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手术后路治疗法应用在脊柱段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结果:选择我院50例展开实验研究,患者均为2023年9月-2024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脊柱段骨折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前者给予常规保守治疗,后者给予后路手术治疗,对比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实验组患者的前缘高度更高,Cobb角更小,VAS评分更低,恢复效果更好,两组数据对比结果均为P<0.05。结论:后路手术对脊柱段骨折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可改善患者情况,意义显著。

  • 标签: 脊柱胸腰段骨折 后路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站在大镜子前,作为女性可能会一眼看到自己颈部的皱纹,下垂的胸部……郁闷吧!那么来做一下可以有效提升胸部的“颈伸展操”吧!通过做头、颈部位的静脉按摩,以及向上伸展、腹肌肉的锻炼,来呈现一个完美的颈吧

  • 标签: 伸展操 胸部 静脉 重力 对抗 头颈
  • 作者: 任振虎 范腾飞 游元和 杨雯君 何悦 张陈平 胡镜宙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0-24
  • 出处:《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1年第09期
  • 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 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国家口腔医学中心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 200011 海南西部中心医院 张志愿院士团队创新中心,海南省儋州市 571700,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长沙 41001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 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国家口腔医学中心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上海市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 20001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背动脉穿支(thoracodorsal artery perforator,TDAP)皮瓣在头颈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2017年6月至2018年11月,行口腔及口咽癌根治术并行TDAP皮瓣修复的口腔颌面头颈恶性肿瘤患者38例,其中男32例,女6例,年龄30~74岁。记录并统计患者基本信息,皮瓣大小,血管蒂长度、管径,穿支数量,皮瓣脂肪厚度等信息。皮瓣制备前在患者皮瓣供区应用专业测量仪器Elasti Meter和Skin Fibro Meter测量同一患者TDAP、股前外侧皮瓣、股前内侧皮瓣和前臂皮瓣4种皮瓣供区的皮肤弹性和硬度并进行比较。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8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成活率100%。在皮肤弹性方面,TDAP的弹性[(41.2±12.9)N/m]比股前外侧[(77.6±23.3)N/m]、股前内侧[(62.6±17.7)N/m]和前臂皮瓣[(51.7±8.6)N/m]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值分别为88.89、59.99和37.82,P值均<0.05);在皮肤硬度方面,TDAP的硬度[(0.037±0.016)N]也比股前外侧[(0.088±0.019)N]、股前内侧[(0.059±0.020)N]和前臂皮瓣[(0.062±0.016)N]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93.27、25.71和29.11,P值均<0.001)。随访2~14个月,38例进行TDAP皮瓣治疗的患者受区功能恢复良好,术后供区瘢痕隐蔽且无严重并发症。结论TDAP皮瓣由于其质地柔软,供区瘢痕隐蔽,且供区功能损失小等优点适合用于头颈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 标签: 外科皮瓣 胸背动脉穿支皮瓣 修复外科手术 硬度 弹性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Kummell病的适应证,评价单侧入路经皮椎体成形在Kummell病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2009年3月~2011年3月56例Kummell病患者,其中男17例,女39例,平均62.8岁。术前CT测量“真空样”改变的体积、位置;椎体椎弓根轴线与椎弓根骨性穿刺点与椎体“真空样”改变处连线的夹角,确定穿刺方向。术前、术后3d及末次随访时采用VAS评分评价疼痛情况,应用X线片评价骨水泥以及骨折椎体情况。结果:随访15—37个月,平均25.4个月,骨水泥位置良好,病变椎体无再骨折,骨水泥与椎体界面无透亮区。VAS评分术前7.6±0.8、术后3d2.3±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2.2±0.5,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技术治疗Kummell病快速、安全、可靠。确定责任椎体以利于适应证的选择,准确的影像学测量有利于穿刺的准确性。

  • 标签: Kummell病 椎体成形术 CT 骨水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脊柱段骨折病患采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的临床优势。方法选取60位脊柱段骨折病患,随机分组后分别实施前路内固定以及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完成。对比手术情况及治疗效果差异性。结果采用后路治疗的观察组手术安全性更高,且治疗有效性达到90%,远高于对照组的66.67%。结论通过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段骨折可更好改善患者椎体高度,调节Cobb角,且安全性更高。

