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五孔法,按TME及神经功能保护原则手术,骶岬前方切开后腹膜,打开血管鞘,分离直肠上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及左结肠动脉,清扫腹主动脉(253)淋巴结,结扎切断肠系膜下动静脉,沿Denonvilliers筋膜分离,注意保护腹下神经丛。游离乙状结肠及降结肠系膜,向下沿盆筋膜脏层和壁层之间游离至肛提肌平面,注意保护盆自主神经。切断直肠侧韧带游离直肠侧方,前方打开腹膜返折部及Denonvilliers筋膜向下游离至肿瘤下方5 cm。切断乙状结肠,3-0抗菌微乔线荷包缝合一圈,切断直肠,经肛门置入吻合器枪身,激发完成吻合。

  • 标签: 直肠肿瘤 腹腔镜 NOSES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yclin D2和bcl-2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3月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手术切除的87例DLBCL组织及23例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RLH)患者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DLBCL和RLH组织中cyclin D2和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表达间的相互关系及与DLBC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DLBCL和RLH中cyclin D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33.3%(29/87)、2.0%(1/23),bcl-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60.9%(54/87)、7.0%(3/23);DLBCL中cyclin D2、bcl-2蛋白阳性率均高于RL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566,P=0.006;χ2=17.512,P<0.01)。cyclin D2和bcl-2蛋白表达与DLBCL患者Ann Arbor分期、免疫分型有关(均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组织类型均无关(均P>0.05)。cyclin D2和bcl-2蛋白在DLBCL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1.000,P<0.01)。结论cyclin D2和bcl-2可能与DLBCL的发生、发展相关,两者可能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 标签: 淋巴瘤,大B-细胞,弥漫性 细胞周期蛋白D2 基因,bcl-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腹全胃切除(OTG)联合D2淋巴结清扫和腹腔镜全胃切除(LATG)联合D2淋巴结清扫在中上部进展期胃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88例中上部进展期胃癌资料,均行全胃切除联合D2淋巴结清扫,按手术方式差异分为腹腔镜组(简称LATG组,37例)和开腹组(简称OTG组,51例)。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两组中术后指标、VAS评分、肿瘤标准物等用(±s)表示,独立t检验;术后无瘤生存率、术后总生存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结果显示LATG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中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5.4%比21.6% )、中相关指标、术后康复指标、术后1周、1个月的VAS评分、术后3个月的CA125、CA199、CEA水平等方面均较OTG组更优(P<0.05)。中两组的淋巴结清扫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截止2018年12月,术后1年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TG联合D2淋巴结清扫是中上部进展期胃癌临床治疗的较为安全手术手术方法,具有出血量少,切口短小,术后康复快,术后疼痛感低,术后并发症较低的优势。

