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调查研究婴儿期间给予抗生素治疗与特应性皮炎(AD)发生率增加之间的关系。方法数据来源于日本健康保险索赔数据库。纳入对象为2005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服用抗生素时年龄小于12个月,随后诊断为AD的婴儿。采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方法,同时进行了兄弟姐妹匹配分析以调整家庭和环境混杂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85 954例患儿,其中接受了抗生素治疗8 654例(10.1%),未接受抗生素治疗77 300例,确诊为AD的婴儿分别为1 183例(13.7%)和10 325例(13.4%)。结果显示暴露组比非暴露组更容易患AD,但对两组进行兄弟姐妹匹配分析时,这种相关性消失。AD的其他危险因素为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食物过敏和组胺H1受体拮抗剂。结论婴儿期使用抗生素与AD发生率的增加有关。在应用抗生素时应考虑这种联系,但抗生素的使用可能不是AD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禾零舒缓保湿修护霜在儿童中度特应性皮炎治疗中的辅助作用。方法:将2022年12月至2023年6月我院皮肤科门诊、住院部诊治的60例轻度特应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使用糠酸莫米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禾零舒缓保湿润肤剂治疗。结果: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6.66%,对照组为8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糠酸莫米松乳膏联合禾零舒缓保湿润肤剂治疗在中度特应性皮炎儿童的治疗中,患者出现各种不良反应的几率较低,生活水平有所保障,同时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得到提升,值得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巴瑞替尼治疗中重度特应性皮炎(AD)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门诊纳入对外用药物治疗不敏感或不耐受的中重度AD患者。治疗前由皮肤科医生和患者完成4项量表评估,包括研究者整体评估(IGA)、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ASI)、瘙痒数字评价量表(NRS)以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同时留取患者皮疹照片并行血常规、生化指标及总IgE检查,除外禁忌后予口服巴瑞替尼2 mg/d治疗16周。治疗开始后在第1、2、4、8、12、16和20周定期随访,评估以上4种评分,并记录出现的不良反应事件。结果纳入24例AD患者,均完成16周的药物治疗和20周的随访观察。4种评分开始治疗后20周内均呈持续下降趋势。第20周时,IGA评分由基线(4.13 ± 0.61)分降至(1.12 ± 0.49)分(t = 22.70,P < 0.001),EASI评分由(37.59 ± 14.86)分降至(4.53 ± 3.78)分(t = 10.55,P < 0.001),NRS评分由(6.83 ± 2.26)分降至(0.72 ± 0.58)分(t = 10.69,P < 0.001),DLQI评分由(18.67 ± 8.64)分降至(1.39 ± 0.85)分(t = 8.40,P < 0.001)。随访期间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3例在开始口服药物时出现胃部不适,继续治疗后症状消失;3例出现急性过敏表现(1例过敏性结膜炎、2例急性荨麻疹),使用抗组胺药物后很快缓解且无复发。结论巴瑞替尼可为AD尤其是外用药物控制不佳、需考虑加用系统药物的中重度AD患者提供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简介:摘要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信号通路在特应性皮炎(AD)免疫学通路中起着重要作用,阻断JAK-STAT信号通路的药物,如经典的JAK抑制剂托法替尼、鲁索利替尼等,已逐步应用到AD治疗的临床试验中,并取得较好的疗效。其他对JAK-STAT信号通路有抑制作用的因子,如apamin、dupilumab等也在治疗AD上显示出一定效果。本文对近年来JAK-STAT信号通路及其相关抑制剂研究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疗法在特应性皮炎治疗中的应用意义。方法试验对象我院近2年收治的80例特应性皮炎患者。患者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80例患者分为西医常规组和中西医结合疗法组两个组别。西医常规组以咪唑斯汀口服;中西医结合疗法组在西医常规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口服,所有患者均以常规药物局部外用,疗程为4周。观察指标(1)总有效率;(2)安全事件发生率;(3)患者皮损、瘙痒退去时间的差异。结果(1)中西疗法组相比于西医常规组总有效率更高,X2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2)两组无严重安全事件发生,X2检验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3)中西疗法组相比于西医常规组皮损、瘙痒退去时间更短,t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在特应性皮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促进皮损、瘙痒消退,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藏药二十五味儿茶凝胶外治儿童特应性皮炎(A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1月-2018年10月广元市中医医院门诊治疗的86例AD患儿按1∶1配对,采用SPSS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外搽藏药二十五味儿茶凝胶,对照组外用他克莫司软膏,均2次/d,疗程6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74%(P>0.05);两药对AD皮损形态和瘙痒治疗前后差值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697,P>0.05;t=0.586,P>0.05);治疗组复发率为4.65%,对照组复发率达23.08%,两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他克莫司软膏、藏药二十五味儿茶凝胶对儿童AD红斑、肿胀、鳞屑、瘙痒等症状均有改善,前者易加重瘙痒降低AD患儿依从性;后者复发率低、顺应性好,临床应用前景可期。