  • 标签: 胸腰段骨折 内固定融合术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段椎体骨折患者采用后路钉棒系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所选病例为本院收治的段椎体骨折患者,共45例,时间范围为2014年6月~2015年6月。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45例患者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段椎体骨折。所有患者均采用后路钉棒系统治疗,治疗后随访12个月,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均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钉等并发症;出院时、术后12个月,本组患者前缘高度、后缘高度、Cobb角均优于术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段椎体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后路钉棒系统治疗的效果显著。

  • 标签: 胸腰段椎体骨折 后路钉棒系统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介绍椎管减压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方法治疗腰椎骨折合并不完全性截瘫32例.方法依据骨折类型,神经致压骨块位置及椎管狭窄程度,分别选用不同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进行骨折间接复位减压,并通过后方或侧前方入路椎管直接探查减压.以影像学Wolter分类结合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进行评价.结果经椎弓根短节段后路骨折内固定方法安全性好,椎管减压充分,Cobb′s角术前平均28.5°,术后恢复至6.5°,29例(90.63%)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椎管减压术对外伤性不全截瘫治疗是一种有效方法,椎弓根钉内固定方法的间接椎管减压与稳定的三维固定作用及伤后早期康复训练尤为重要.

  • 标签: 胸腰段脊椎爆裂骨折 并发症 不全截瘫 椎管减压 内固定
  • 简介:目的研究两种不同脊柱后路减压方法治疗段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996年3月~2002年6月收治的段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患者76例,按不同减压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切除一侧或两侧椎板、椎弓根或部分关节突行侧前方环状减压AF内固定者40例,为直接减压组;体位复位结合AF器械矫正复位36例,为间接减压组.统计学分析,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对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按ASIA神经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中晚期并发症,根据是否有腰背痛,下肢根性痛、麻木无力,两便功能障碍进行评定.生活能力按FIM评定.结果两组病例获6个月~5年随访,结果表明,术前脊髓完全性损伤,术后均无恢复;术前脊髓不完全性损伤,术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中晚期并发症发生,直接减压组高于间接减压组;术后生活自理能力,间接减压组好于直接减压组.结论间接减压手术方法治疗段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不失为一种早期治疗的首选方法.

  • 标签: 减压 胸腰段骨折脱位 脊髓损伤 并发症 术后 脊柱后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柱段骨折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前路内固定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病变椎体的前缘平均高度及后凸度数均得以改善,但观察组在指标数据改善更明显,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高,可显著改善患者椎体病变情况,维持脊柱正常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后路内固定 融合术 脊柱胸腰段骨折 效果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经胸腔腹膜后入路治疗段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本组26例11~1椎结核,经此入路病灶清除,12例椎间植骨融合.结果:随访26例,平均6年5个月.24例痊愈,2例截瘫部分恢复.结论:经胸腔腹膜后入路治疗段脊柱结核病灶显露充分、清除彻底、易于植骨.

