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影像融合和三维表面重建影像后处理技术的术前模拟在颅内动静畸形(AVM)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21例AVM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头颅CT、3.0 T MRI和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检查,利用iPlan软件将所有影像学数据配准融合并重建出三维模型,根据模型评估AVM的位置、范围、与功能区的关系以及供血动脉、引流静脉的位置,然后与术中所见进行比对,并在显微镜下切除AVM。术后行头颅MRI和DSA随访,同时检测患者的四肢活动、语言功能及视力情况。结果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术前模型的重建,其中20例利用模型在术中成功辨认AVM、功能区、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的位置;1例因术野内无明显粗大的血管且内血肿造成沟受压,沟回形态不清晰,无法完成比对。术前模型与术中评估的符合率为95.2%(20/21)。21例患者中,AVM全切除20例,次全切除1例。5例因出血导致肢体活动障碍的患者中,4例于术后3个月内恢复正常;1例因出血导致偏盲的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视野缺损有所改善。1例因术后再出血,出现肢体活动障碍,于2周后恢复正常。21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15.8±6.7)个月(3~25个月),行影像学复查均未发现再出血。4例癫痫起病的患者中有3例术后无发作,1例于术后3个月内仍有发作,经调整抗癫痫药物治疗后发作停止。结论利用影像后处理技术有助于在术前对AVM的位置、范围、与功能区的关系以及供血动脉、引流静脉的位置作出准确评估,可提高AVM的全切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颅内动静脉畸形 神经外科手术 成像,三维 影像后处理 影像融合
  • 简介:摘要颅外动静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AVM)作为一种高流量脉管畸形,目前以手术和无水乙醇介入为主的治疗风险较高,且复杂颅外AVM的预后不佳。因此,在遗传学和病理机制的研究基础上加速靶向治疗的研究是该领域的当务之急。近年来颅外AVM的遗传学研究突破性地发现了该疾病存在RAS/RAF/MAPK通路相关基因的体细胞突变,基因多态性和表观遗传学可能在病理机制中同样具有潜在价值。目前多种抗血管生成治疗显示对颅外AVM可能存在治疗作用,另一方面高通量蛋白组学为颅外AVM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该文从以上几个方面对近期颅外AVM相关的病理机制、遗传学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标签: 颅外动静脉畸形 遗传学 靶向治疗 蛋白质组学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股动脉造影,栓塞手术治疗动静畸形脑出血的护理方式,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方法: 2018年 3月至 2019年 3月我院对 60例动静畸形脑出血患者进行分析,为患者提供股动脉造影、栓塞术治疗,将患者分成了常规组和研究组,两组均为 30例患者。常规组使用常规护理,研究组使用综合护理,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有 93.33%的患者对护理满意,常规组有 73.33%的患者对护理满意,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 结论:动静脉急性脑出血患者接受经股动脉造影、栓塞术后强化观察和护理,能够让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几率,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关键词】动静畸形脑出血 ;经股动脉造影 ;栓塞术 ;护理    动静畸形脑出血是因为血管混乱盘结引起的先天病变,患者会出现脑出血,癫痫,头痛等等并发症,主要的发病群体是 40岁以下的群体 [1]。临床中手术治疗是比较理想的治疗方式,股动脉造影和栓塞手术对该疾病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好,是评价脑血管治疗效果的金标准,但是仍然会有并发症出现 [2]。此次研究中,动静脉急性脑出血患者我们分成了两组进行对比,使用不同的护理方式,探讨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为护理提供依据,有以下报道。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 3月至 2019年 3月我院对 60例动静畸形脑出血患者进行了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常规组和研究组,均有 30例。患者接受了 CT和 MRI检查,满足动静畸形脑出血的诊断依据。共有 11例女性, 19例男性,最小 14岁,最大 48岁,平均( 37.55±3.26)岁。研究组有 10例女性和 20例男性,最小 15岁,最大 50岁,平均( 37.84±3.50)岁。两组的普通资料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对结果没有影响。    1.2 方法    两组动静脉急性脑出血患者接受了股动脉造影,栓塞手术,常规组使用的是常规的护理方式,主要是吸氧,血压和血糖控制,抗感染治疗,体征观察,遵医嘱用药等,研究组除了对照组的护理内容还增加了综合性护理,有以下护理内容。    