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破裂交通动脉瘤的早期显微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破裂交通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早期运用翼点手术入路治疗。结果瘤颈夹闭92例,动脉瘤孤立6例,同时行去骨瓣减压术12例。术后按GOS预后评分标准:良好91例,中残(生活能自理)2例,重残(需他人帮助)2例,死亡3例。随访80例,时间9-24个月,病人预后良好77例,中度残疾2例,重度残疾1例。结论破裂交通动脉瘤应及早选择显微手术治疗。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前交通动脉 蛛网膜下腔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平片在腹股沟疝腹膜间隙修补中方法要领及优点。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所做53例平片在腹股沟疝腹膜间隙修补中的经验。结果本组53例,包括Ⅰ型疝16例、Ⅱ型疝27例、Ⅲ型疝10例,其中49例得到随访,随访率为92.4%。随访时间3-15月,平均7-8月。术后发生阴囊水肿1例,慢性疼痛1例,未发生感染、复发、睾丸萎缩、射精痛等并发症。结论使用平片在腹膜间隙修补腹股沟疝,并防止复发,是一种有效的无张力修补方法,实践证明,此方法创伤小、恢复快、舒适度高、费用低廉,符合当今疝外科的需求。

  • 标签: 腹股沟 疝修补术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病变及早期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2120例患者,对其进行阴道镜宫颈活组织检查异常的临床资料,以宫颈疾病就诊的患者分别做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和巴氏涂片检查,采用TBS报告系统,比较两种方法的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癌(Ca)的灵敏性,检查结果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作为金标准进行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特异性。结果TCT在LSIL、HSIL、Ca的检出率比传统的巴氏涂片分别提高40.8%、58.8%、55.6%,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比巴氏涂片分别提高5.6%、12.5%、0.0%。结论TCT筛查宫颈癌病变的阳性率以及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均高于巴氏涂片,是细胞学领域内的重大进步,大大地提高了细胞诊断的准确性,可作为筛查宫颈癌病变的可靠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液基细胞学 筛查 宫颈癌前病变 宫颈癌
  • 简介:通过对检验分析阶段标本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规范了工作流程,堵住了诸多漏洞,避免了医患纠纷,理顺了临床科室与检验科之间的合作关系,提高了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为下一步的全程信息化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标签: 检验 护理管理 标本 质量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同因素对心脏骤停者院心肺复苏的影响,总结经验以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方法根据2010年11月~2011年11月我院急诊科院急救的103心脏骤停者详细资料,按疾病种类、CPR开始时间的早晚、电击除颤开始时间的早晚、复苏药物剂量大小、有无气管插管、心肺复苏的成功率的不同数据分为成功组与失败组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与比较。结果CPR成功率与心脏停搏到CPR开始时间、有无早期电除颤、有无气管插管接呼吸机等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肾上腺素的大剂量应用无关(P>0.05),在疾病种类方面,脑血管疾病CPR病例数量居首位;随着年龄的增大,CPR成功率也下降。结论影响心脏骤停者院心肺复苏成功的因素较多,包括年龄和疾病种类等客观因素,同时心跳呼吸骤停发生时尽快识别心跳骤停、及早CPR、及早气管插管和及早电击除颤复律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院急救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3例急性左心衰患者进行院现场急救。结果23例患者经院急救后,显效16例,占69.57%,有效5例,占21.74%,无效1例,占4.34%,死亡1例,占4.34%。总有效率91.31%。结论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属严重的急危重症。及时有效的院急救为患者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大大降低患者死亡率。

  • 标签: 急性左心衰竭 院前急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严重创伤的院急救护理。方法对严重创伤病人的致病原因、受伤部位、急救措施及护理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通过采取及时、迅速、准确、有效的院急救护理后总结5年创伤死亡病例得出,创伤所致气道阻塞及呼吸道障碍是导致死亡的最快速原因,其次是严重出血,再次是颅内血肿,因此有效的院急救和创伤早期处理,对拯救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结论及时、迅速、准确、有效的院急救护理能为严重多发性创伤病人成功救治争取宝贵的时间,从而降低死亡率、致残率、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严重创伤 院前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院长途急救护理措施,提高院急救水平。方法对195例院长途接诊病历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195例危重患者通过有效院急救护理,安全转运,回院继续治疗。结论完善院急救体系,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提高急救质量,提高院长途接诊危重患者的急救成功率。

