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7 个结果
  • 简介:<正>在论及西方现代主义作家对自己的创作影响时,莫言将福克纳马尔克斯称为“两座灼热的高炉”,这无意中道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即新时期作家在面对西方现代主义思潮时,不是应对单一流派或某一作家,而是全息式地摄取养份。这样,西方历时百余年的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在中国短短几年内被作家共时性分享了,并被作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共融了。把莫言作为个案透析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对新时期文学的影响,即能窥见这种共融性特质。莫言的全部小说中,既有福克纳式的内心独白、梦境幻觉,又有马尔克斯式的象征、隐喻。丰厚的生活底蕴和非单一性的接受吸纳,使莫言的创作显示出一种诡异多变的风格。在新时期作家中,借鉴与消融,达到浑然一体、运用自如的,莫言是做得较好的一位。

  • 标签: 福克纳 马尔克斯 西方现代主义 新时期文学 象征主义 《喧哗与骚动》
  • 简介:20世纪末的美国文坛上,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这就是一大批华裔作家的崛起.这一现象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 标签: 中西文化冲突 冲突对话 华裔文学
  • 简介:中世纪晚期,西欧社会发生了巨变,然而天主教会仍然严格地控制着意识形态,传统的社会道德规范及其理论基础一一天主教教理,仍然神圣不可侵犯。薄伽丘没有、亦不可能对教会抽象的教理提出疑问,更不可能对其批判鞭挞,而只是以嬉笑、戏谑的手法把发生巨变的社会现实真实地记录下来。《十日谈》生动地描绘了人的现世生活,因而被后人称为“人曲”。薄伽丘紧紧地抓住了人与其他被造物之间的根本差别,即人具有其他被造物所不具备的“情感”“理性”,着力展示了最能体现人类情感的“爱情”人类理性的“智慧”。

  • 标签: 薄伽丘《十日谈》教会 中世纪 人文主义 爱情 智慧
  • 简介:须一瓜无疑是当代比较活跃的女作家之一。近几年来,她的小说《地瓜一样的大海》《海瓜子薄壳的海瓜子》《蛇宫》《淡绿色的月亮》《尾条记者》等的面世,一篇篇的向人们揭示人性中的“穷途”,尤其是女性的生存困境。须一瓜自称“中性作家”,其实她的内心翻卷着女性主义的激情,用她锐利的眼光、严谨的语言,把女性的困境剖开给人看,面对人性的检讨,女性该何去何从?

  • 标签: 须一瓜 《蛇宫》 《淡绿色的月亮》 女性困境
  • 简介:<正>一、成功诱拐舆论2006年6月,王朔从公众视野里失踪了5年半之后,突然从《收获》那汪失落于这个时代的静潭里浮出水面。在这本杂志的第5期上刊登了作家孙甘露对他的访问,题目是《王朔:我内心有无限的黑暗

  • 标签: 孙甘露 《收获》 公众视野 惠能 文学评论 自由女神
  • 简介:村上春树是受西方文学影响而成长起来的日本现代作家,其代表作中就曾多次提到德国著名作家托马斯·曼和他的小说.本文通过对两部作品的创作主题、象征意义、创作基调以及人物情感等方面的对比,找出其创作的共同特征,阐述托马斯·曼对村上春树的文学影响.

  • 标签: 生与死 死亡象征意义 孤独 虚无 移情
  • 简介:施蛰存于1930年代凭借其心理分析小说跻身文坛,他吸收了弗洛伊德主义,善于将弗氏的精神分析理论运用于自己的小说,在当时的文坛着实令人耳目一新。本文试图通过对收在其代表作《梅雨之夕》中《魔道》的解读,兼及《夜叉》《旅舍》,来窥视施蛰存是如何在弗洛伊德主义的观照下将现代人焦虑的心理过程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的。

  • 标签: 弗洛伊德主义 现代人的焦虑心理 文本解读
  • 简介:《孤独及其所创造的》是当代美国著名作家保罗·奥斯特的发轫之作,它在作者的所有作品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不仅反映了他所受的历史、文化哲学的影响,也体现了他的创作思想写作习惯。本文从这部回忆录入手,概述奥斯特小说中若干常见主题如父子主题、受难主题和书写主题的形成及其所隐含的存在主义观念犹太思想,以及作者常用的反体裁叙事模式。

  • 标签: 奥斯特 《孤独及其所创造的》 主题 反体裁叙事
  • 简介:<正>莫里哀生活于十七世纪的法国,郑廷玉生活于十三世纪的元朝,虽相去三百多年,远隔万里,两部作品却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基于此,本文拟从经营方式、喜剧效果、现实主义色彩强弱,探讨其潜藏的,具有时代性、民族性的情感冲突、伦理、价值观及文化背景,藉以说明两部剧作所蕴含的特质。一、经营方式与情感冲突要确认阿巴贡、贾仁的经营方式,就必须把他们置于大的背景、范围内去定位。在资本主义萌芽、形成、发展过程中,欧洲作家笔下曾相应出现一系列资产者的形象,例如封建社

  • 标签: 情感冲突 讽刺喜剧 现实主义 莫里哀 喜剧效果 郑廷玉
  • 简介:近几年来,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有越来越多的成果体现出了以我为主的学术立场,表现了用一种独特的视角来审视外国文学作品、剖析国外的文学思潮流派的努力.殷企平主笔并统稿的李维屏撰写的(以下简称)就是真正实现了与西方学者在同一研究层次上的交流对话的两部重要著作.