1.2.1 一般护理    术后调整患者为平卧体位,将床头抬高,调整左右侧卧,两小时进行一次翻身。穿刺点视情况进行止血,术后制动术侧肢体,伸直 6至 12小时,使用沙袋压迫止血。    1.2.2 临床观察    术后对患者的心电进行监护,提供吸氧治疗,观察患者的意识情况,术后如果患者有颅内再出血,最先出现的就是意识变化,为患者进行格拉斯评分,观察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观察血压,对血压控制情况进行了解,确定患者的颅内再出血情况,术后 24小时对患者的体温、肢体感觉进行观测,如果脉搏减慢,肢体麻木,皮肤温度下降,可能是包扎过紧导致了栓塞,需要进行应急处理。    1.2.3 心理护理    术前患者及其家属对手术成功与否比较担忧,容易有焦虑,紧张的情绪出现,患者术后卧床休养,术侧肢体制动,容易产生心理障碍,护理人员要耐心的和患者进行解释,为患者交代注意事项,加强沟通,让患者及其家属对手术有更多的了解,增强治疗信心。    1.3 观察指标    拟定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护理满意率 =满意率 +基本满意率。     1.4 统计学处理     SPSS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 X2检验, P<0.05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有 93.33%的患者对护理满意,常规组有 73.33%的患者对护理满意,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    3 讨论    动静畸形脑出血使用股动脉造影和栓塞手术非常有效,术后观察患者的并发症非常重要,要对患者穿刺部位的出血情况进行了解,避免患者出现水肿症状 [3],观察患者是否有颅内出血症状,股动脉造影会导致高压,因此会出现血管破裂和加重出血情况,护理人员需要熟练的掌握基础的护理操作,对动脉静脉畸形脑出血患者的并发症机制进行了解,这样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评价更加准确,提升护理质量 [4]。    此次研究中,我们对患者进行了股动脉造影,栓塞手术治疗,将患者分成两组,使用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显示,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有 93.33%的患者对护理满意,常规组有 73.33%的患者对护理满意,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说明综合护理能够提升医院的护理质量。   总而言之,动静畸形脑出血患者接受股动脉造影,栓塞手术治疗,加强观察和护理,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避免并发症出血,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影像融合和三维表面重建影像后处理技术的术前模拟在颅内动静畸形(AVM)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手术治疗21例AVM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头颅CT、3.0 T MRI和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检查,利用iPlan软件将所有影像学数据配准融合并重建出三维模型,根据模型评估AVM的位置、范围、与功能区的关系以及供血动脉、引流静脉的位置,然后与术中所见进行比对,并在显微镜下切除AVM。术后行头颅MRI和DSA随访,同时检测患者的四肢活动、语言功能及视力情况。结果2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术前模型的重建,其中20例利用模型在术中成功辨认AVM、功能区、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的位置;1例因术野内无明显粗大的血管且内血肿造成沟受压,沟回形态不清晰,无法完成比对。术前模型与术中评估的符合率为95.2%(20/21)。21例患者中,AVM全切除20例,次全切除1例。5例因出血导致肢体活动障碍的患者中,4例于术后3个月内恢复正常;1例因出血导致偏盲的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视野缺损有所改善。1例因术后再出血,出现肢体活动障碍,于2周后恢复正常。21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15.8±6.7)个月(3~25个月),行影像学复查均未发现再出血。4例癫痫起病的患者中有3例术后无发作,1例于术后3个月内仍有发作,经调整抗癫痫药物治疗后发作停止。结论利用影像后处理技术有助于在术前对AVM的位置、范围、与功能区的关系以及供血动脉、引流静脉的位置作出准确评估,可提高AVM的全切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颅内动静脉畸形 神经外科手术 成像,三维 影像后处理 影像融合
  • 简介:摘要:本文系统性地探讨了小儿动静畸形介入治疗的手术操作及术后管理。在术前评估和准备阶段,重点关注患者病史及相关检查、术前讨论及沟通以及团队准备和手术设备检查。手术操作及术后管理包括介入治疗过程和术后并发症预防,其中介入治疗过程包括麻醉及监测、血管畸形部位定位与导管置入、介入治疗操作;术后并发症预防涵盖血管穿孔及出血、血栓形成、造影剂过敏反应、神经损伤、感染等方面。术后监测与护理包括术后生命体征监测、术后局部压迫及冰敷、液体及电解质平衡调节、疼痛管理、早期活动及康复训练。最后,术后复查与随访阶段涵盖术后影像学检查、随访及并发症监测、术后康复指导。

