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脑室出血并发脑积水采取脑室外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及护理的进行探析。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58例脑室出血并发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引流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比组,各29例,对比组单一进行脑室外引流,观察组同时进行腰大池引流,均进行系统围术期护理,对比分析两组引流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引流术均成功完成,观察组引流时间平均(13.5±2.4)d,对比组为(16.4±3.1)d,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对脑室出血并发脑积水采取脑室外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并配合有效护理,可有效缩短引流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临床意义重大。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脑室外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出血并发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脑室出血合并脑积水患者中抽选42例,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21例,接受脑室外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对照组21例,接受脑室外引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引流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因脑积水不能缓解需进行V-P分流术患者概率为9.5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57%,因脑积水不能缓解需进行V-P分流术患者概率为52.38%;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因脑积水不能缓解需进行V-P分流术患者概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脑室出血合并脑积水治疗中采取脑室外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胎儿脑积水的宫内微创外科治疗方法,回顾相关文献了解宫内干预的预后情况,为胎儿脑积水的产前干预提供证据支持。方法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神经外科2019年10月为一例孕26周的重度脑积水胎儿行宫内手术,在超声引导下经母亲腹壁穿刺胎儿侧脑室置入双螺旋引流管,行胎儿侧脑室羊膜腔引流。以"胎儿、脑积水、引流"为关键词检索1980年1月至2020年1月的PubMed、中国知网的数据库关于胎儿脑积水宫内干预的文献资料并行文献复习,对干预后的胎儿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本例手术顺利,术后胎儿定期行B型超声和磁共振成像随访发现,胎儿侧脑室由术前的左侧脑室宽度26 mm和右侧脑室宽度31 mm减小为术后的11.7 mm和5.5 mm,脑实质厚度由术前左侧2.4 mm和右侧2.8 mm恢复到正常厚度的14.6 mm和11.7 mm。随访过程中,全外显子组高通量测序检测报告,患儿系X-性连锁相关脑积水,家属同意并要求给予引产。文献检索到相关文献5篇359例脑积水患儿,其中导水管狭窄是胎儿脑积水的常见病因,手术并发症多见分流管移位、宫内死亡等。统计随访结果,重度智力障碍61例(16.99%),中度83例(23.12%),轻度135例(38.68%)。结论产前对胎儿脑积水进行精准产前诊断指导胎儿侧脑室羊膜腔引流非常必要,有助于提高宫内干预后胎儿生后生存质量,降低不良结局的发生,也有助于下一胎的生育指导。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间歇性流量控制外引流术在婴幼儿急性脑积水颅内感染期或脑室出血期中的降颅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神经外科行侧脑室外引流术的急性脑积水患儿的临床资料,共43例。所有患儿均为颅内感染期或出血期有明显颅高压表现者。采取间歇性流量控制外引流方式,在患儿安静或睡眠时开放引流,每日引流总量控制在约100 ml。观察外引流术的疗效及相关的颅内出血、脑脊液漏及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43例患儿共行47例次脑室穿刺外引流术,所有患儿颅高压症状均明显改善,脑室感染或脑室出血均治愈。置管的中位时间为14(5~60)d。外引流期间继发性脑室内出血2例(4.7%),脑脊液漏3例(7.0%),引流管堵塞2例(4.7%),无一例发生导管相关性继发感染。二期均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结论婴幼儿急性脑积水颅内感染期或脑室出血期采用间歇性流量控制外引流术能安全、有效地降低颅内压,降低脑出血和硬膜下积液的风险,不增加继发性感染的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肿钻孔和侧脑室引流治疗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在 2017 年 1 月至 2018 年 3 月间, 从本院收治的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患者中,回顾性分析 30 例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 30 例患者的治疗情况,并分析死亡原因。 