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分别采用3种应用比较广泛水汽方程差分方案:多维正定平流传输方案(MPDATA)、通量修正传输方案(FCT)和两步保形平流方案(TSPAS),对大气物理所9层大气环流模式(IAP9LAGCM)降水模拟作敏感性试验,分析比较3种方案下模式降水气候平均场差异,从而揭示模式降水对水汽方程差分方案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不同水汽方程差分方案对大气环流模式降水气候模拟有较大影响,并由此从3种差分方案中为IAP9LAGCM寻找出一种较好水汽计算方案.

  • 标签: 大气环流模式 水汽方程 差分方案 降水 敏感性 气候模拟
  • 简介:采用1951~2000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中逐月感热通量资料,分析了亚洲中东部春季近50年地表感热通量气候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亚洲中东部春季地表感热通量高值区位于华北、西北和印度地区;低值区主要位于东北、江南和蒙古国北部;青藏高原、中国东部30°N附近地区和印度中部地区是感热通量年际变幅最大区域。运用旋转经验正交展开(REOF)方法分析了亚洲中东部地区地表感热时空演变特征及其与中国主要区域夏季降水关系,结果表明:中国东部30°N附近地区春季感热与黄淮地区夏季降水为负相关,而夏季长江中下游流域降水与青藏高原春季感热和印度中部地区春季感热异常则为较显著正相关。运用非绝热加热理论和合成分析,进一步分析了与春季地表感热通量异常相对应同期和后期大气环流场异常,结果表明:对应于中国东部30°N附近地区春季感热通量异常,中国东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存在着显著环流场异常,伴随着春季江南地区西南风强度改变,进而引起东亚夏季风强度及我国夏季降水异常;印度中部地区春季地表感热通量异常则会影响到后期印度夏季风强弱,进而通过印度季风和东亚夏季风环流遥相关关系,导致东亚夏季风强度变化,进而影响到中国夏季降水异常。

  • 标签: 感热通量 夏季降水 陆气相互作用 REOF 相关分析
  • 简介:利用在青海柴达木盆地建立祁连圆柏树轮宽度指数年表,分析了自公元前800年以来树轮所记录该地区2800年来极端干旱事件变化。研究发现,过去2800年来极端干旱事件出现存在群发性和间歇性特点,其中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3世纪至4世纪)和明清时期(15世纪中叶至19世纪)是极端干旱事件群发期,公元5世纪至12世纪800年内极端干旱事件出现频率较低。出现在西汉末年、东汉初年前后持续性干旱是柴达木盆地过去2800年内最严重极端干旱事件。

  • 标签: 柴达木盆地 树木年轮 极端干旱事件
  • 简介:从“专家系统”思路看“专家集团”决策机构必然性安岭目前广泛采用专家系统,因其集中不同时段、不同风格、不同知识结构各类知识和经验,使天气预报方法有了新发展。仔细分析这种发展过程不难发现,这是由不同时代技术经验水平与社会需要来决定,但促成一级...

  • 标签: 专家系统 决策机构 软专家 知识结构 甘肃气象 分工协作
  • 简介:基于CloudSat-CALIPSO(CloudSat–CloudAerosolLidarandInfraredPathfinderSatelliteObservations)卫星观测资料,分析了全球总云量和8类云云量、云底高、云顶高、云厚度水平和垂直分布。分析结果表明,全球平均总云量为66.7%,其中卷云(Ci)和层积云(Sc)云量之和与其他6类云量总和相当,是全球云量最多两类云。积状云云量呈现从赤道向极地递减特征,层状云则相反,反映了二者不同生成环境,同时下垫面地形和天气系统也严重影响云分布。8类云高度及厚度特征有显著差异。Ci云底高度和云顶高度都较高,厚度则较薄;高层云(As)和高积云(Ac)云底高度和云顶高度都位于大气中层,但As比Ac出现高度高且厚度大;层云(St)、层积云和积云(Cu)云底高度和云顶高度都很低,属于薄低云;雨层云(Ns)和深对流云(DC)云底较低但云顶伸展很高,归属于厚云类。总体而言,海洋上云底高度较陆地低;赤道等大气不稳定地区,云底较高,云厚度较大;高原地区则表现出"高云不高,低云不低,云厚较薄"特征。

  • 标签: CloudSat–CALIPSO 资料 云类 分布特征
  • 简介:使用维多利亚大学地球系统模式进行模拟,选取1800-2500年间较高CO2浓度情景(RCP8.5),分析由于CO2增加引起气候变化对海洋碳循环影响.当气候敏感度为3.0K时,相对于无气候变化,到2100年,由于大气CO2增加造成气候变化导致海表面温度升高2.7K,北大西洋深水流量减少4.5Sv,海洋对人为碳年吸收减少0.8PgC;比较人为溶解无机碳在海洋中垂直累积分布,发现气候变化对海洋吸收大气CO2影响在北大西洋区域最明显.1800-2500年,相对于不考虑气候变化情景,模式模拟气候变化导致整个海洋对人为碳累积吸收总量减少23.1%,其中北大西洋减少32.0%.此外,比较不同气候敏感度(0~4.5K,间隔为0.5K)模拟结果发现,气候敏感度越高,气候变化对海洋吸收CO2能力抑制作用越明显.

