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过去的艺术人类学理论主要对殖民地和后殖民地艺术品以及"原始艺术"的研究,其研究方法就是将西方的艺术理论运用于非西方社会的艺术研究。这种理论相信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特有的美学体系,艺术人类学的任务就是阐释该文化中的美学特征。这种研究在本质上是强化和延伸了西方艺术公众的审美感知,并不能构成真正的艺术人类学。人类学是一门社会科学而不是人文科学,其特定的主题是社会关系,这意味着艺术人类学的重点是艺术生产、流通和接受的社会语境。艺术品的定义既不是由艺术制度来认定,也不是具有符号的、审美的、用于表达意义的物品,而是一套行为体系,意在改变世界。在艺术人类学理论内,以"行为"为中心来研究艺术物品在协调社会能动性中的社会关系。艺术人类学也不同于艺术社会学,艺术社会学主要是对西方社会的艺术制度的研究,艺术人类学更关心艺术品周围的关系网络。人类学把人的行为放在一个具体的社会情境中,来解释人的行为意义。艺术人类学理论的目标是解释艺术品在这种关系情景中的生产和流通。
简介: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如何更加有效地直接为提高我国人才素质服务?如何以心理科学为基础,立足于我国的教育实际,逐步建立我们自己的教育科学实验研究体系?为此目的,我们以“儿童推理过程的发展与教育”的实验研究为基础,经过多年的理论及上万人次的实验和各种形式的社会探测,逐步确定了《学习与全面发展》这个总课题,并把总课题的理论“物化”成一套工具——《3·3.3…系列智能学具》。我们这项研究的一个特点就是把科研成果的普及推广作为整个科研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这套学具的应用过程就是我们同广大教师,家长和学生结合在一起深入进行科学实验的过程;同时它也是为教育实践服务取得社会效益的过程。目前,学具的一种型号已经在国内十多个省市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师范院校以及科研单位试用。为有组织、有计划地在国内逐步推广这项科研成果,我们已经同北京、天津、沈阳、徐州、蚌埠、杭州和遵义等地的有关单位签订了合作研究的协议书,还有几个地区的单位,即将同我们签订协议。为使各协作点的普及推广工作深入持久地向前推进,使这项科研成果更有效地为提高我国人才的素质和当前的教育改革服务,我们通过这个专栏:1.向老师、家长和学生提供有关学具的理论和方法方面的具体指导;2.介绍教师、家长和学生运用学具的收获体会、教案和个案等;3.交流各地协作研究工作的动态、信息。本栏的编者是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心理研究室的学习与发展组。愿这个专栏成为一座架在科研工作者与教育实际工作者之间的“立交桥”。欢迎各协作点的同志踊跃来稿。来稿可直接寄:北京北环西路10号中央教科所《3·3·3》编辑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