  • 标签: 院前 长途接诊 急救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及时正确的院急救和康复护理有利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康复;通过对医院病人资料的探讨并结合实际经验,总结出心肌梗死患者院急救和护理的最佳方法。

  • 标签: 心肌梗死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塞是常见急症,其发病急、死亡率高,正确有效的院急救可有效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我院急救中心从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共抢救急性心肌梗塞患者82例,由于早期处理得当,除5例在到达现场时患者已心跳、呼吸停止死亡外,其余均抢救成功。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院前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院急救的治疗措施。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32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0例经急救车进行院急救,118例抢救存活,52例死亡,158例未经院急救97例抢救存活,61例死亡。结论院急救早期及时的准确诊断与救治,特别对于GCS评分6~12分是降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病死率的关键。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院前急救 治疗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创伤休克病人的院急救和转运情况进行探讨分析,提高院急救能力,有效降低死亡发生率。方法随机对48例急性创伤性休克的病人的院急救和转运情况进行分析,在现场对48例患者的伤情及时评估并实施有效及时的救治方案,在转运病人的途中,做好病人的护理工作,对病人病情变化进行严密监测,经过一系列院急救措施后,对到达医院病人具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院及时急救和转运,48例病人中有41例被安全的送进医院治疗,43例脱险,其中7例发生死亡,2例在赶达现场已经死亡,2例因在转运中循环衰竭死亡,3例因现场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对于急性创伤休克病人而言,有效及时的急救、转运过程中病情的监测和对病人合理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合理及时的院急救和转运可以使抢救急性创伤性休克病人的成功率大大提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 标签: 急性创伤休克 院前急救 转运
  • 简介:对于循环动脉瘤,应用显微外科手术夹闭仍是疗效最为可靠的治疗方法。但动脉瘤破裂后有再次破裂出血的危险,而且越早期破裂风险越大,因此对于Hunt-Hess分级Ⅰ-Ⅱ级的患者,大部分作者建议早期手术,可以减少由于动脉瘤再次破裂而造成的死亡和致残率。我科自2007年1月至2010年7月,采用翼点人路夹闭16例循环动脉瘤。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显微手术 前循环 破裂 早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院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急救的1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来院就诊方式的不同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89例院外发病,由我院进行院急救并给予积极的护理干预后入院接受治疗,定为观察组;43例院外发病后,由家属直接送到我院急救者,过程中未进行专业的急救护理,定为对照组,过程中未进行专业的急救护理,对两组病死率及并发症比较,结果对照组明显高于研究组。结论及时有效地急救与护理干预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预后的重要因素,应注意普及院急救知识,提高急救水平,减少患者病死率.

  • 标签: 院前急救 护理干预 急性心梗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2010年度1月—2011年12月,120急救中心多发伤院急救效果的影响因素,对院急救模式和技术应用作进一步探讨。方法分析565例院外创伤病人的现场及转运过程救治资料,利用(AIS)损伤定级标准,对伤员损伤严重程度进行分析,依据作出的初步判断,执行准确有效地救治措施。结果通过对多发伤院急救效果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得出整个救护过程中的重要意义。结论运用多发伤院急救技术,客观准确地评估创伤严重程度,第一时间去除即刻性致死因素等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死亡率。

  • 标签: 多发伤 院前急救 损伤程度 急救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馈控制管理,降低工作中的护理风险,实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法通过加强护理工作某个环节(即高危环节)中存在的风险,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不断完善操作规程,实现流程再造。结果加强RICU的风险馈控制管理,能有效减少或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

  • 标签: 护理安全管理 前馈控制 护理风险
  • 简介:前牙的贴面修复是一项完善的技术,旱在1927年就被Dr.Pincus介绍并推广进入口腔医学的临床应用中。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伴随着复合材料和粘结技术迅速的发展.包括直接复合树脂修复体、预成复合树脂贴面和各种间接陶瓷贴面在内的多种修复方法层出不穷。以前由于技术的限制.不得不放弃选择预成复合树脂贴面的治疗方案。近年来.包含釉质层的比色板以及经过高压、高温后形成陶瓷化表面的技术出现使这种旧观点得以复兴.一个创新性的复合树脂贴面的预成系统就此诞生。这篇文章综合地介绍了这种贴面技术的适应证和临床治疗方案。

  • 标签: 复合树脂贴面 临床应用 适应证 复合树脂修复体 治疗方案 贴面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