  • 标签: 小儿动静脉畸形 介入治疗 术后管理
  • 简介:孕妇27岁,孕1产0,妊娠27周+2,宫腔内妊娠.使用GEVoluson73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专家版),三维容积探头,频率2.2~5MHz.初次超声检查:胎儿双顶径7.9cm(相当于32周),头围29.5cm(相当于32周+5)腹围23.7cm(相当于28周),股骨径长5.6cm(相当于29周+4),胎心率149次/min,胎盘厚度2.4cm,最大羊水深度7.0cm,羊水指数24.1cm,胎儿脐动脉S/D比值2:69,阻力指数RI值0.63.胎先露为臀,胎动可见,胎儿颅骨强回声环完整,脊柱排列整齐,因孕周大胎位影响,胎儿四肢无法清晰显示及逐一分辨,上唇显示清晰,心律齐,胃泡、膀胱、双肾可见,胎盘位于前壁,成熟度Ⅰ级.

  • 标签: 胎儿双顶径 半侧巨脑畸形 文献复习 超声表现 彩色多普勒超声仪 脐动脉S/D比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超声检查应用于胎儿畸形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行常规产检显示为胎儿畸形的10例孕妇为对象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对其超声表现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0例孕妇经超声检出畸形8例,检出率80.0%(8/10),其中双侧裂2例、单侧裂6例。而8例畸形经尸检或MRI证实,其合并畸形为透明隔腔缺如7例、小头畸形1例、小脑发育不良1例、穿通畸形1例。另2例畸形经MRI确诊,而超声检查为视隔发育不良。超声图像特征为多合并透明隔腔缺如;侧脑室均与无回声区相通;无回声区多达颅骨板内缘,且边缘回声增强;形态不规则,呈多楔形;实质内无回声区,且大小不一。结论针对胎儿畸形采用超声检查的临床效果显著,即可准确检出胎儿畸形,且还能对其合并畸形进行有效诊断,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胎儿 脑裂畸形 超声检查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在静脉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静脉畸形的患者MR检查资料进行分析总结。20例病人均采用磁共振常规序列(T1WI,T2WI)和3DSWI序列扫描,其中有7例病人做了MRI增强扫描。结果SWI序列对静脉血管畸形的准确率高于常规MR(T1WI,T2WI)序列。与MRI增强检查准确率一致,SWI图像能够显示细小、放射状的小静脉及增粗的髓静脉和引流静脉。

  • 标签: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6-0154-0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肺动静畸形的影像学诊断及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25例肺动静畸形患者临床资料,整理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临床介入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25例患者的CTA检查显示随着供血肺动脉的充盈均有“瘤囊”早期显影,同时可见引流静脉及左心房早显,这些瘤囊多大小不一、形态多样,其中病灶分型中简单型20例,复杂型5例。所有患者临床行介入栓塞治疗,22例患者临床体征基本消失,3例患者临床体征得到明显改善,所有患者术后随访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情况。结论CT血管造影(CTA)检查是临床肺动静畸形诊断的首选诊断方式,对于疑似肺动静畸形患者及时行CTA检查十分必要,临床中对确诊患者及早行介入栓塞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术后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肺动静脉畸形 栓塞 影像学诊断 介入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颅内动静畸形(AVM)是常见的脑血管病,但婴儿颅内AVM鲜有报道。本文报道1例3月龄的颅内AVM急性破裂出血伴多发动脉瘤(2个)患儿,急诊行开颅手术完全切除畸形血管团。术后患儿有持续癫痫发作,给予镇静、抗癫痫、维持循环、抗感染、尼莫地平等治疗。术后2周患儿意识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四肢活动基本正常;术后3个月随访无癫痫再次发作,无肢体活动障碍。

  • 标签:
  • 简介:摘要颅内动静畸形(AVM)是常见的脑血管病,但婴儿颅内AVM鲜有报道。本文报道1例3月龄的颅内AVM急性破裂出血伴多发动脉瘤(2个)患儿,急诊行开颅手术完全切除畸形血管团。术后患儿有持续癫痫发作,给予镇静、抗癫痫、维持循环、抗感染、尼莫地平等治疗。术后2周患儿意识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四肢活动基本正常;术后3个月随访无癫痫再次发作,无肢体活动障碍。

  • 标签:
  • 简介:患者女,27岁。主因"发作性左侧肢体无力3年"于2014年2月7日收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介入科。患者3年前饮酒后突然出现左侧肢体无力,无昏迷、头痛、恶心、呕吐,急诊送至当地医院行头部CT检查,提示右额叶出血(图1),DSA检查未发现异常(图2),给予对症治疗3个月后,左侧肢体功能恢复接近正常。6个月后于当地医院复查DSA,未见明显异常(图3)。