结果:接受治疗的 30 例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患者中,共有 7 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 23.33% 。导致患者死亡的原因有:脑内再出血、肾衰竭、心力衰竭、肺炎等。 结论:对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患者应用血肿腔钻孔和侧脑室引流进行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康复效果,应用价值较高。但是针对患者的预后治疗,需要结合其术前意识分级、出血量、手术方式等,因此在临床运用过程中,应当结合患者实际情况。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侧脑室引流管测压进行实时颅内压(ICP)监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行脑室型有创ICP监测传感器置入术的28例患者,同时采用压力传感器连接侧脑室外引流管测量脑脊液传导压力(P1),通过临床监测数据采集软件系统每分钟实时采集P1和同期监测的有创ICP数据,每频段连续采集30 min,分析和对比2组数据的一致性。同时对患者的临床特征、颅内感染和浅表手术切口感染、颅内再出血等进行分析。结果28例患者共获得87个频段和2610对P1和ICP数值。有创ICP监测的平均值为(14.217±6.729)mmHg(1 mmHg=0.133 kPa),引流管测压P1的平均值为(14.263±6.765)mmHg,ICP与P1的组内相关系数(ICC)为0.977(P<0.001),具有较高的一致性。2组数据Band-Altman散点图显示P1与ICP的差值为(0.046±1.435)mmHg(95%CI:-2.767~2.859)。28例患者均未发生手术相关的颅内感染、浅表手术切口感染和愈合不良、颅内再出血等。结论经侧脑室引流管连接压力传感器测压与有创ICP传感器监测所得到的ICP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其准确性和安全性较高,可作为持续监测ICP的有效技术。
简介:目的探讨侧脑室脑膜瘤的手术入路选择原则及神经导航系统、CUSA(cavitronultrasonicsurgicalaspirator,超声外科吸引器)在侧脑室脑膜瘤切除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9年9月至2007年2月收治的23例侧脑室内脑膜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全切23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前症状改善21例、2例症状改善不明显。9例患者随访5个月至7年,无复发病例。随访病例中,1例术后出现视物变形者3个月后恢复正常,1例术前偏瘫(肌力Ⅰ级)患者2年后肌力明显增加(肌力Ⅲ级),7例无明显不适,正常生活工作。结论侧脑室内脑膜瘤首选显微手术治疗。术前周密计划,个体化选择手术入路加上神经导航系统及CUSA等手术辅助技术设备、工具的应用可以提高肿瘤的全切程度,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侧脑室脑膜瘤的MRI表现,并结合文献,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侧脑室脑膜瘤的MRI表现。结果15例中,年龄最小13岁,最大58岁,平均33岁,其中女性14例(14/15),男性1例(1/15)。肿瘤以侧脑室三角区多见,本组14例(14/15),侧脑室体部1例(1/15)。例病理均为WHOⅠ级,其中纤维型12例(12/15),纤维上皮型1例(1/15),血管瘤型脑膜瘤1例(1/15),过渡型1例(1/15)。结论侧脑室脑膜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及发病部位、年龄、性别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简介:摘要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神经外科收治20例患者,其中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6例,脑室炎合并脑积水7例,脑室出血2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4例,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脑膜炎1例。所有患者均行脑室-腹壁长程外引流术,其中位引流时间为46.2 d(范围为28~180 d)。20例患者无一例发生引流口感染、逆行皮下隧道感染、头皮或腹壁切口感染。其中18例患者行二期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无一例发生颅内或腹腔感染。术后5例颅内感染患者的感染均得到有效控制,13例患者的脑积水症状缓解。
简介:摘要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神经外科收治20例患者,其中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6例,脑室炎合并脑积水7例,脑室出血2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4例,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脑膜炎1例。所有患者均行脑室-腹壁长程外引流术,其中位引流时间为46.2 d(范围为28~180 d)。20例患者无一例发生引流口感染、逆行皮下隧道感染、头皮或腹壁切口感染。其中18例患者行二期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无一例发生颅内或腹腔感染。术后5例颅内感染患者的感染均得到有效控制,13例患者的脑积水症状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