简介:目的从皮损范围、皮损严重程度以及瘙痒、睡眠对患者的影响程度等方面,通过对照研究,观察抗敏一号方对青少年及成人期特应性皮炎的t临床疗效,为进一步研究中医药治疗特应性皮炎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门诊患者,按队列研究的方法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运用抗敏一号方,对照组予以开瑞坦治疗,2组同时外涂樟脑霜。疗程为4周。每例分别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的皮损范围、严重程度及瘙痒和睡眠对患者的影响程度,分别进行量化评分,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量化积分、年龄、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在皮损范围、皮损严重程度及瘙痒和睡眠影响度的症状改善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有效率分别为78.13%和46.88%;治疗组的疗效及对皮损范围、皮损严重度的改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01),而在瘙痒和睡眠的改善方面,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抗敏一号方和开瑞坦治疗青少年及成人期特应性皮炎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抗敏一号方对皮损范围、皮损严重度的改善优于开瑞坦,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简介:目的:探讨特应性皮炎患者长期外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后血药浓度的变化以及对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使用他克莫司软膏(0.1%)治疗12例特应性皮炎患者,疗程12个月,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治疗一周时和治疗结束后使用ELISA检测患者他克莫司血药浓度,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1周时,他克莫司血药浓度为(1.73±0.48)ng/mL,治疗12个月后浓度为(1.07±0.42)ng/mL,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85,P〈0.05);他克莫司软膏使用总量与Th/Ts比值变化量无相关性(r=-0.40,P〉0.05).结论:特应性皮炎长期外用他克莫司软膏存在低水平的系统吸收,他克莫司低水平系统暴露对特应性皮炎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无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特应性皮炎患者,采用基于芍药甘草汤的4种中药药浴的应用价值。方法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医院收治的120例特应性皮炎患者,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A、B、C、D四组,各30例。其中,A组为空白膏霜,B组为基础药方,C组为基础药方加马齿苋、人参及黄连;D为组基础药方加人参及黄连。比较各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C组总有效率高于其他三组,且A组总有效率最低(P<0.05),而B组与D组总有效率比较无差异(P>0.05);各组不良发生总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特应性皮炎的治疗中,采用芍药甘草汤加马齿苋、人参及黄连药浴治疗的效果均优于其他药方,该作用机制可能与机体炎性细胞因子水平降低有关,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特应性皮炎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模式干预后的成效。方法 择取我院60例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特应性皮炎患者,纳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分为30例、对照组分为30例(随机数字表法)。此次研究中的观察组受试者,实施延续性护理模式干预措施,对照组受试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对干预后两组人员之间,护理满意度、复发率、生活质量测量值观察指标实施分析。结果 干预工作开展后,两组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测量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观察组的护理过程中,给予特应性皮炎患者延续性护理模式干预,其实施后的效果相对较好。其患者的满意度在干预后,得以显著提升,出现复发的几率得以降低,且生活质量得以改善,值得被临床应用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舌下免疫治疗对5~17岁室内尘螨过敏患儿的特应性皮炎的疗效。方法这是一项开放的随机对照研究,选取来自韩国过敏专科中心2015年6月至2018年2月的60例受试者为研究对象,一半接受舌下免疫治疗12个月,另一半为对照组。通过专家评分、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和皮肤点刺试验对受试者进行评估。结果舌下免疫治疗显著降低了舌下含服组的特应性皮炎平均测量值,从基线(30.2±10.7)降至第3个月(20.7±8.5),且效果持续至第12个月(21.5±12.4)。然而,对照组仅在基线(30.4±11.9)和第12个月(24.3±10.2)之间表现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室内尘螨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4水平在治疗组中由基线(0.6±0.5)显著升高至第12个月(1.0±0.7),而在对照组中无明显变化。在基线和第12个月之间,舌下含服组对两种或多种过敏原新的过敏反应(21.4%)明显低于对照组(54.2%)。结论舌下免疫治疗可以改善尘螨过敏患儿特应性皮炎疾病的严重程度,并有助于预防新的过敏反应。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外用凯普斯泰冷敷凝胶治疗成人轻中度特应性皮炎(A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氢化可的松乳膏对照临床研究。2019年7月至2020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集80例成人轻中度AD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试验组外涂凯普斯泰冷敷凝胶,对照组外涂氢化可的松乳膏,每日3次,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2、4周随访,根据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ASI)、视觉模拟标尺法(VAS)、研究者总体评估(IGA)评分等评价疗效,记录不良事件。