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其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要求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教育和培养人才的总目标。语文作为基础教育阶段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落实和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根据本门课程的性质理念、培养目标和育人价值,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个体言语经验和言语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是基于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感受能力的综合体现,^[1]是学生系统学习语文这门课程后,沉淀在其身上的、具有语文课程特色的显著成就或重要特征。它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与传承四个方面。那么,在未来各种层次和水平的纸笔测试中,怎样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性质,对高中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作客观公正的评价与测试呢?这无疑是一个难度较大的课题。本文结合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和《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的研习,拟对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评价的原则和方法作简单探讨,以期在一定程度上跳出语文课程长期以来过于关注碎片化知识的窠臼,构建起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评价体系,并为其他学科的核心素养评价提供借鉴和参考。
简介:11月3~4日,由中国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与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人文学院联合举办的中澳双语研究学术研讨会暨暨南大学—西悉尼大学"双语联合研究实验室"揭牌仪式在华文学院举行。共有来自国内外多所高校及研究机构的近50名代表与会,其中包括西悉尼大学人文学院院长PeterHutchings教授,西悉尼大学双语研究实验室主任齐汝莹教授,澳大利亚科学院桂冠院士/澳大利亚国立大学NicholasEvans特级教授,澳门大学/南京大学徐大明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叶彩燕教授,北京华文学院副院长郭熙教授,暨南大学华文学院院长邵宜教授、副院长曾毅平教授等。出席会议的还有国侨办文化司雷振刚司长、华文教育中心邱立国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