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贲门癌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影响价值。方法选取150例贲门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6年02月至2018年09月,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价淋巴结转移影响因素。结果贲门癌淋巴结转移率71.3%(107/150),胸腔内转移率26.0%(39/150),腹腔内淋巴结转移率82%(/150)。胸内淋巴结转移主要分布于食管下段旁(31.7%),腹腔内淋巴结转移以贲门旁淋巴结为主(63.6%),其次为胃左动脉旁淋巴结(30.0%)。年龄、肿瘤长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及切缘肿瘤残留细胞均可对淋巴结转移造成明显影响。结论贲门癌淋巴结转移方向包括两种,即下行转移至腹腔,上行转移至胸腔,且根据肿瘤长径与分化程度初步判断贲门癌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B检查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6月份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对于所有患者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同时和病理学检查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最终来判断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状况以及B超检查的敏感度以及准确性。结果82例病理学诊断结果为35例为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率为51.61%;B超检查共67例出现淋巴结转移,检出率为81.71%,淋巴结转移阳性预测值为93.22%,阴性预测值为71%,病理学与B超诊断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采取B超检查措施,能够获得较高的敏感度和准确性,能够更是的识别淋巴结的转移状况,具备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规律和分布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省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508例Ⅰb~Ⅱb期子宫颈癌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Ⅰb期宫颈癌患者278例,Ⅱa期204例,Ⅱb期26例;患者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16.7%(85/508),闭孔淋巴结转移最多见(56.6%);双侧淋巴结转移者19例,占22.35%(19/85);发生淋巴结转移104次(双侧同时转移者计算2次),呈跳跃式淋巴结转移占37.5%(39/104);髂总淋巴结转移占18.3%(19/104)。Ⅱa及Ⅱb期患者的转移率(包括宫旁、淋巴结、卵巢和输卵管转移)高于Ⅰb期,odds ratio(OR)分别为2.30和2.48(P<0.05);中分化肿瘤患者转移率明显高于高分化、低分化肿瘤患者(P<0.05)。不同年龄、组织学类型患者的盆腔淋巴结转移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a及Ⅱb期患者的盆腔淋巴结转移阳性率明显高于Ⅰb期(P<0.05),中分化肿瘤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阳性率明显高于高分化、低分化肿瘤患者(P<0.05)。结论闭孔淋巴结转移在宫颈癌中最多见,Ⅱa期或中分化肿瘤患者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增加,跳跃式转移也是常见转移方式,这提示术中规范、完整的淋巴结切除术是保证疗效的重要措施。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对多层螺旋 CT诊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在 2013年 12月到 2015年 11月收治的 84例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患者,通过多层螺旋 CT对患者宫颈癌的骼内、骼外、骼总以及腹主动脉的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诊断,并对患者的诊断结果和淋巴结清除术的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和研究。结果:在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通过多层螺旋 CT诊断出来的结果的敏感性为 90.12%,特异性为 71.23%,敏感性与特异性都较高。对比多层螺旋 CT诊断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两者的阳性率发现,两者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 P<0.05。结论: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患者运用多层螺旋 CT进行诊断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临床诊断价值十分显著,可以将其作为临床诊断上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诊断鼻咽癌患者的过程中,分析其CT表现与颈淋巴结转移特点之间的关系,为临床癌症诊断奠定理论基础。方法自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随机抽取110例作为本研究的实验对象,分析其CT结果与颈淋巴结转移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在所有患者中,发生淋巴结转移的59.1%(65/110),其中,男女的发生比例分别为59.6%和58.6%,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60岁与≥60岁的发生比例分别为40.9%和71.2%,差异显著(P<0.05)。进一步,通过统计所有患者CT特征情况发现,CT特征中的肿瘤大小、形态、强化特点及周围侵犯情况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差异显著(P<0.05);但与CT的肿瘤数目、坏死及钙化情况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诊断鼻咽癌患者的过程中,CT结果中的肿瘤大小、形态、强化特点及周围侵犯能力均与鼻咽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明确了CT检查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应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分析,采用超声诊断方式分析其价值及相关误诊方式。方法:通过选举参与本次研究的乳腺癌患者,其就诊时间均保持在一年内。乳腺患者来说采用ATL5000,SIEMENS超声诊断仪进行探查,使用灰阶超声进行双侧乳腺的检查,分析超声诊断结果,比较超声表现及相关特征比较。结果:(1)整体超声诊断正确率为73.52%。超声诊断良性病变误诊率为26.08%。(2)乳腺癌患者中形态规整呈大叶状患者中诊断正确、错误人数分别为48例、9例,边界不清患者中诊断正确、错误人数分别为30例、6例,内部回声低患者中诊断正确、错误人数分别为47例、5例,内部呈现砂砾样钙化患者中诊断正确、错误人数分别为26例、4例,除此之外其中后声不变及增强患者中诊断正确、错误人数分别为53例、8例(P=0.535、0.252、0.000、0.356、0.000)。结论:对乳腺癌进行诊断的过程中,通过认识其超声表现观察具体特征以此来减少乳腺癌患者的误诊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本体检机构确诊的78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分析,与传统检查对比,随机分成参考组和研究组。分析诊断有效率、超声对转移淋巴结个数敏感性比较、超声对转移淋巴结大小敏感性比较。结果:研究组的诊断有效率为94.87%,高于研究组的82.05%。超声对转移淋巴结个数敏感性为1阳性为19.05%,阴性为80.95,转移淋巴结个数敏感性大于等于2的阳性为72.22%,阴性为27.78。超声对转移淋巴结大小敏感性小于10.0mm阴性为60.00%,阳性为40.00%,转移淋巴结大小敏感性大于等于10.0mm阴性为70.83%,阳性为29.17%。且经数据软件分析P<0.05,研究结果有意义。结论:与常规诊断方式相比,超声诊断率更高,诊断数据更准确。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超声检查已确诊为甲状腺癌合并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情况、观察其临床特征,对比探究超声在甲状腺癌合并淋巴结转移该类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随机抽查了甲乳外科80名诊断为甲状腺癌,并进行了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这些患者在就进行手术前,都利用超声进行了淋巴结的检查,观察淋巴结的直径、有无回声、血流情况、肿大程度等,并将这些患者分为淋巴结转移组和淋巴结未转移组,对比俩组患者的预后情况和血流动力学特征等。结果:抽取的80名做了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其中淋巴结转移者40名,淋巴结未转移者40名,淋巴结转移者的肿块内回声、直径、肿大程度、血流情况等有统计学意义,其数值均大于淋巴结未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常规使用的超声检查,对于早期诊断和发现甲状腺癌合并淋巴结转移有着实用的临床意义。其有助于帮助患者早期发现淋巴结转移,并提供合理的治疗措施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超声诊断价值及分布特点。方法:对我院收治88例甲状腺癌患者均进行术前的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对比,分析出超声诊断的准确性与淋巴结的分布情况。结果:88例甲状腺癌患者,经病理诊断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为41例,占比46.59%(41/88),未转移者47例,占比53.41%(47/88)。超声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是97.56%(40/41)、95.74%(45/47)、96.59%(85/88)。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超声诊断阳性率低于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超声诊断阳性率(P<0.05)。结论:超声检查应用于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过程中,可体现出较高的诊断价值,而清扫时要重点关注颈部的中央区的淋巴结。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检查在诊断甲状腺癌合并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应用及其治疗效果评估。方法:研究共纳入40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人。观察组采用超声检查作为诊断手段,对照组则采用传统诊断方法。统计学分析方法包括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的治疗成功率和复发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癌合并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中表现出良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能够有效指导治疗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