  • 标签: 胃肿瘤 腹腔镜 剖腹术 胃切除术 淋巴结切除术 疗效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11C-Raclopride PET/CT及rs-fMRI,探讨静息状态下首发抑郁症患者脑纹状体多巴胺D2受体结合力(non-displaceable binding potential,BPND)改变与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改变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与临床症状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选择38例首发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及年龄、性别、受教育年数与其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40名(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在入组前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本)评分,入组后均在静息状态下接受脑11C-雷氯必利(11C-Raclopride)PET/CT和rs-fMRI检查。采用MIAKAT软件及DPARSF软件分别分析受试者脑纹状体多巴胺D2受体BPND及纹状体与全脑FC,应用SPSS 20.0软件及Rest 1.8软件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两独立样本t检验探讨抑郁症患者脑纹状体多巴胺D2受体BPND及纹状体与全脑FC改变,并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两种改变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症组左右两侧纹状体(尾状核及壳核)D2受体BPND均减低(左侧尾状核:1.16±0.37,1.48±0.39;右侧尾状核:1.21±0.31,1.62±0.48;左侧壳核:1.73±0.47,2.21±0.66;右侧壳核:1.79±0.46,2.17±0.65;t=-3.66,-4.42,-3.68,-2.91,均P<0.001)。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症组左侧尾状核与左侧内侧前额叶(4.38±1.31,2.35±0.48)、左侧额中回(3.36±1.11,1.64±0.56)及左侧额上回(3.14±0.78,1.64±0.53)FC均增高(t=9.16,8.74,9.95,均P<0.05);抑郁症组左侧壳核与左侧内侧前额叶FC增高(4.10±1.42,2.42±0.64,t=6.82,P<0.05),左侧壳核与左侧前扣带回FC减低(1.60±0.55,2.68±0.84,t=-6.76,P<0.05);抑郁症组右侧尾状核与右侧内侧前额叶FC增高(4.32±1.30,2.33±0.63,t=8.51,P<0.05),右侧尾状核与右侧杏仁核FC减低(1.67±0.57,3.46±0.64,t=-8.27,P<0.05);抑郁症组右侧壳核与右侧内侧前额叶FC增高(3.77±1.25,2.31±0.63,t=6.49,P<0.05)。抑郁症组左侧尾状核BPND同左侧尾状核与左侧内侧前额叶FC值间为负相关(r=-0.66,P<0.001);抑郁症组左侧壳核BPND同左侧壳核与左侧内侧前额叶FC值间为负相关(r=-0.50,P=0.001);抑郁症组右侧尾状核BPND同右侧尾状核与右侧内侧前额叶FC值间为负相关(r=-0.67,P<0.001);抑郁症组右侧壳核BPND同右侧壳核与右侧内侧前额叶FC值间为负相关(r=-0.47,P=0.003)。抑郁症组左侧尾状核与左侧内侧前额叶FC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总分、焦虑躯体化呈正相关(r=0.55,0.68,均P<0.001);抑郁症组左侧壳核与左侧内侧前额叶FC同认知障碍、迟缓呈正相关(r=0.37,0.40,P=0.021,0.01);抑郁症组右侧尾状核与右侧内侧前额叶FC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总分、焦虑躯体化呈正相关(r=0.52,0.67,均P<0.001);抑郁症组右侧壳核与右侧内侧前额叶FC同认知障碍呈正相关(r=0.50,P=0.002)。结论首发抑郁症患者纹状体区多巴胺D2受体结合力异常与其多巴胺奖赏环路相关脑区神经元活动协同性异常存在相关性,且与抑郁症临床症状相关,可能参与了抑郁症的发病机制。

  • 标签: 抑郁症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计算断层扫描 功能磁共振成像 功能连接
  • 简介:摘要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自问世以来,便以其微创优势而迅速普及,但腹腔镜显像系统仅提供一个2D的手术视野,腹腔镜下手术操作难度大,且学习曲线较长。3D腹腔镜系统是近年来新兴的腹腔镜技术平台,其通过构建景深及三维立体结构,提供了真实视觉中的立体手术视野,为手术操作提供了较为精准的空间定位。在胃癌根治中,3D腹腔镜系统有利于胃周血管裸化、淋巴结清扫,减少中出血量,亦可能缩短初学者的学习曲线。但是,者佩戴的偏振式眼镜使得图像分辨率降低,且目前尚缺乏该式远期肿瘤学疗效的相关证据。未来,3D腹腔镜胃癌根治的进一步发展仍需要更多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