  • 标签: 颅内动静脉畸形 治疗 栓塞性 隐匿性
  • 简介:摘要脊髓血管畸形相对少见,临床表现主要为突发性脊髓受压和出血,首发症状以间歇性跛行、四肢力弱甚至瘫痪、括约肌功能障碍等多见。该例患者以头痛伴恶心呕吐就诊,颅脑CT及MRI均示基底及侧裂池略高密度影,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来患者逐渐出现脊髓损害的表现,进一步行胸腰段MRI扫描及脊髓血管造影后确诊。

  • 标签: 脊髓动静脉畸形 脑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颅内动静畸形病,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法,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72例颅内动静畸形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显微外科手术联合血管栓塞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式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偏瘫、偏盲、脑神经功能障碍、癫痫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生理职能、身体疼痛以及总体健康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显微外科手术联合栓塞术疗效明显,患者术后恢复效果良好,应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颅内动静脉畸形 显微外科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为探讨采用动脉球囊临时阻断联合经皮穿刺硬化方式治疗颌面部动静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的疗效和安全性,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介入科门诊的20例颌面部AVM患者的资料。患者年龄(26.8±3.0)岁(18~36岁),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为AVM,并按照外周AVM的Yakes分类进行分型,介入术中采用球囊临时阻断责任动脉主干,使高流量AVM变为低流量静脉畸形,再经皮穿刺畸形血管注射聚桂醇泡沫硬化进行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及影像学变化,参照Achauer标准评价疗效。其中Ⅱa型AVM占60%(12/20),且治疗均有效;Ⅲb型和Ⅳ型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差。20例患者治疗的临床有效率为85%(17/20),临床治愈率为50%(10/20),无皮肤坏死、器官功能受损等严重并发症。存在主要责任供血动脉的颌面部AVM病例适合用球囊临时阻断对应责任动脉主干,再用经皮穿刺硬化治疗处理,此种方法安全有效。

  • 标签: 动静脉畸形 静脉畸形 颌面部 球囊临时阻断 硬化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例肺动静畸形致自发性血胸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例肺动静畸形致自发性血胸,对其实施针对性治疗。结果在治疗完成后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结论对肺动静畸形致自发性血胸患者需实施及时有效的针对性治疗,以期取得较好效果。

  • 标签: 肺动静脉畸 自发性血胸 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外科切除致痫皮质治疗穿通畸形相关性顽固性癫痫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穿通畸形病人的临床特征、电生理数据、术中所见及致痫皮质切除后的癫痫发作情况。本组均为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9例,复杂部分性发作3例。长程视频脑电图(VEEG)显示:发作间期VEEG异常与囊肿位置吻合7例,分布弥散5例;发作期VEEG异常6例,其中5例与囊肿位置吻合。对术前VEEG和术中皮质脑电图(ECoG)显示的间期异常区、可能的症状区、硬化皮质和磁共振流体抑制翻转复原序列(MRI—flair像)上的高信号区等予以切除。结果随访6个月~7年,本组均获EngelⅠ级控制,其中2例仍有先兆发作。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在穿通畸形病人中,致痫灶不仅涉及电生理异常区(包括术前VEEG及术中ECoG异常区),也可能涉及解剖异常区(包括术前MRI—flair像上的高信号区及术中所见硬化皮质)。这些异常区的充分切除和功能区的确切保护为穿通畸形性顽固性癫痫的外科治疗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办法。

  • 标签: 脑穿通畸形 癫痫 皮质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别采用无水乙醇介入栓塞、单纯手术切除、手术+无水乙醇介入栓塞治疗头面部动静畸形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至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血管瘤与脉管畸形中心治疗的74例头面部动静畸形患者的病例资料,男41例,女33例,年龄(29.1±10.6)岁。病灶位于耳部25例次,面颊部20例次,唇部18例次。根据病情分别采用无水乙醇介入栓塞治疗、单纯手术治疗、手术+无水乙醇介入栓塞综合治疗。结果本组74例,治愈50例,改善24例,治愈率67.6%。无水乙醇介入栓塞治疗42例,治愈率64.3%(27/42);单纯手术治疗15例,治愈率80.0%(12/15),无水乙醇介入栓塞+手术综合治疗17例,治愈率64.7%(11/17),3种方法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27.0±11.3)个月,1例复发。病灶累及单一解剖单位治愈率显著高于累及2个及以上解剖单位者(80.0% vs 48.3%, P<0.05)。结论采用多学科协作模式,根据病情、病灶解剖结构、病灶血管构筑特点、血流动力学特点合理选择手术、无水乙醇介入治疗,及两者的有机组合,可到达治疗效果和美学效果的最大化。

  • 标签: 动静脉畸形 无水乙醇 介入栓塞治疗 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