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主观解释论与客观解释论都是极端的解释立场,应采用以主观解释为主、客观解释为辅的折衷说。客观解释论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不过其蕴含了突破刑法规范的内在冲动,从解释主体、解释对象及解释效果等层面探讨客观解释论的适用界域很有必要。既然客观解释论蕴含了突破刑法规范的风险,就需要为客观解释设计规制措施,具体可从刑法文本疑难、判决书说理及公众认同等角度展开。

  • 标签: 主观解释 客观解释 法律意识形态 法律价值
  • 简介:公司决议的主体为公司或公司和股东,公司决议产生权利义务。公司决议的权利义务是公司的意思表示做出,所以公司决议为法律行为。法律行为规则能够直接适用于公司决议公司决议的效力瑕疵形态应与《民法总则》规定的法律行为效力形态相同,包括不成立、无效、未生效、效力待定、可撤销。法律行为成立规则为判断公司决议是否成立提供了判断标准。在进行判断时应根据《公司法解释四》规定的具体情形和判断标准进行分析,适用司法解释的规定进行认定。

  • 标签: 法律行为 公司决议 效力形态 不成立
  • 简介:<正>"依法成立的合同在当事人之间具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法国民法典》第1134条的这一规定历来被视为"合同严守"原则的经典阐释。然而,诚如"一般"与"例外"的辩证关系,"合同严守"并非意味着永恒正义,为避免特定态势下的非正义结果,法律有必要在矫正正义导向下进行相应制度安排,合同解除制度的正当基础正在于此。但是,对于合同

  • 标签: 合同解除 解释论 损害赔偿 合同成立 附随义务 合同无效
  • 简介:在我国当前的法律解释体制中,除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之外的不少地方国家机关具有法律解释权(包括地方法规、地方政府规章的解释权),导致了法制的混乱。这些机关行使法律解释权尽管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从理论上说,地方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都不应当行使法律解释权。因此,应当取消当前地方一切国家机关的法律解释权,保障法官在个案中的法律解释权。

  • 标签: 地方国家机关 法律解释体制 法律解释权
  • 简介:<正>日本民事诉讼法理论的长足发展与法体制的完善,基本上肇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日本被称为"战后"),也即从那时开始,日本民事诉讼法学进入了所谓的理论激变时期。在这个历经近半个世纪的激变时期中,一方面,民事诉讼法学各个基本问题的研讨获得充分的展开,相关理论及方法论的创新层出不穷;

  • 标签: 民诉法 民事诉讼法 新堂 解释论 程序保障 诉讼标的
  • 简介:在我国的刑事诉讼中,存在一定的法律解释异化现象。相关法律解释之间有冲突、有矛盾,法律解释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解释法律,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程序法定原则。应以程序法定原则为依据,对刑事诉讼中的法律解释进行立法审查的制度设计,以解决法律解释异化的问题。

  • 标签: 程序法定原则 协助执行 刑事诉讼
  • 简介:形式解释论与实质解释论的主要分歧在于,对语义范围的不同厘定,形式解释结论多接近词语的核心意思,而实质解释结论多在语义最大范围的边界徘徊。罪刑法定以保障人权为宗旨,保证人们的预测可能是其根本所在。分析预测可能的工具是常识、常情、常理,由人们凭借日常生活经验获知。形式解释论立足于常识,人们凭借生活经验较易直观感知,而实质解释论的权威源自抽象的逻辑推理,建基于个人的价值判断之上,较难达成一致共识,不利于保证一般人的预测可能

  • 标签: 罪刑法定 形式解释 实质解释 预测可能性
  • 简介:刑法担负着社会保护和人权保护的双重使命,刑罚的适用必须在被告人所犯罪行和应处刑罚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也就是建立罪刑之间的价值均衡。正确的解释法律领会立法精神是建立这种价值均衡的前提。本文通过实例阐述对刑事个案的法律解释方法关系此罪与彼罪、罪与非罪的确定,最终影响定罪与量刑,实际上关系到罪刑之间的价值均衡。

  • 标签: 法律解释 刑事个案法律解释 罪与刑的价值均衡 罪刑法定
  • 简介:2003年1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的司法解释,引发了刑法"严格责任"问题的争论.现代刑法语境下的"严格责任"具有实体法和程序法意义上的双重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我国刑法在坚持罪过责任原则的同时,应当"与时俱进"地赋予"严格责任"以新的内涵,并把严格责任作为罪过责任基本原则的补充原则.

