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四肢创伤骨折术后骨不连用带锁髓内钉固定疗法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科接诊的四肢创伤骨折术后骨不连病患者102例,根据奇偶数字分组的方式对其进行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实验组采取带锁髓内钉固定疗法,对照组采取加压钢板疗法。观察两组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比较术后引流量与感染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关节恢复时间为(11.4±1.7)w,明显比对照组的(18.7±2.1)w缩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术后引流量、手术切口长度与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感染率为5.88%,明显比对照组的23.53%降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积极对四肢创伤骨折术后骨不连病患施以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有助于改善其肢体功能活动度,促进手术创口愈合。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共70例,根据随机对照的原则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的35例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对照组的35例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采用动力加压钢板治疗,观察比较两种不同的材料治疗的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切口长度为(13.4±2.4),手术时间为(128.4±35.9),术中出血量为(280.7±101.3),术后引流量为(61.5±16.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手术切口长度为(16.7±3.6),手术时间为(139.2±36.1),术中出血量为(347.2±114.6),术后引流量为(70.4±17.2)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为0%,感染率为2.86%,膝关节功能良好率为85.71%;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复发率为8.57%,感染率为17.14%,膝关节功能良好率为54.28%,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跟骨板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跟骨骨折患者2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盲选平均分方法将2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给予跟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跟骨板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手术后跟踪随访12个月,并且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①患者手术后优良率对比,对照组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②患者手术后MARYLAND评分指标对比,对照组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③患者手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对照组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应用跟骨板联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显著,手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值得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跟骨骨折予以跟骨板与同种异体骨植骨联合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8例跟骨骨折患者,选取时段为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采用抽签分组方式进行平均分组,其中予以跟骨板与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的44例患者命名为实验组,而予以跟骨板治疗的44例患者命名为对照组,治疗后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经过1年的随访,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优良率明显较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Maryland评分明显较优,两组对比差异均P<0.05,形成了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跟骨骨折予以跟骨板与同种异体骨植骨联合治疗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温泉泥疗促进军事训练致下肢应力性骨折愈合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军事训练致应力性下肢骨折官兵66例,均接受复位,外固定治疗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温泉泥疗应用于患肢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对照组采用功能锻炼,均治疗两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的骨折延迟愈合率、骨折不愈合、膝关节Kadstrom功能评分和踝关节Mazur评分、VAS评分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骨折愈合率为90.9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73%(均P〈0.05)。治疗组膝、踝关节功能评分低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患者患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泉泥疗对军事训练致应力性骨折有加快骨痂形成,促进骨折愈合,改善患者膝关节和踝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的疼痛感的疗效,适用于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调查研究以探讨脊柱外伤性压缩性骨折骨水泥成形术后邻近椎体新发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该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行骨水泥成形术的脊柱外伤性压缩骨折患者214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为期1年的术后走访,计算各拟纳入的潜在危险因素(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骨折数量、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椎间渗漏)患者邻近椎体再发骨折的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年龄40岁以上、BMI指数>28、多发骨折、骨水泥注入量>5cm、术中骨水泥椎间渗漏是导致脊柱外伤性压缩骨折骨水泥成形术术后邻近椎体新发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严格把握适应证,以获得最佳的愈后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踝关节镜技术在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踝关节镜技术进行治疗,统计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手术时间、出血量、症状消失时间、踝关节功能评分等指标,分析踝关节镜技术在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的临床价值。