  • 标签: 胃肿瘤 腹腔镜 成像,三维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3D腹腔镜与2D腹腔镜在乙状结肠癌根治中应用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科接受3D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根治的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期选取接受2D腹腔镜手术的25例乙状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病例。3D腹腔镜组对比2D腹腔镜组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中出血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3D腹腔镜对比2D腹腔镜下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手术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中出血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 标签: 乙状结肠 肿瘤 3D腹腔镜 2D腹腔镜 根治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柳州25羟基维生素D2、25羟基维生素D3减低新生儿发生状况,积累相关资料,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用罗氏E6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2017年全年681例新生儿25羟基维生素D2、25羟基维生素D3,比较男女新生儿25羟基维生素D2、25羟基维生素D3减低的发生率及检测值,比较不同季节出生的新生儿25羟基维生素D2、25羟基维生素D3减低的发生率及测定值水平,作了39例母婴25羟基维生素D2、25羟基维生素D3减低相关性检验。结果681例新生儿有257例减低(占37.7%),男女婴儿维生素D水平无明显差异,不同季节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从高至低依次为秋、冬、夏、春,母婴25羟基维生素D225羟基维生素D3减低水平呈正相关。结论柳州市新生婴儿25羟基维生素D2、25羟基维生素D3减低的发生率为37.7%,低于国内其它地区水平,但也不可掉以轻心。鉴于母婴维生素D水平呈正相关,故妊娠妇女应注意维生素D的补充,尤其预产期在春季,处于阴雨多,光照少的时节。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手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直肠癌的外科治疗。近年兴起的3D腹腔镜系统在直肠癌根治手术中能够还原更真实的手术视野,提供更精准的空间定位,使操作更精准,能有效缩短学习曲线。但3D腹腔镜手术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笔者相信随着技术设备的不断完善及高质量临床研究的开展,3D腹腔镜手术系统必将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直肠肿瘤 腹腔镜 外科手术 3D技术
  • 简介:目的研究沙蚕消化道产蛋白酶菌D2株胞外蛋白酶对鼠乳腺癌细胞EMT6增殖的影响。方法选用鼠乳腺癌细胞EMT6作为靶细胞,用0.0043-43μmol/L浓度的沙蚕消化道产蛋白酶菌D2株胞外蛋白酶(D2蛋白酶),通过体外细胞培养法进行细胞增殖抑制检测,测其吸光度(OD)值,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与阳性对照组(紫杉醇组)比较。结果实验组OD值低于空白对照组,且存在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结论沙蚕消化道产蛋白酶菌D2株胞外蛋白酶对鼠乳腺癌细胞EMT6的增殖存在抑制作用,显示出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 标签: 海洋药物 海洋抗肿瘤药物 蛋白酶 D2蛋白酶 EMT6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腧穴自血疗法对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前列腺素D2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腧穴自血疗法治疗前后患者前列腺素D2血清水平并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PGD2治疗前(18.0360±5.4801)pg/mL,治疗后(13.9250±4.6021)pg/mL,P<0.05,经过腧穴自血疗法治疗PGD2水平下降患者治疗前临床评分(7.73±1.79),治疗后评分(5.56±1.74),P<0.001,经过腧穴自血疗法治疗评分下降。结论腧穴自血疗法可能通过降低患者PGD2水平起作用。

  • 标签: 慢性荨麻疹 腧穴自血疗法 前列腺素D2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3D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根治的手术配合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本院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接受3D腹腔镜胆总管囊肿根治的83例胆总管囊肿患儿,观察患儿临床疗效,从而总结3D腹腔镜小儿胆总管囊肿根治的手术配合及护理要点。结果本次研究中83例患儿均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3.2~5.1小时。患儿在术后第4天开始进食,术后第5天拔除腹腔引流管,无并发症出现,患儿临床疗效较好。结论针对胆总管囊肿患儿,实施3D腹腔镜辅助下胆总管囊肿根治治疗,熟练的护理手术配合,患儿临床疗效较好。

  • 标签: 小儿 胆总管囊肿 3D腹腔镜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维D2果糖酸钙注射液中钙的含量。方法采取样品不经消化处理,直接用氧化镧溶液定溶,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钙的检测浓度在0.0~8.0ug•ml-1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测定方法精密度(n=11)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06%,RSD=1.62%(n=9)。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靠。

