《大珍珠》、《笑着活下去》等励志题材的电视剧也都相继在各地获得了不错的收视率。然而,当2009年的荧屏上继《潜伏》之后一系列的谍战片、抗战片热闹非凡之时,励志剧概念似乎正渐渐淡出,
简介:2011年,陕西电视台的谈话节目《开坛》走过了十年历程。这个身处西部的电视栏目,始终以“人文精神的张扬之地,知识才俊的精神大餐”为理念,通过“传统话语当下化,人文话语传媒化,精英话语平民化”,
简介:音乐艺术美与诗歌艺术美的共通性是指各自艺术形式所表达的意境之美,两者有充分的借鉴,但文字更明确的示意性常常会对音乐意义的解读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本文从邱大成先生改编的《春江花月夜》来反思乐与诗两种艺术形式的理解与互参。
简介:最近,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影视评论家汪帆的影视评论集《人文王婆》。该书除了汇集了汪帆四年来影视批评的主要文章之外,还收录了他近几年对河北电视台与云南电视台节目监审的点评文选达60余篇,成为此书有别于一般论文集的一大特色,也是其吸引我们阅读并在此向广大影视同行推荐此书的原因之一。
简介:纪录片的栏目化运作是纪录片在电视台生存与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纪录片产业化发展的必然之路。作为纪录片主要经营机构的电视传媒,找准适合的纪录片栏目经营内容与对象定位,摸索出适合电视媒介自身发展规律的一整套运作体系,逐渐使电视台体制内的纪录片生产步入一个良性循环的空间,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简介:近年来,全国各地民生新闻栏目发展得如火如荼,如何在短平快的新闻短消息主体上进行栏目再创新,如何把“大片”这样一种节目类型融入到以时效性和快节奏见长的栏目中去,一直以来是安徽经视的《第一时间》栏目思考的重点,并且也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本文特以《第一时间》为例对民生新闻的“大片”生产进行一番思考,以求教于同行。
简介:未到年底,中国电影票房已经冲破500亿元大关,骄人成绩令人欣喜。但在票房增长的繁华表象背后也不无隐忧。2017年下半年来,"质量提升"、"产业升级"、"工业品质"、"机制保障"等话题成为业界关注热议的焦点。值此中国电影迎向新时代的重要关口,如何提升作为生命线的电影质量?如何强化质量提升的保障机制?如何规范电影的全产业链机制?
论许鞍华“天水围两部曲”中的人文情怀
铁幕下的小国乡愁——论近年来的爱沙尼亚政治反思电影
阿富汗战争泥潭中的反思——简评俄罗斯影片《第九连》
小城之春 纪念与反思——写在费穆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之际
极简主义漫游中的人文反观——吉姆·贾木许《地球之夜》读解
反思还是反讽?——后殖民与生态主义视野中的《阿凡达》主题变奏
征服与反思——从《关山飞渡》和《与狼共舞》看西部片的主题演变
电影批评:在反思中前行——中国电影批评30年的演进与嬗变
关于中国人文地理类电视节目的省思——以《走遍中国》为例
论冯小刚电影《集结号》的艺术特色——现实生活中人文主义的呼唤
融人文情怀圆平民梦想——评安徽卫视真人秀节目《超级演说家》
人文理念与国际化视野——奥运及后奥运时代电视体育报道
家国设置模式的审视与反思--电视剧帝王戏的一种解读
在“励志”的盒子里放什么?——“两种经济理论”视角下励志剧的反思
人文理念下的话题选择和操作方式创新——浅析陕西卫视《开坛》栏目的创作实践
诗乐、标题与意境——对邱大成先生筝曲《春江花月夜》的重读与反思
浅谈专家监审在电视节目编播中的意义——兼评汪帆影视评论集《人文王婆》
纪录片的栏目化生存与市场化发展探索——兼及云南卫视《经典人文地理》的运作
传奇故事 人文意蕴——从安徽经视《第一时间》看民生新闻栏目“大片”的生产
迎向中国电影新时代:产业升级和工业美学建构 北京大学第十五期人文论坛在京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