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道旺炽性血管增生(florid vascular proliferatio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2010—2020年10例肠道旺炽性血管增生的临床病理资料,行形态学分析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0例肠道旺炽性血管增生中男性5例,女性5例,年龄28~76岁,平均和中位年龄分别为51.0和50.5岁。病变部位:结肠5例,小肠3例,回盲部和盲肠各1例。临床上,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和便血。9例获得影像学资料的患者中7例存在肠套叠。镜下观察:肠壁全层小血管旺炽性增生,呈小叶状生长;血管腔衬覆肥胖的内皮细胞,细胞形态温和,无明显异型性,核分裂象罕见。病变表面黏膜伴有慢性溃疡。免疫表型:血管内皮CD31、CD34、ERG和Fli1阳性,局部增生的梭形细胞表达平滑肌肌动蛋白,Ki-67阳性指数低(5%~30%)。4例获得随访的患者均无复发。结论旺炽性血管增生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血管增生性病变,好发于肠道,影像学上常存在肠套叠。准确诊断肠道旺炽性血管增生需密切结合影像学,本病容易被误诊为真性血管肿瘤,尤其是血管肉瘤,需进一步加深对其认识,避免误诊。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于罹患腔隙性脑梗死疾病的患者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程度产生影响的具体因素。方法:本次研究选定了于2019年10月至2021年6月期间,来我院内科接受诊疗服务的98例罹患基底节区域梗死患者以及76例半卵圆中心区域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托回顾性分析方法对于两组患者的临床性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依托MRI技术针对患者的血管周围间隙具体扩大程度做出了评价,依托单因素类分析与多因素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明确了对于基底节区域血管周围间隙以及半卵圆中心区域血管间隙扩大具体程度产生影响的具体因素。结果:依托多因素类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得知,体质量指数水平与高血压疾病因素均会对于患者机体基底节区域血管周围间隙出现扩大症状拥有较为显著的影响,体质量指数会对于半卵圆中心区域血管间隙出现扩大症状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结论:在为罹患腔隙性脑梗死这一疾病的患者提供诊断与治疗服务的过程中,有关从业医师应当预先明确,高血压是会导致患者机体基底节区域内血管周围间隙发生扩大状况的突出危险性因素,但体质量指数的高低可以作为对于基底节区域内部以及半卵圆中心区域内部血管周围间隙整体扩大程度进行控制与保护的关键性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熏洗对神经血管性头痛患者头痛持续时间及程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40例神经血管性头痛患者在2022年8月-12月就住于我院中医科,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以中药熏洗治疗,住院期间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头痛持续时间及疼痛程度进行评分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头痛持续时间及疼痛程度评分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治疗后再对两组患者进行头痛持续时间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其中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通过中药熏洗应用于血管神经性头痛患者后,可有效减少患者头痛症状持续时间,降低疼痛程度,促进患者症状改善效果显著。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全方位综合护理干预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8月~2023年8月期间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72例,根据病例分组方法,将72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30例、32例。观察组采取全方位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认知情况(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自理情况(采用躯体生活自理量表,PSMS)。 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两组的MoCA得分都有明显改善,观察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PSMS得分都有所下降,且观察组得分明显下降更为明显(P<0.05)。 结论:全方位综合护理应用于血管性痴呆患者,能明显提高其认知能力,提高其自理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儿童过敏性紫癜急性期,血小板参数与儿童肾脏损害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本次研究在设置时,选择实验时间段为2019年6月至2022年3月录入62名过敏性紫癜急性期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儿童是否出现肾功能损害,将其分为对照组(n=31)与实验组(n=31)。对照组均为单纯过敏性紫癜,实验组内患儿为紫癜性肾炎,针对两组患儿的血小板参数进行记录,分析组间差异。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内患者的各项血小板参数明显更高,差异对比显著存在(P<0.05)。结论: 过敏性紫癜肾脏损害的过程与患者的血小板变化状况有密切的关联。过敏性紫癜在治疗过程中配合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能够有助于减轻过敏性紫癜,对儿童产生的肾脏损害。
简介:摘要细菌性脑膜炎是儿童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该病易出现多种神经系统并发症,及时识别急性期并发症并给予合理治疗可缩短病程并改善预后。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学组及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制定了“儿童细菌性脑膜炎并发症诊疗专家共识”,旨在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提高儿童细菌性脑膜炎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及规范化治疗水平,以降低儿童细菌性脑膜炎的致残及病死率,改善患儿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