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范式,是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着力点和突破口。遵循“逻辑起点一逻辑中介一逻辑终点”这样的理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范式的理论、方法和价值这三个维度来分析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进程,可以清晰地看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性。这三个维度的内在有机统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范式结构,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独特性和科学性提供了理论保证。
简介:基于相关认知理论和前人研究结果建立了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师授课、学生学习和学习绩效因素结构模型。采用问卷和量表法获取在杭6所高校的多媒体教学实践数据,验证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证实了3个假设模型的适宜性和合理性。文章以所建的3个模型为框架,用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和认知负荷理论分析了当前高校多媒体教学状况,并为高校多媒体教学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心理学建议。
简介:马克思与正义的关系是国外学者长期争论的论题之一。争论的焦点在于,马克思是否拒斥正义,马克思是否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非正义,共产主义社会能否超越正义,马克思是否反对分配正义。要厘清这些问题,只有在重读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的基础上,深入把握国外学者争论的实质,才能澄清马克思与正义的关系,从而厘定马克思正义思想的本质内涵。
简介:日前,沙特人权机构要求制定女孩结婚的合适年龄,低龄结婚现象剥夺了她们的少年乐趣和受教育机会,更有可能遭遇健康问题。人权机构认为:女性少年结婚现象是侵犯人权行为。该机构呼吁:加大力度重视妇女的人权,保护她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刻不容缓。
简介:罗尔斯在《万民法》中所提出的国际正义学说近来已经受到一些世界主义正义观的倡导者的严厉批评。借助于罗尔斯的政治本体论,可以表明这些批评者对罗尔斯的批评在某些重要的方面是令人误解的,罗尔斯不仅对基本人权的实现持有一个普遍主义的承诺,而且其国际正义理论因为充分认识到了合理的多元主义的事实与分配正义的本质而在理论上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在实践上具有现实的可行性。
简介:本文在前贤既有的基础之上对“五重唯识观”加以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它与唯识宗修行五位理论之间是何种关系,认为窥基的“五重唯识观”与修行五位之间存在着比较严格的对应关系,“五重唯识观”是中国特色的五位修行理论。
简介:“无为而治”是老子治国思想的核心主张。这一政治主张不仅有其特定的哲学内涵与历史成因,还与先秦其它各家的无为思想也有着根本的区别:一方面,在同属道家体系的内部,老子认为君臣俱可休息于无为;庄子则认为,君主固然可以“无为”,但臣下则必须“有为”。庄子的这一思想还同时影响了法家韩非一派的“元为”观。另一方面,老子与儒家孔子“无为”的差别,则更多地体现在一种治国理念上的“道治”与“德治”截然分殊。
简介:作为当下中国城市日渐流行基层管理服务模式,网格化管理在提供社区服务、城市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表现出其特有的优势。但因其本身作为基层政权行政力下沉的一种方式,与代表基层民主的社区自治力量之间难免存在着一定的张力,同时也蕴含着城市基层政权“内卷化”的风险。本文认为,当前城市社区治理中,政府“自上而下”的管理诉求与社区居民“自下而上”的权益诉求在社区服务上存在着衔接点,关键在于淡化网格化管理模式的行政色彩,做到“社区服务网格化,社区管理民主化”,从而使网格化管理模式与社区自治能够相互协动,并获得良性持久的发展。
简介:窗帘在居室环境中应该注重与环境之间的配搭,在色彩上要与环境的主色调相呼应;图案选择要与环境的整体风格相协调,并考虑空间的大小;在面料的选择上要根据居室功能的不同而选择面料的质地。窗帘不仅要满足居室装饰性的要求,还应与居室空间的功能相协调。
简介:儒家思想因其能够为传统社会提供稳定的精神基础而成为被“显性宣扬”的官方意识形态。但权力私产化诱发的残酷争夺及儒家与专制政治的某些理论冲突,使后者需要通过法家思想的“匿名运用”为其提供非德性的方法论。“家天下”作为政治运行的基轴,使维系专制政权的稳固才是唯一的“里”,儒法两道只是作为手段而分别予以“显性宣扬”与“匿名运用”的“表”,它们之间虽存在运用方式的差异,却都被“买椟还珠”。
简介: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既包括优良的美德,也包含腐朽的糟粕,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剔除其腐朽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概括说来,“三纲”基本上属于腐朽和束缚人性的“糟粕”,应当彻底予以否定,而“五常”则可以视为维护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重要纽带,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中的精华,我们要持分析和“扬弃”的态度。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必须同弘扬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紧密结合起来。
