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托伐普坦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9年5月-2020年5月期间由本院收治的90例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患者,予以对照组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托伐普坦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用药后尿量情况以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后的尿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心衰患者应用托伐普坦进行治疗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肺栓塞患者在尿激酶融合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在对比阿替普酶融合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我县某社区卫生院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00例肺栓塞患者,采用随机抽取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尿激酶结合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使用阿替普酶结合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研究分析发现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实验组患者差,然而,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症状情况较严重,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和生命体征都优于对照组。结论肺栓塞患者采用阿替普酶结合瑞替普酶溶栓方法治疗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而且还能缓解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而提高患者的各项体征指标,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和治疗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肺栓塞患者在尿激酶融合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在对比阿替普酶融合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我县某社区卫生院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00例肺栓塞患者,采用随机抽取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尿激酶结合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使用阿替普酶结合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研究分析发现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实验组患者差,然而,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症状情况较严重,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和生命体征都优于对照组。结论肺栓塞患者采用阿替普酶结合瑞替普酶溶栓方法治疗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而且还能缓解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而提高患者的各项体征指标,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和治疗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替普酶与瑞替普酶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9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4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瑞替普酶治疗,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阿替普酶治疗,对比两组溶栓时间、冠状动脉再通率、在院病死率、并发症出现率。结果两组溶栓时间、冠状动脉再通率、在院病死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症出现率比对照组低27.27%,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阿替普酶与瑞替普酶均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但瑞替普酶安全性明显高于阿替普酶,可优先采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了解支气管哮喘患者采取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特卡松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和推广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以其接受治疗方案为标准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均有患者40例。对照组在常规(抗炎、抗感染、解痉、祛痰)等治疗基础上联合沙美特罗特卡松,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变化、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2组患者进行平均2个月随访,相对于治疗前,患者FEV1、FVC和PEF等指标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孟鲁司特联合沙美特罗特卡松方案,可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指标情况,不会引发严重不良反应,具有高效安全的优点,可临床推广。
简介:目的:考察苯扎贝特分散片和苯扎贝特普通片的溶出行为,为分散片的质量控制提供新方法。方法:选择测定光程1mm,转速50r/min,采用光纤药物溶出度过程监测仪在228nm处测定苯扎贝特的溶出曲线。结果:苯扎贝特在35.58~234.85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分别为1.02%、1.24%(n=6),加样回收率符合规定。由实时溶出曲线可见,两种剂型前15min累积溶出百分率有明显差异。结论:光纤药物溶出度过程监测仪能全面、真实地描绘溶出曲线,为分散片的质量控制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及新的实验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对1例疑诊德朗热综合征(Cornelia de Lange syndrome,CdLS)的患儿进行致病基因变异检测,明确其发病原因。方法应用高通量捕获测序对CdLS相关致病基因(NIPBL、SMC1A、SMC3、RAD21和HDAC8)进行测序,用Sanger测序验证测序结果以及致病基因的家系分析。结果患儿NIPBL基因存在c.6109-1G>A杂合剪接变异,Sanger测序验证结果表明患儿父母均未携带此变异,提示为新发变异,该变异未在HGMD及ExAC数据库收录。根据Human Splicing Finder预测剪接软件,预测该剪接变异将改变NIPBL基因剪接位点,为致病性变异。未发现SMC1A、SMC3、RAD21和HDAC8基因致病性变异。结论NIPBL基因c.6109-1G>A剪接变异可能是该例患儿的发病原因,新变异的检出丰富了NIPBL基因变异谱。
简介:摘要对聊城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2018年2月1例经新生儿疾病筛查确诊高苯丙氨酸血症(HPA)并德朗热综合征(CdLS) 的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女,22个月,临床表现为特殊面容,全身毛发多,尤其头额面部,头发黑密,发际线低,眉毛浓密,一字眉,耳位偏低,鼻小,人中浅,左手通贯掌,心音有力,节律齐,心前区未闻及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晰,全身皮肤有紫色大理石花纹,腹软,四肢肌张力高;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变异c.1256A>G(p.Q419R)来源于母亲,c.4421G>A(splicing)来源于父亲;SMC1A基因是X连锁显性遗传,突变位点c.1979_1980insTGAA为自发变异。本研究同时回顾了HPA诊治及国内23例CdLS的临床及基因变异特点,以提高医师对该类疾病的认识。
简介: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联合应用硝普钠以及贝那普利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5年7月收治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联合组加用硝普钠和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心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2.73%VS7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气分析及心功能指标均显著改善,且联合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硝普钠与贝那普利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可以取得显著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