  • 标签: 严格责任 罪过责任 基本原则 补充原则
  • 简介:最高人民法院于2007年1月15日公布了《关于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该意见提出“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原则上由中级以上法院一审,案件数量较多审理压力大的地方,可以通过高级法院报请最高法院指定部分基层法院管辖部分知识产权案件。”

  • 标签: 知识产权案件 司法解释 审理 知识产权审判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 创新型国家
  • 简介:1994年2月,我们终于接到了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二审判决书。至此,一起由建筑工程承包合同纠纷引起的上诉案,历时30个月,终被最高人民法院专门作出的司法解释划上了圆满的句号。我们作为代理人也为依法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感到欣慰。199年7月,我们接受胶南市王台镇建筑工程公司的委托,担任其与青岛兴华商品房开发公司(现并入青岛市房地产实业发展总公司)建筑工程承包合同纠纷上诉案的代理人,参加该上诉案的诉讼活动。通过调查有关当事人,审阅证据材料,我们弄清了案件的来龙去脉。1986年!l月ZO日,山东省胶南市王台镇建筑工程公司中标承包了青岛兴华商品房开发公司的宿舍楼工程。当时,双方合同约定:建筑面积为

  • 标签: 司法解释 建筑工程承包 政府办公厅 建筑公司 合同条例 法律适用
  • 简介:<正>趋势北欧各国的犯罪均呈上升趋势,这已为二战以后北欧国家刑事案件的统计数字所肯定。1950年在丹麦、挪威、瑞典和芬兰总共计有超过35万件刑事犯罪记录在案。相应地,在14至67岁的年龄段中,每10万人中约发生了2800件犯罪案件。从那时以后,有记录的刑事案件几乎每10年就会增加近50万件。在1981年,有记录的犯罪为150万件,相应地,在14至67岁的年龄段中,平均每10万人中发生9800件犯罪案件。这样,在过去30年中,有记录的刑事案件数量上的增加已经超过了3倍。

  • 标签: 犯罪率 刑事案件 刑事犯罪 上升趋势 二战以后 犯罪案件
  • 简介:最高人民法院2005年8月1日公布了《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自2005年9月1日起施行该《解释》共27条,主要包括受理与诉讼主体、家庭承包纠纷案件的处理、其他方式承包纠纷的处理以及十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及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纠纷的处理。该解释的主要内容如下:(1)明确了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的五类民事纠纷:

  • 标签: 农村土地承包纠纷 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 土地承包经营权 出台 纠纷案件
  • 简介:香港基本法的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同时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香港法院解释基本法。《基本法》的解释充满了解释主体、解释体制、解释技术和方法各方面的矛盾和冲突。全国人大常委会按原意方法解释基本法,特区法院按照其普通法传统解释基本法,从而导致解释结果的差异性,全国人大常委会和特区法院解释方法的不同与其所处的体制并非简单对应关系,两者从技术层面仍有较大空间化解因释法方法的差异性引发的冲突。现阶段基本法解释的冲突协调依赖于基本法解释的基础制度构造,主要体现为特区法院自身的司法建设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基本法程序规则的完善。

  • 标签: 基本法解释 原意解释 文义解释 普通法
  • 简介:大陆与香港具有不同的法律传统。香港回归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先后对《香港基本法》进行了三次解释,从而引发了各方的争议。对人大释法的权限与程序的合法进行法律分析,人大三次释法符合一国两制下的法律解释体系的要求。

  • 标签: 法律解释 香港基本法 解释权 争议 人大解释
  • 简介:<正>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信息技术发展并驾齐驱的生物技术,特别是基因技术,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这两大技术革命,从本质上说,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以后,对自身存在奥秘与人际交流方式的科学探索之最新阶段。1990年起,首先在美国启动的“人类基

  • 标签: 公序良俗原则 扩大解释 技术专利 基因技术 人类社会 现代民法
  • 简介:在保全制度的司法实践中,存在某些法院以担保的提供取代对申请保全要件的审查等问题。这些问题由司法资源分配、利益平衡、风险规避等多重复杂的因素而生。《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152条可视为应对这些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作为有关第152条适用于审查保全申请的解释,应从保全的制度目的出发,按照类型化的方法,对于法院决定是否责令提供担保及担保数额多少的裁量权予以适当的分配和规范。

  • 标签: 保全 提供担保 担保数额 要件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