主要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和χ2检验进行疗效和安全性比较。结果AD患者80例,男43例、女37例,年龄(52.71 ± 16.71)岁。治疗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EASI评分、VAS评分、IG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治疗1、2周时,试验组有效率分别为10.00%(4/40)、57.50%(23/40),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15.00%(6/40)、52.50%(21/40),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治疗4周,试验组有效率82.50%(33/40),显著高于对照组57.50%(23/40,P < 0.05)。治疗1、2、4周时,试验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U = 1 253.00、1 121.00、1 091.50,均P < 0.05)。两组均无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凯普斯泰冷敷凝胶治疗成人轻中度AD安全、有效,可用于临床。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度普利尤单抗治疗特应性皮炎(A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双向性研究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3月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皮肤科接受度普利尤单抗治疗的123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度普利尤单抗的疗效及安全性。主要指标为治疗前、治疗4、8、12、16周的患者湿疹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EASI)、瘙痒峰值数字评定量表(NRS)、以患者为导向的湿疹测量评分(POEM)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治疗前后各评分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不同类型皮损及不同IgE水平患者疗效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基于稳健标准误的多元回归模型分析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123例AD患者中,107例纳入疗效分析,85例(79.44%)完成了至少4周治疗,其中6例(7.06%)达EASI75,23例(27.06%)达EASI50,EASI、NRS、POEM、DLQI评分(10.41 ± 6.72、4.12 ± 1.74、8.60 ± 4.29、7.81 ± 4.38)均显著低于治疗前(18.08 ± 10.69、7.21 ± 2.01、16.88 ± 5.74、12.95 ± 5.95),均P < 0.001。共47例(43.93%)完成了至少16周治疗,28例成人患者中23例(82.14%)、19例青少年及儿童中17例(89.47%)达EASI75及以上;治疗4、8、12、16周EASI、NRS、POEM、DLQI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01),且第4、8、12、16周各评分均显著低于前一相邻时间点(均P < 0.05)。治疗4周时,伴结节性痒疹的AD患者EASI评分改善率显著低于不伴者(U = 151.00,P = 0.006),而伴与不伴干皮症的AD患者间EASI评分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16周时,不同类型皮损患者间EASI评分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基于稳健标准误的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第16周时EASI改善程度与皮疹类型无关(β = 3.20,P = 0.075),和年龄(β = -0.22,P = 0.030)、成年与否(β = 9.54,P = 0.049)、直系亲属家族史(β = 7.46,P = 0.017)具有相关性;NRS评分改善程度与皮疹类型(β = 0.55,P = 0.032)、年龄(β = -0.04,P = 0.033)、体重(β = -0.05,P = 0.020)、成年与否(β = 2.06,P = 0.003)、是否合并使用抗组胺药物(β = -1.91,P = 0.001)具有相关性。不良反应:123例患者中,6例(4.88%)发生结膜炎,2例(1.63%)出现面部红斑。不良事件:1例右前额出现白癜风样改变,3例分别因过敏性紫癜、双上肢周围神经远端轴索损害、癫痫停药,与度普利尤单抗的相关性不确定。结论度普利尤单抗治疗AD疗效显著,总体安全性好,可作为传统治疗欠满意患者的治疗新选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及分析微信公众平台在特应性皮炎(AD)患儿出院后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到2020年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AD患儿101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51例出院后运用电话随访,实验组50例出院后运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延续性护理,完成6个月的干预,对两组患儿及其家长进行调查,采用AD评分指数(SCORAD)、儿童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问卷(CDLQI)、婴儿皮炎生活质量指数问卷(IDQOL)、皮炎家庭影响调查表(DFI)、患儿家长满意度随访表。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的SCORAD、IDQOL、CDLQI、DF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IDQOL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SCORAD、CDLQI、DFI评分方面,相较于对照组而言,实验组的分值都相对比较低(P<0.05);在患儿家长满意度方面,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相对比较高(均P<0.05)。结论将微信公众平台应用于出院后AD患儿的延续性护理中,可以使患儿的生活质量得到切实的提升,促使其及早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