  • 标签: 气候变化 海洋碳循环 碳循环模拟
  • 简介:利用1971—2010年河南省均匀分布110个地面气象站霜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倾向率和单相关分析法,对近40a河南省初霜期、终霜期和无霜期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气温响应进行研究,并利用M-K法分析霜期突变特征。结果表明:1971—2010年河南省平均无霜期为221.3d,纬度与初霜期(R=-0.806)和无霜期(R=-0.707)均呈显著负相关,与终霜期(R=0.557)呈显著正相关;初霜期以2.6d/10a速率呈明显推迟(P〈0.01),而终霜期线性变化趋势不明显,无霜期以4.7d/10a速率呈明显延长(P〈0.01);初霜期、终霜期和无霜期突变点均在1998年。从各地区看,初霜期在各地区呈明显推迟,豫西地区推迟趋势最大(3.5d/10a,P〈0.01);终霜期仅在豫西和豫南地区呈显著提前;除豫东地区外,无霜期在其余5个地区均呈明显延长,豫西地区延长趋势最大(7.7d/10a,P〈0.01)。从各观测站霜期变化趋势空间分布来看,初霜期显著推后、终霜期显著提前和无霜期明显延长站点分布在豫西和豫南地区。河南省初霜期与10月、终霜期与3月气温因子相关性较大;初霜期推迟和终霜期提前主要由气温升高引起,其中平均最低气温是最重要影响因素。初霜期推迟和终霜期提前导致无霜期延长。

  • 标签: 初霜期 终霜期 无霜期 突变 气候响应
  • 简介:介绍了氢气易燃易爆特性,并针对氩气球充灌放气时静电现象,提出了相应防范措施.

  • 标签: 氢气 特性 静电 措施
  • 简介:利用小波变换法反演边界层高度时,不同小波母函数选取可能得到不同边界层高度。因此,对构造白天及夜间激光雷达后向散射信号理想廓线进行Haar小波协方差变换,并对后向散射信号梯度廓线进行Morlet与MexicanHat小波变换反演边界层高度。结果表明,宜采用Haar函数与MexicanHat函数作为小波母函数,其中Haar函数准确性优于MexicanHat函数,而MexicanHat函数更易稳定。同时为了进一步检验3种小波变换法反演结果对小波振幅敏感性,通过改变小波母函数小波振幅,发现无论是理想廓线还是叠加扰动廓线,较大小波振幅易得到比较稳定准确白天边界层高度与夜间混合层高度。

  • 标签: 激光雷达 边界层高度 小波变换法 Haar函数 Morlet函数 MEXICAN
  • 简介:在现有的区域气候模式基础上构建了用于研究地气耦合模拟区域柱状模式,其中包括了详细物理过程,可以作为研究半干旱区地气相互作用过程工具。通过区域柱状模式与不同陆面模式耦合,检验了不同陆面模式在非耦合和耦合两种情况下对半干旱区模拟性能。结果表明,陆面模式在耦合后对感热模拟偏差放大,而潜热模拟效果得到了改进,不同陆面模式对区域柱状模式模拟性能影响较大,耦合了CoLM后区域柱状模式对地表气象要素模拟得到了较大改进。

  • 标签: 区域柱状模式 陆面过程 半干旱
  • 简介:私人日记中天气记录是重建历史时期高分辨率降水量序列重要资料。通过摘录、整理《翁同龢日记》中晴、雨(雪)记录,统计了逐月降水日数,并利用降水量与降水日数之间转换方程,重建了北京1860~1897年夏季和年降水量。将重建降水量与当时器测降水量和依据"晴雨录"重建降水量进行对比,综合这3种资料重新估算了北京1860~1897年年降水量,并且将估算降水量与旱涝等级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依据《翁同龢日记》记录降水日数重建降水量是基本可靠,20年资料完整年份年降水量平均为611.5mm,不过由于重建方法对偏涝年降水量估算普遍偏低,致使此重建结果低于重新估算平均年降水量(662.6mm);(2)重新估算1860~1897年平均年降水量为701.3mm,均方差为202mm,与20世纪后半期相比,历史时期降水量略大(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而古、今降水量年际变率大致相当;(3)1891年器测降水量较实际偏高,1895年则较实际偏低;并且有些年份(如1869、1863、1885、1889和1887年)旱涝等级尚需进一步验证。另外,验证了《翁同龢日记》中晴雨(雪)记录在定量重建降水量方面的价值,并指出了其不足,为今后利用私人日记定量重建降水量提供了参考。