简介:布尔什维主义的起源不应从马克思主义当中去寻找,即使没有马克思主义俄国也会产生和出现布尔什维主义运动,只不过会以另外一种方式和旗帜来进行。布尔什维主义并不是非民主国家的原因,而是非民主国家的结果,其产生根源于俄国社会发展的落后实际,是俄国社会历史与现实的复杂形势使然。作为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表现形态之一,苏联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和无根据的,但它与马克思的思想观点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简介:毛泽东社会建设思想对于推动新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以平等的社会理想建立干群平等关系,扫除旧社会官场陋习,推动新中国在社会阶层结构上从等级社会向平等社会的转型;以“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民生资源,为新中国的社会转型提供了必要的民生保障;提倡创造条件积极兴办农村社会事业,改善农村社会服务状况,为实现我国农村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创造条件。
简介:《资本论》的创作过程是马克思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开始,经历了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确定、理论体系的构建,最后明确为写作《资本论》“四卷结构”的过程。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过程,是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并论证其科学性的过程。唯物史观的创立及运用,使马克思在对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结构研究中,逐步明确了《资本论》的研究任务,《资本论》“四卷结构”的形成是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结构整体拓展的重要方面。唯物史观的创立及运用,也使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创作中,逐步明确了研究对象,并把对社会生产关系的分析放到了社会矛盾运动的整体中。
简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前西方汉学家和传教士对中国宗教,特别是对佛教的研究很少。而李提摩太是来华传教士当中,率先从事佛耶比较研究并推动两教间对话的先行者,他在此方面有导夫先路之功。李提摩太的佛耶比较研究,建树颇多,并在其佛耶比较研究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佛耶对话”,为中西方文化交流会通做出巨大贡献。
简介:一、今后思维科学研究发展的目标是让人脑的思维科学规律成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繁荣和富强的一个关键的精神支柱。
简介:本刊讯戒幢佛学研究所是经国家宗教局正式批准的佛教研究机构。位于历史悠久、风景比美的苏州西园戒幢律寺中。本所提倡“道风、学风、家风”的三风建设,以“皈依、发心、戒律、正见、止观”为修学核心和次第。现面向全国招收新一届本科班、研究生班学生。
简介:目的:探索网络心理咨询在高校心理咨询工作中的实践应用。方法:对高校网络心理咨询的常见方式、问题类型、特点、不足进行探索。结果:高校常见网络心理咨询方式为即时通信、在线留言,咨询问题为恋爱、情绪、学习等,服务群体相对确定,咨询具有阶段性和规律性,但求助者身份难以确定,咨询时间、效果有限。结论:网络咨询符合当代大学生交流习惯,是未来高校心理咨询发展的趋势,需要加深理论研究以指导实践,拓展网络咨询的技术方法和经验。
简介:前期维特根斯坦在语言之内对可说者与不可说者进行了界划,界限之外是不可说的"神秘之域",其自谓之为"语言批判"。而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从"实践批判"的视域构建了语言的生存论基础,在现实生活中消解了语言的彼岸性和神秘性。文章分别剖析了马克思和维特根斯坦的相关思想,并对这两种批判路径进行了简单的比较阐发。
简介:马克思与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存在着差异:恩格斯限于“经济关系起决定作用”的观点,而马克思则进一步推进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的思想。这种差异反证了马克思才是创立唯物史观的第一提琴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范式研究
关于高校多媒体教学影响因素的建模与分析
马克思与正义:国外学者观点评析
沙特人权组织:禁止少年婚姻 保证女孩健康与教育
罗尔斯的政治本体论与全球正义
窥基的五重唯识观与修行五位
老子的“无为”政治与先秦其他无为思想的区别
城市管理“网格化”模式与社区自治关系刍议
家的“衣裳”——谈窗帘与家居装饰搭配技巧
儒法两道的“显性宣扬”与“匿名运用”
论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精华”与“糟粕”
马克思主义与布尔什维主义
毛泽东社会建设思想与新中国社会转型
唯物史观与《资本论》的创作过程
李提摩太与清末民初的“佛耶对话”
关于今后思维科学研究发展的建议
戒幢佛学研究所开始2012年度招生
网络咨询在高校心理咨询中的应用研究
语言的界限:“不可说者”与“神秘之域”的解蔽——从《逻辑哲学论》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相关论述对读谈起
马克思与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理解之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