  • 标签: 小说研究 《英国小说批评史》 《英国小说艺术史》 外国文学研究
  • 简介:在60-80年代的三十年间,他是多么重要而又有影响,每年每天都响彻着他的声音,人们争论着他的作品,可是当今,在政客、市场反文化的时代,他似乎被疏远遗忘了,不为今天的作家和读者所熟悉!应从哪些方面来勾勒一下他的情形呢?他曾是多民族苏联文学的骄傲,是国际主义各民族友谊造就而成的:一个吉尔吉斯人,能用俄语写作而且其作品能在世界上如此大量发行,以至使他成为对人们的思想有着巨大影响的人物,成为整个星球的作家……现在如何给他定位呢?定在什么文学史上?对

  • 标签: 文学评论 俄罗斯 艾特玛托夫 文学创作 创作视角
  • 简介:一作为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翰·马克斯维尔·库切(JohnMaxwellCoetzee)这位来自南非、现居澳大利亚并已是该国公民的著名作家已广为世人所知。他是文学批评家、翻译家,更是小说家,其代表作有《耻》(Disgrace,1999)《等待野蛮人》(WaitingfortheBarbarians,1980)等。保罗·奥斯特(PaulAuster)的名声不如库切,但他是美国赫赫有名的小说家、诗人和剧作家,

  • 标签: 奥斯特 库切 书信集 《等待野蛮人》 友谊 大师
  • 简介:<正>在西方二十世纪文学艺术中,对德国表现主义艺术之间的比较研究无疑是一个急待发掘的领域。二十世纪初,德国表现主义成为时代潮流,涉及各个艺术领域,特别是在戏剧绘画方面掀起轩然大波,是德文学艺术的一大奇观。表现主义艺术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文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很多。外部原因,如欧洲背景下的文化思想,文学传统等;内部原因,如德国乃至北欧日耳曼民族的文化特征,文学传统等。由于篇幅有限,本文着重论述戏剧绘画所由产生的德国社会特征及文化背景,然后比较两者(戏剧绘画)美学观的异同,进一步探讨它们所由产生的美学原因。

  • 标签: 美学观念 戏剧家 文化思想 文学传统 德国表现主义 新浪漫主义
  • 简介: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中,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因其丰富的内涵,成了翻译难点。本文以鲁迅作品中民俗文化的翻译为例,比较了两个鲁迅作品英译本,并尝试总结适合文学作品民俗文化翻译的策略方法。

  • 标签: 民俗文化 文化负载词 翻译
  • 简介:美国黑人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三次高潮,本文以社会大环境、文学理论思潮、作家作品的思想艺术形式为观照点,指出三次高潮中美国黑人作家对美国黑人出路的反思与构建主要体现在:第一次高潮中的“觉醒后要求‘多重认同'”;第二次高潮中的“在‘反抗’中争得平等”;第三次高潮中的从“自身‘融合’走向社会‘融合'”。美国黑人文学的自在性发展的自为性对我们认识多元社会中的美国文学和美国少数裔文学及其发展趋势具有启发意义。

  • 标签: 美国黑人文学 高潮 认同 反抗 融合
  • 简介:华裔女作家经常大胆探索性爱的尺度,描述跨国、跨族性爱,强化女性意识。她们作品里的女性是“大女人”,是生活中的主体。相比之下,似乎华人男性作家少有涉及跨国语境的题材,缺乏对全球化时代的华人男性的主体性的刻画。本文以周励《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卫慧《上海宝贝》、虹影《英国情人》、吕红《美国情人》、贝拉《魔咒钢琴》等为例,探讨东方文化西方文化对于跨国恋情文学阐释中的异同。

  • 标签: 华裔女作家 女性意识 跨国恋情
  • 简介:<正>2012年7月18—19日,由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的全国"新世纪英语文学研究现状趋势"专题研讨会在湖南湘潭梦泽山庄隆重召开。来自全国近40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曾艳钰教授致开幕辞。她以一位学生在QQ中向她提出的困惑为引,就"文学研究的前景是什么?意义又是什么?中国学者的声音又是什么?"等问题诚恳地向各位专家征询

  • 标签: 研究现状 英语文学 新世纪 文学作品 文学研究 生态后现代主义
  • 简介:<正>东西方艺术家和美学家是有差异的。在中国,常常可以发现在一个艺术家身上,美学与艺术创作合而为一;而若干伟大的画论家,也常常由他人的创作活动与作品,以“追体验”的功夫体验出艺术家的精神意境。在西方,一些美学家很少是实际的艺术家,也就是说美学与艺术创作是分离的,因此,艺术家所开辟的精神境界与美学家所开辟的艺术精神,实有很大的距离。马克思恩格斯不是艺术家,但他们在批判地继承前人文化的基础上开辟出了一种新的艺术精神。

  • 标签: 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 艺术精神 马克思恩格斯 人的本质力量 文艺批评 《济金根》
  • 简介:  斯科特·西格勒是首批将作品只以连续播客形式发表的作家之一,最近他成为第一批签订图书出版合同的播客作家.他的书4月(2008年)在美国发行,7月在英国出版.在这次独家访谈中,斯科特谈论了他的经历对播客、社会化媒体的看法,以及对图书出版前景的展望.……

  • 标签: 书斯科特·西格勒 出版前景 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