  • 标签: 《翁同龢日记》 北京 降水日数 降水量
  • 简介:根据在北京、重庆、上海等城市大气气溶胶观测结果和气溶胶中有机化学成分有关资料,分析城市地区大气气溶胶浓度、尺度谱分布、日变化规律及其化学成分谱分布特征,并与干净地区结果作比较,进而探讨了大气气溶胶对人体健康影响。

  • 标签: 城市 大气气溶胶 人体健康
  • 简介:气候变化对陆地水文系统有着重大影响。利用1955—2015年我国西北干旱区党河水库入库流量资料,结合下游敦煌站1951—2015年平均气温与降水量逐月数据,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滑动平均、Mann-Kendall法与R/S法等分析方法,分析了党河水库入库径流量及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特征,以及其未来可能变化趋势,并探讨了入库径流量对气温和降水量变化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1955—2015年党河水库入库径流量年际变化大,丰枯水年出现频率符合正态分布特征,入库径流量呈显著增加趋势,其线性增加率为0.16亿m^3·(10a)^-1,且这种增加趋势在未来变化中持续性极强;(2)1951—2015年,敦煌地区年均气温与年降水量均呈上升趋势,显著升温和降水微弱增加趋势在未来变化中持续性极强,且二者均发生突变,突变年前者是1997年前后,后者为1970年和1986年前后;(3)年入库径流量对年均温度和年降水量变化响应分析发现,年均温度变化是导致党河水库入库径流量变化主要因素,降水是次要因素。

  • 标签: 党河水库 径流量 气候变化
  • 简介:为提高本刊编辑部稿件采编工作效率,经过认真筹备,特决定于2010年6月1日起正式开通本刊网站并启用网络采编系统。本刊网站地址:http://qhqx.cbpt.cnki.net。自该日起,本刊不再接受纸质稿件投稿和基于Email电子版稿件投稿。作者投稿前,请先登陆本刊网站进行用户注册.

  • 标签: 网络采编系统 编辑部
  • 简介:从梅雨划分、梅雨降水分型、梅雨与季风关系及梅雨影响因子几个方面,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和讨论。最后,提出梅雨研究仍需解决问题:(1)江淮流域梅雨季节开始至今仍没有一个客观统一划定标准;(2)南海季风、印度季风等季风子系统对梅雨影响大小及其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讨论;(3)应针对梅雨季节内江淮流域不同降水分布型,寻找其前期预兆信号进行深入研究;(4)应特别注意特定海温分布型对梅雨影响,并从中找出影响梅雨关键区域和影响关键时段;(5)积冰和雪盖与梅雨异常关系仍需进一步求证,影响机制还需进一步探索。

  • 标签: 梅雨划分 梅雨与季风 影响因子
  • 简介:通过对临潼机场春季几种烟尘现象特征及形成天气条件分析,提出正确地区分这几种烟尘现象手段,为正确实施观测提供了依据.

  • 标签: 临潼机场 烟尘现象 天气条件
  • 简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越来越需要气象部门提供预见性信息服务。这种需求,推动气象部门不断利用各种现代技术扩大信息覆盖面,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及时地把气象预报预测信息传播给公众。本文对气象信息媒体传播重要性、现状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初步研究与探讨。

  • 标签: 气象部门 信息媒体 信息传播 经济社会 信息服务 现代技术
  • 简介:分析安全监控系统雷电灾害成因和入侵途径,提出了安全监控系统防雷保护设计思路和方法。

  • 标签: 监控系统 防雷 雷电灾害
  • 简介:海洋学家们利用自己温度计测量了地球上最大热量存储库——海洋,并且在发表于《地球物理研究快报》上一篇论文中报道,事实上,由温室气体造成变暖在过去10年中一直在继续,

  • 标签: 全球变暖 地球物理 温室气体 海洋学 存储库 温度计
  • 简介:在IPCC特别报告《管理极端事件和灾害风险,推进气候变化适应》中,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人类系统影响是最重要影响评估内容之一,其评估结果为:极端影响可能缘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但也可能并非极端事件后果.暴露度和脆弱性是灾害风险重要决定因素;极端和非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严重程度和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这些事件脆弱性和暴露度水平;人居模式、城市化和社会经济状况变化已经影响观测到脆弱性和暴露度变化趋势;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沿海人居环境均暴露于极端事件,并受其影响,如小岛屿国家和亚洲大三角洲地区;脆弱人口还包括难民、国内流离失所的人和那些生活在边远地区的人;极端事件将极大地影响与气候联系密切部门,如水、农业、食物安全、健康和旅游业.

  • 标签: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人类系统 暴露 脆弱性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