结果48例患者经过治疗21例治愈,24例有效,3例无效,临床总有效率为93.75%;平均手术时间为(57.26±8.54)min,平均出血量为(55.42±9.76)ml,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为(3.04±0.68)d,患者治疗前的Mcguire踝关节功能评分为(58.72±5.36)分,治疗后的Mcguire踝关节功能评分为(85.23±9.88)分,治疗前后的Mcguire踝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关节镜技术在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和评估CTA、MRA和DSA诊断非创伤性、继发性颅内出血的阳性率和准确度。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神经科接受治疗的268例非创伤性、继发性颅内出血患者进行研究。以一年随访和DSA作为时间和参考标准。分别和逐级计算CTA、MRA和DSA诊断非创伤性、继发性颅内出血的阳性率和阳性预测值。结果(1)268例患者中最终确诊血管病变的62例(23%);(2)CTA诊断46例,阳性率为17%(95%置信区间为13%到22%);CTA和MRA诊断46例,阳性率18%(95%置信区间为14%到23%);DSA诊断的阳性率23%(95%置信区间为18%到28%);(3)CTA检查的阳性预测值(PPV)为72%(置信区间为60%到82%),MR血管造影检查的PPV为35%(置信区间为14%到62%),DSA检查的PPV为100%(置信区间为75%到100%)。结论虽然对没有进行DSA检查的患者来说,找出患者大血管病变的可能性较低,但也可能遗漏一些微小动静脉畸形或硬脑膜动静脉瘘。对非创伤性颅内出血患者来说,CT血管造影是一种合适的初步诊断方法,但是其诊断准确率一般。进一步的MR血管造影可以检查出海绵状血管瘤或鉴别诊断,但是DSA可以进一步诊断出CT或MR血管造影未检查出的大血管病变原因。
简介:目的探讨针对严重创伤性失血患者,观察冷沉淀输注时间对患者输血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严重创伤性失血患者62例。根据对患者输注冷沉淀时间将所有患者分为A1组(44例)以及A2组(18例)。针对A1组患者,其输注第1袋红细胞悬液时间同患者第1单位冷沉淀输注时间间隔在3h之内。针对A2组患者,上述二者的时间超过3h。观察患者的疾病情况表现稳定后,对患者输注红细胞悬液以及患者的血浆总量进行准确计算,最终对比两组严重创伤性失血患者在输血量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在A1组的44例患者中,患者平均红细胞悬液用量为8.5U,患者平均血浆用量为8.3U;在A2组的18例患者中,患者平均红细胞悬液用量为12U,患者平均血浆用量为14.4U。A1组与A2组严重创伤性失血患者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过本次研究发现,患者输注第1袋红细胞悬液时间同患者第1单位冷沉淀输注时间间隔在3h之内,患者临床用血量较少,从而证明早期对患者实施冷沉淀输注,能够将严重创伤性失血患者的临床输血量有效减少。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补肾活血通络汤治疗早中期非创伤性ONFH肾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为大范围的推广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沈阳市中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诊治的早中期非创伤性ONFH肾虚血瘀型患者(ARCO分期Ⅰ-Ⅱ期)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口服补肾活血通络汤)和对照组(口服通络生骨胶囊)各30例,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Harris评分、VAS评分和QOL-BREF评分。结果两组Harris评分、VAS评分和QOL-BREF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补肾活血通络汤与通络生骨胶囊比较在髋关节功能、疼痛程度和生存质量方面治疗后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补肾活血通络汤治疗早中期非创伤性ONFH肾虚血瘀型疗效显著,值得大范围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冲击波治疗对于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17.05.25-2017.09.25期间诊治的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5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病历序号奇偶数的差异,将采用针刺治疗的2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针刺联合冲击波治疗的25例患者纳入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即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对比中,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比中,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即治疗后两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比中,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冲击波在膝关节急性创伤性滑膜炎治疗中,能够促进患者治疗疗效的提升,改善患者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存在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护理措施在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主要选取2016年1月份至2017年2月份来本院接受治疗的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9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家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采用一体化急诊护理措施,把握住了抢救时机,提升了患者生存率,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提升了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应大力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开胸手术与电视胸腔镜手术在创伤性血气胸中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以便于探究一种有效的治疗创伤性血气胸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6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创伤性血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开胸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分别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也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创伤性血气胸的临床疗效显著,并且其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引流量少、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等诸多的优点,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