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总结3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治疗经验,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7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对3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0例患者在治疗之后,尿酮现象得以消失,在24h内,血糖含量控制到139mmol/L以下,然后在祛除诱因之后,1~5天治愈出院,全部患者都没有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没有出现1例医疗纠纷,患者家属满意度达到了100%,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较好的缓解。结论消除诱因,使用小剂量胰岛素和足量补液是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成功的关键。在发现患者出现糖尿病酮症酸时需要及时入院诊治,如此才能够挽回更多生命,最大限度的降低糖尿病酮症酸死亡率,提高临床治愈率。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13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组(观察组)和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离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复发率、术后镇痛药物使用情况、术后发热、恢复日常家务劳动的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离床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日常家务劳动时间及发热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住院费用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脏器损伤、化学性腹膜炎及术后出血。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较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且出血少、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是治疗子宫肌瘤的理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对进行血液滤过治疗的21例尿毒症长期血液透析并发皮肤瘙痒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从而探讨血液滤过治疗尿毒症长期血液透析并发皮肤瘙痒患者有效护理措施,为临床提高此类患者护理效果以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尿毒症长期血液透析并发皮肤瘙痒且进行血液滤过治疗的患者临床护理措施主要为病情观察与生命体征监测、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得出结论。结果21例尿毒症长期血液透析并发皮肤瘙痒患者使用血液滤过方法治疗,并进行相关护理措施,其中19例患者皮肤瘙痒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率为90.48%,患者对护理措施满意人数为21例,护理满意度为100.00%。结论对血液滤过治疗尿毒症长期血液透析并发皮肤瘙痒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综合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高血压脑出血和高血压病之间所存在的联系相关性。方法选自我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以患者的血压情况进行分组,为高血压组与正常组,对2组患者的血压变化和脑出血发生还有预后之间的关系进行跟踪观察。结果在60例患者当中,高血压患者有49例(81.7%),正常血压组患者有11例(18.3%);在高血压组患者当中血压控制良好的患者相对于血压控制不当的患者,在预后方面有显著优势,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与高血压病之间存在有一定的联系,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对其血压密切关注监视,对有高血压的患者要严格进行血压控制,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腹腔镜下和开腹修补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各3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以开腹手术治疗患者为对照组,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镇痛药使用、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镇痛药使用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下修补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具有微创、恢复时间短、患者痛苦轻、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electivelasertrabeculoplasty,SLT)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4例30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8例10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氩激光小梁成形术(argonlasertrabeculoplasty,ALT)失败患者,采用倍频Q-开关532nmNdYAG激光治疗。所有患者上方或下方房角180度范围内进行治疗,能量0.50~1.50mJ,点数80~100点。测量术后1h眼压,术后1d;1周;1月、3月、6月;1年随访,对比术前术后眼压、最佳矫正视力、视野及杯盘比变化。结果患者术前眼压(24.35±6.12)mmHg,术后1h为(18.12±5.23)mmHg,1d为(15.62±3.61)mmHg,1周为(18.14±2.05)mmHg,1月为(16.58±3.22)mmHg,3月为(18.26±2.52)mmHg,6月为(17.02±2.31)mmHg,1年为(18.03±3.41)mmHg;术前患者杯盘比为0.58±0.20,术后1年为0.57±0.30;术前视力0.81±0.30,术后1年视力为0.83±0.41;视野术前术后无变化。结论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可以有效地降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氩激光小梁成形术失败患者的眼内压。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开胸手术与胸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根据患者的意愿将43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分成2组,其中观察组19例,接受胸腔镜手术;对照组24例,接受开胸手术。现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闭时间以及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胸腔引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可以安全可靠地治疗先天性心脏病,该术式值得临床上应用与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术与常规开胸手术在治疗纵膈肿瘤问题上的效果,对比分析两者的效果,总结一些医学经验,从而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这三年内收治的纵膈肿瘤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胸手术,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微创胸腔镜下纵膈切除术予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恢复情况。然后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胸腔镜手术使一些心肺功能较差的患者获得了手术治疗的机会,扩大了手术的适用范围。另一方面手术创伤小、患者的痛苦轻,安全系数较高,值得临床上的推广和使用。
简介:目的:对比手助腹腔镜与开腹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5例行传统开腹脾切除术(开腹组),15例行手助腹腔镜责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腹腔镜组)。结果:腹腔镜组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开腹组,但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P〈0.05);开腹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7%(4/15),腹腔镜组为13.3%(2/1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56,P〈0.05)。结论:手助腹腔镜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增加了手术安全性,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近期效果满意,安全、可行,具有微创手术的优点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简介:摘要QRS波群的终点至T波开始为ST段,反映心室去极化终末至复极化开始之间的无电位变化时段。心电图学ST段偏移机制是心动学上的一个难题,理论上正常ST段不应发生偏移,因为在心室复极的2相平台期,无明显的电位差,但实际上即使在正常人在复极的早期即存在一定的电位差。T波在心电图上代表心室的复极电位。在心室复极时,大多数的心脏复极电位均相互抵消,故T波实际上反映未被抵消部分的心室复极电位差。心室去极化顺序是从心内膜到心外膜,正常的心室复极化电位则是从心外膜开始,向心内膜扩散,去极化与复极化的电流方向是一致的,所以,T波极性和QRS波群的极性,正常时应是一致的,心室复极化过程为何不是从最早的去极化区(心内膜)开始,而是从最后去极化(心外膜)开始,原因有很多种,就目前而言主要与心肌电张力梯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