  • 标签: 经胸腔腹膜后入路 手术治疗 胸腰段脊柱结核 椎间植骨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后路内固定治疗法在段脊柱结核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手术治疗手段。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段脊柱结核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观察组(n=15)采用前路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n=15)采用后路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其中观察组患者中依据累及椎体数量分为观察Ⅰ组(累及单个椎体)和观察Ⅱ组(累及多个椎体),对照组也分为对照Ⅰ组(累及单个椎体)和对照Ⅱ组(累及多个椎体),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手术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Ⅰ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矫形率均明显优于对照Ⅰ组,P<0.05;对照Ⅱ组的矫形率明显高于观察Ⅱ组,P<0.05。结论前路内固定治疗术对于累及单个椎体的段脊柱结核可取的理想的治疗效果,手术操作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后路内固定治疗法在累及多个椎体的段脊柱结核的治疗中更具有优势,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术后矫形率,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疾病的类型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进行手术,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 标签: 前路 后路 内固定 胸腰段 脊柱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后路钉棒系统治疗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80例段脊柱骨折患者分组研究,37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保守疗法,43例研究组患者应用后路钉棒系统治疗,对比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且椎体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段脊柱骨折应用后路钉棒系统治疗,疗效高,椎体改善效果高,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胸腰段脊柱骨折 后路钉棒系统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为脊柱段骨折患者实施后路内固定融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在研究中纳入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脊柱段骨折患者 58例,所有病例皆选自 2015年 8月至 2019年 9月期间,根据硬币法对有所研究对象行分两组处理,将后路内固定非植骨融合手术治疗方案应用于 A组患者,将后路内固定融合手术治疗方案应用于 B组患者,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性展开观察。 结果:与A组患者相较, B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治疗后 B组患者 Cobb角、椎体前缘压缩度皆明显小于 A组患者;两组患者治疗后 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其中 B组下降趋势更佳于 A组( P< 0.05)。 结论: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对脊柱段骨折疗效显著,不仅能使患者的Cobb角、椎体前缘压缩度得到有效改善,还能较好缓解其疼痛感受,十分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 标签: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 脊柱胸腰段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开放手术骨折复位AF钉内固定治疗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35例脊柱段骨折患者,予开放手术骨折复位AF钉内固定,并评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椎管受阻狭窄程度Wolter分类指数、神经恢复情况、住院时间等。结果术后椎体前后缘高度较术前明显增高,Cobb角角度降低,椎管狭窄程度改善,神经损伤减轻。结论切开复位AF钉内固定治疗脊柱段骨折,可有效恢复椎体前、后缘高度,降低Cobb角,有效改善椎管狭窄,减轻神经损伤。

  • 标签: AF钉 胸腰段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段脊椎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2013年2月到2014年3月我院接治的46例段脊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传统组,均为23例,传统组采取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研究组采取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切口长度均优于传统组,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优良率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意义(P>0.05)。结论应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段脊柱骨折,临床疗效理想,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及创口小,痛苦较小,临床实践和推广意义深远。

  • 标签: 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 胸腰段脊椎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伤椎置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段椎体骨折脱位疗效。方法39例段骨折脱位经后路复位、减压,经伤椎和其上下椎体置钉固定,重建腰椎序列,恢复塌陷的椎体。通过术前术后摄X片,伤椎前缘高度的测量比值和Cobbs角,比较术后骨折复位及随访期内固定有无失效、有无复位丢失情况。结果本组通过手术后12~18个月的随访,平均15个月,病例骨折均达临床骨性愈合,术前比较术后2周伤椎椎体高度比值和Cobbs角较手术前有明显改善,术后12月复位无丢失。结论经伤椎置入椎弓根钉固定治疗段损伤,能够有效的复位伤椎,纠正后突畸形,避免了术后椎体高度丢失,内固定器械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是一种很好的临床治疗方法。

  • 标签: 胸腰椎椎体骨折 伤椎 椎弓根螺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急性段脊柱脊髓损伤手术治疗以及早期康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8月在我院接收的患有急性段脊柱脊髓损伤的病人一共有89例,对89例病人采取临床手术治疗以及早期康复,对其临床手术治疗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本文89例病人,术前平均移位(2.1±0.7),Cobb29.82±4.07度,椎体高度82.25±5.31%,神经功能评分B级,均于24-48小时内予复位、椎管减压钉棒内固定术,术后随访3-6个月,椎体间移位基本复位,后凸成角减少,术后Cobb角12.12±3.51度,椎体高度平均为(89.71±3.19),神经功能明显恢复,术后神经功能评分E,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段脊柱脊髓损伤采取手术治疗,可以获得明显的治疗效果,以及早期康复训练,可以促进神经功能、关节功能以及肌肉功能早日恢复,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早期康复 手术治疗 急性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
  • 简介:目的探析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段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50例脊柱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使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对照组使用常规固定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59±30)min,出血量为(35.5±12.5)ml,住院时间为(5.84±2.62)d;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70±25)min,出血量为(75.5±16.0)ml,住院时间为(8.00±1.50)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15例,有效9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7例,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后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段骨折,具有出血量小、医疗效果明显等特点,有助于患者的病情好转,能有效达到治疗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脊柱胸腰段骨折 后路内固定融合术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