  • 标签: 维D2果糖酸钙注射液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癌患者根治性肾切除术后护理经验。方法对本院泌尿外科成立以来2例肾癌患者根治性肾切除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2例肾癌患者根治性肾切除术后均得到改善。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对肾癌根治性肾切除的患者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肾癌 肾切除术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1例实施3D腹腔镜肝门部胆管癌根治的Bismuth Ⅳ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予以三维可视化重建制定手术方案,行双主刀模式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中淋巴结清扫,胆总管离断及右侧二级分支肝管离断并整形,左半肝及尾叶切除,Roux-en-Y胆肠吻合。本中心认为经过术前的精准评估,中双主刀模式精细操作及腹腔镜视野的改善,3D腹腔镜下行Bismuth Ⅳ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3D高清腹腔镜由于具有立体成像、空间定位和纵深知觉,为膜解剖时代结直肠癌精准手术提供了技术支持。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中3D腹腔镜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对于膜解剖的立体辨识、淋巴结清扫、对血管解剖的空间定位、腔镜缝合等精细操作方面。尤其适合于肥胖患者的高难度手术。3D腹腔镜可能有助于右半结肠癌根治中膜解剖的辨识,包括:上界为横结肠后胰颈前间隙、胃与横结肠系膜间隙;下界为小肠升结肠间隙;内侧界为肠系膜上动脉(SMA)左缘;后界(膜床)为升结肠后间隙、横结肠后胰十二指肠前间隙。未来3D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可能需要通过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建立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相信随着技术的革新,结合特殊示踪成像、增强现实进行手术规划和导航,3D腹腔镜必将继续推动膜解剖理念的发展和微创外科的技术进步,使广大患者真正获益。

  • 标签: 结肠肿瘤 3D腹腔镜 右半结肠
  • 简介:摘要随着3D技术的发展,3D腹腔镜手术在治疗右半结肠癌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良好的深度知觉和空间定向力有助于者进行解剖结构辨认以及精细操作,然而在手术体验方面仍存在眩晕、视觉疲劳方面的问题。在手术治疗效果方面,3D腹腔镜暂未显现出颠覆性的优势,需要进一步的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随着科技的发展,3D腹腔镜的技术缺陷正在逐步完善,未来能否在结肠癌手术领域中成为主流,仍然值得期待。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腹腔镜检查 3D腹腔镜 右半结肠切除术
  • 简介: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手术仍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首要方法。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全面普及,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治疗早期宫颈癌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已逐步被国内外学者证实([1-4])。

  • 标签: 宫颈癌 手术中护理 腹腔镜
  • 简介:对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1aparoscopyassistedradicalcolorectomy,LRRH)的认识经历了两个阶段,早年认为该在腹腔镜结肠切除中难度最低.适于掌握初级腹腔镜技能的外科医师操作。随着众多结直肠专科医师应用LRRH后,由于认识到必须解剖及清扫肠系膜上静脉外科干周围淋巴组织.才感到手术难度明显大于其他腹腔镜根治性结直肠手术,使其发展相对滞后。传统开腹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手术的原则.是自上而下处理血管,由内而外整块切除病灶及其淋巴引流区。然而.国内外文献报道,LRRH手术模式多为从内到外、从下向上处理血管并整块切除病灶及其淋巴引流区。该手术模式在解剖胃结肠静脉干和结肠中动脉时较困难.盲目分离可能出血难。而我们历年来沿用传统开腹手术模式行LRRH.感手术视野开阔,遇上述区域出血较易处理.特总结如下.供同道们参考。

  • 标签: 右半结肠切除术 腹腔镜辅助 手术模式 根治性 开腹 肠系膜上静脉外科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快速康复护理在3D腹腔镜根治治疗肾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选择40例3D腹腔镜根治治疗的肾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n=20)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n=20)给予快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康复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快速康复护理,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缩短康复进程。

  • 标签: 快速康复护理 3D腹腔镜根治术 肾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