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观察初诊中青年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维生素D(25-(OH)D3)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及胰岛早期分泌功能之间的关系,探讨与糖尿病(DM)防治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初诊中青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86名为糖尿病组,健康中青年男性58名为对照组(NC),测定25-(OH)D3、糖化血红蛋白浓度(HbA1c)、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同期进行精氨酸-胰岛素兴奋试验。结果①糖尿病组25-(OH)D3、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和精氨酸-胰岛素兴奋试验6min胰岛素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TG、FPG、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SPB均高于对照组(P<0.01)。②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糖尿病家族史对25-(OH)D3水平有影响(P<0.05);对照组无糖尿病家族史与其他各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余各组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对照组无糖尿病家族史受试者的25-(OH)D3水平最高,糖尿病组有糖尿病家族史受试者25-(OH)D3水平最低(P<0.01)。③相关分析显示25-(OH)D3与HbA1c、BMI和HOMA-IR呈负相关(P<0.05);与胰岛素分泌的峰值倍数呈正相关;调整BMI后25-(OH)D3与HOMA-β呈正相关(P<0.05)。结论中青年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尤其有糖尿病家族史者下降明显,维生素D水平影响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早期分泌功能,补充维生素D可能成为糖尿病防治的手段之一。
简介:维生素D(VD)除调节钙磷代谢,促进骨健康外还发挥多种生理作用。这需要与遍布全身各器官系统的VD受体结合后才能完成,因而又被认为是一种激素。近来有关VD的研究成为一个新的热点,其中流行病学调查备受关注,近期报道我国各年龄组人群VD缺乏极为惊人,北方地区孕妇及新生儿几乎100%缺乏,南方也有40%~90%;儿童VD缺乏在北方30%~70%,南方10%~40%;中老年人VD缺乏北方80%~90%,南方50%~80%。纠正VD缺乏应多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照射;多吃鱼、蛋、奶及VD强化食物;补充VD等。VD补充不仅是儿童,中年人特别是老人也要补充,VD的安全系数很高,其中毒剂量是一般推荐量的20倍以上。
简介:目的了解苏州市民维生素D现况,为提高苏州市民骨健康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随机选取7~96岁苏州市民301人,用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中25羟维生素D(25(OH)D3)水平。结果112名男性和183名女性参加了检测,平均年龄59.97±19.08岁;99.3%的苏州市民维生素D缺乏,其中64.5%为严重缺乏;不同类型人员之间差异有显著性(X^2=67.096,P〈0.0001),不同性别(X^2=1.918,P=0.166)、不同年龄(X^2=6.792,P=0.340)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苏州市民普遍存在维生素D缺乏,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将导致严重的骨健康问题。人群中长期严重缺乏维生素D对骨代谢产生的副作用值得进一步跟踪研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本地区新生儿维生素D(VitD)代谢的特点。方法选择2009年9~12月儿童医院住院新生儿108例为检测对象,分早产儿组及足月儿组,检测血清甲状旁腺素(PTH)、25羟胆骨化醇(25(OH)D3)及血清钙,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血清25羟胆骨化醇(25(OH)D3)浓度无差异(p>0.05);但早产儿血清甲状旁腺素(PTH)及血清Ca2+明显低于足月儿(p<0.05,p<0.01)。结论早产儿较足月儿更易发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炎症性肠病对患儿维生素D水平和骨密度变化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炎症性肠病(IBD)患儿25例,并同时选取同期来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儿童25例,前者作为观察组,后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儿童维生素D水平和骨密度指标值。结果观察组儿童的25羟维生素D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儿童的血钙、游离钙、血磷含量和骨密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儿童的BGP和BALP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儿童炎症性肠病可导致患儿体内维生素D水平下降,并可造成患儿骨密度降低,临床治疗中应关注患儿骨密度变化,提高患儿的预后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采用活性维生素D治疗对炎性因子的影响与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于我院治疗的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72例,采用奇偶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36例。其中,参照组采用糖尿病肾病常规治疗模式,实验组实施活性维生素D治疗模式,对比2组患者蛋白相关指标、炎性因子治疗前后维生素D水平。结果实验组尿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及尿蛋白定量均低于参照组,实验组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及基质金属蛋白酶均低于参照组,两者差异明显(P<0.05)。治疗前2组患者维生素D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2组患者维生素D水平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维生素D水平明显高于参照组,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通过活性维生素D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其临床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应予以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