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加味桂芍四妙汤联合妇肤康喷雾剂治疗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我院妇科收治的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患者1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0例,给予加味桂芍四妙汤联合妇肤康喷雾剂治疗,对照组80例,常规给予制霉菌素片治疗。随访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75%,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65.00%),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5.3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3.08%),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桂芍四妙汤联合妇肤康喷雾剂治疗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值得进一步研究并应用于临床。
简介:摘要目的对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真菌性阴道炎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4例真菌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以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以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0.7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9.63%,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30d后,观察组复发率为3.70%,对照组复发率为12.96%,观察组复发率远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产生不良反应1人,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远远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真菌性阴道炎患者采用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臭氧联合国产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阴道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116例阴道炎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给予甲硝唑栓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臭氧联合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d的临床症状改善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联合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阴道炎患者可以快速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取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结合涂片诊断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已确诊治疗的84例细菌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研究组行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结合涂片诊断,对两组检查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联合检查方式的细菌性阴道炎检测的阳性率较高,其数据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细菌性阴道炎患者诊断中应用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结合涂片进行检查诊断的阳性率较高,可减少临床漏诊及误诊现象发生,使患者能够尽早得到有效治疗,该联合检查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臭氧联合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阴道炎患者100例,选择时间2017年5月30日-2018年4月22日,分别行不同的治疗方式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臭氧联合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对应组别对照组、观察组。比较2组临床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为98.00%(49/50)、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为(4.56±1.23)d、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2/50);与对照组结果进行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臭氧联合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阴道炎疗效较为确切,可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外洗洗剂治疗妇科慢性宫颈炎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66例妇科慢性宫颈炎阴道炎患者为分析资料,采取随机原则进行分配,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83例患者使用洁尔阴洗液进行治疗,观察组83例患者使用中药外洗洗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表一,观察组患者痊愈56例,显效和有效共有2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8.79%;对照组患者中有49例为痊愈,其中显效和有效共为2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7.95%,且P值为0.022,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表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白带异常、阴道瘙痒、阴道分泌物异常、不良反应等情况,P<0.05,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外洗洗剂治疗妇科慢性宫颈炎阴道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患者不良反应较少,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分析中医治疗妇科慢性宫颈炎、阴道炎的临床效果,为相关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把我国某个医院在2016年11月到2017年11月接诊的40位患有慢性宫颈炎、阴道炎疾病病人的信息作为调查的资料。把这40位患病者随机的分成两个小组,每组20人。对第一组的20位病人采取常规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第二组的20位病人在第一组的基础上采取中医方法进行治疗,之后对比两组病人采用不同治疗方法之后的效果。结果使用第二组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明显比第一组的方法好,第一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60.0%,第二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5.0%。结论对于慢性慢性宫颈炎、阴道炎的治疗可以采用中医方法进行治疗,这种方法治疗的效果较好,而且治疗所需的时间短。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真菌性阴道炎在进行治疗过程中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选择。方法本文中的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真菌性阴道炎患者,调查时间选择我院在2017年1-12月收治的患者,本文为方便调查共选择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平均每组患者均为41例,分别为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进行干预,评价两种不同护理对患者的影响。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以后,本研究综合护理组患者临床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5.12%(39/41),而本研究常规护理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68.29%(28/41),对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评价两组患者护理中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本研究常规护理组为21.95%(9/41),本研究综合护理组为7.32%(3/41),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真菌性阴道炎患者在进行治疗时,为患者选择综合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指导可有效的帮助患者提升治疗总有效率,同时也能降低护理过程中风险事件的发生与制的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妇产科阴道炎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到2017年11月收治的94例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结果将其分成不同的类型,并根据患者阴道炎类型的不同给予针对性的治疗,记录患者的阴道炎诊断类型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实际的诊断,我们发现有36例患者为细菌性阴道炎、25例患者为滴虫阴道炎、33例患者为念球菌外阴阴道炎,临床共采取了阴道局部外给药、药物擦洗、冲洗、静脉注射以及口服用药等治疗方式,经治疗,93例患者治愈,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9%。结论妇产科阴道炎病种类型多样,且引发患者出现炎症的致病病菌存在一定的差异,临床需根据病原体诊断结果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才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CR检验法在阴道炎患者细菌检验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阴道分泌物,分别给予聚合酶链式反应检验(PCR)与细菌培养法检验,对不同检验方式下阳性检出率及对菌种检出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PCR检验方式下共检出108例阳性标本,阳性率达到90.0%,而细菌培养法阳性检出率仅为67.5%,两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且PCR检验法对加特纳菌、淋球菌、肠球菌、棒状杆菌检出率分别为76.7%、28.3%、30.0%、40.0%,均显著高于细菌培养法检验(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PCR检验法在阴道炎患者细菌检验中的应用,能够提升阳性检出率,有效检出各类菌种,操作简单、用时短,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老年阴道炎患者应用中医方法与西医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1月我院妇科接诊的90例老年阴道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90例患者通过随机序列表法平均分成实验组(45例)、参照组(45例),实验组患者接受中医方法治疗,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复发率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参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复发率,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77%,参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4.44%,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阴道炎患者应用中医方法较常规西医治疗具备更高的临床疗效,不仅可以降低复发率,同时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病症,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妇科阴道炎患者应用健康教育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中心门诊妇科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前收治的80例阴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对护理配合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其对护理工作的配合度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妇科阴道炎患者应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策略,能够有效地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使得其加强对治疗与护理工作的配合度,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