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2015年6月19日,美国国务院发布了新版美国《2014年全球恐怖主义形势报告》(CountryReportsonTerrorism2014,以下简称《报告》),同日,美国国务院负责反恐事务的协调官蒂娜·凯达诺(TinaS.Kaidanow)召开特别简报会,对《报告》中涉及的相关政策议题作出解释说明。《报告》对2014年全球恐怖主义形势及美国的反恐战略进行了全面梳理与评估,认为全球恐怖主义形势呈现出三大趋势,全球恐怖组织问的实力对比也发生了实质性变化,无论从自身实力或声望上看,“伊斯兰国”已取代“基地”组织,成为全球头号恐怖主义威胁。
简介:就世界体系思想而言,1500—1800年间的东南亚地区已被西方力量强行“嵌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外部领域,正处于朝贡体系和资本主义经济体两种世界体系相互竞争、利用与共存的复杂历史时期。本文试就上述历史背景下的东南亚地区国家关系及其影响下的华侨华人体系的发展特征进行分析。
简介:未来5-10年,中国将成长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中国周边的大亚太地区则将成长为全球地缘政治中心区,这两个“成长”已经引起亚太地缘政治格局激烈、复杂的调整。今后一个时期,大亚太地区将出现两种截然对立的地缘政治“范式”之争,相关各国将不得不在两种对立范式之间进行艰难选择,其中第一种范式是“零和范式”,即亚太各主要力量围绕中美划线,形成集团对抗;第二种范式是和平合作范式,即亚太各国以和平合作为手段化解相互间的分歧、冲突,亚太一体化进程不断取得进展。这两种截然对立的地缘政治范式及相关各国的地缘政治选择,必然要对中国的地缘战略环境及战略选择产生不同的影响。中国的亚太地缘战略应力避第一种范式,力争第二种范式,并应积极引导亚太相关力量进行类似的选择。
简介:"9.11"事件后,恐怖主义成为事关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一大威胁。IS的产生既与中东地区复杂的民族、宗教矛盾相联系,也与国际反恐怖斗争的困境相联系。美国是打击IS联盟的发起者和主导者。随着摩苏尔和拉卡的逐步"解放",IS将面临着覆灭。但恐怖主义威胁并不会消失。至此,国际社会反恐怖斗争将进入后IS时代。后IS时代,IS曾经所精心营造的"内线"与"外线"战略将全面发挥作用。但是美国并没有就后IS时代伊拉克和叙利亚根除恐怖主义威胁表明态度,也没有清晰的战略宣示。兰德公司在结合美国以往打击IS的实践基础上,系统梳理美国在打击IS时的不足,提出要根除IS的根源性问题,就要实施法制稳定战略。法制稳定战略认为要绝对消除恐怖主义是不现实的,要利用公民和组织强有力的自我约束来实现国家安全,军事力量仅仅是一个手段,而不是全部,重点在于营造一个有利于消除恐怖主义的环境。相比于以往美国以军事打击与民主改造为主要战略实施手段的模式,该战略更具综合性与开创性。但是该战略的提出仍是以维护美国核心利益为切入点,没有充分认识到该战略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实施的潜在困难,也没有认识到美国中东利益与伊拉克、叙利亚稳定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些不足在揭示美国打击IS战略困境的同时,也指明了其出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简介:一、美国外交在战略规划和实际部署上都出现了变革和调整。美提出变革外交计划并公布国情咨文,出台《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赖斯提出变革外交计划,重视新兴国家和转型国家,并赋予外交队伍新使命,整合并强化对外援助机构。布什公布国情咨文。称中印已成为美经济新的竞争者.提出要继续致力打击恐怖主义及在中东推行民主改革。在四年防务报告中,美规划了未来军事战略防范重点、应对策略及军事部署方向,全球军事部署重点将转移到亚太地区。布什3月公布上台以来第二份《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将“推进自由”作为首要目标,强调大国合作.同时渲染伊朗核问题的威胁,重申坚持“先发制人”原则,强化对欧亚结合部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