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技术联合腓骨上1/3截骨治疗膝骨性关节病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8年1月-2020年6月苏州市吴江区中医医院骨关节病科收治的80例膝骨性关节病患者术前术后相关临床资料。将80例患者按照随机均衡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膝关节镜清理治疗;治疗组采用膝关节镜技术联合腓骨上1/3截骨方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治疗费用、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差异性。结果: 两组患者除治疗组1例,对照组2例失访外,其余患者均获得了随访,随访时间12-16月,平均(12.5±2.6)月;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治疗费用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着时间推移,膝关节功能有恢复术前状态趋势;内翻角度变化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手术后患者满意度,治疗组较对照组满意度更高。结论:膝关节镜技术联合腓骨上1/3截骨治疗膝骨性关节病较膝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病有更优疗效、关节功能改善及患者满意度,手术时间、治疗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并不增加,是基层医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病患者的一种可行方法,可兼顾处理关节内病损及纠正下肢负重力线,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延缓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序贯疗法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病例58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MRI、X线检查,根据患者骨折类型、椎间盘突出及脊髓压迫程度、小关节交锁状态、颈椎损伤程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比较所有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颈椎JOA评分、颈部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和脊髓损伤ASIA分级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随访时间6~24个月。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较术前明显升高,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8例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ASIA分级除8例A级无明显变化外,其余均获得不同程度改善。结论:通过序贯疗法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可以快速恢复颈椎正常序列,并一期通过颈前入路完成颈椎序列的重建和脊髓的充分减压,可避免后路手术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患者行阿仑膦酸钠治疗对骨痛、骨密度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次抽取40例骨质疏松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病例选取时间为2020年7月-2021年7月,采取随机抽签模式均分2组,将施行碳酸钙D3(I)治疗的20例患者设为参考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阿仑膦酸钠治疗的20例患者设为实验组。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疼痛评分中实验组较低(P<0.05)。骨密度中实验组较高(P<0.05)。不良反应中2组比较差异较小(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骨痛患者行阿仑膦酸钠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提升其骨密度。由此可见,此种治疗方法可推广于临床。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患者行阿仑膦酸钠治疗对骨痛、骨密度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次抽取40例骨质疏松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病例选取时间为2020年7月-2021年7月,采取随机抽签模式均分2组,将施行碳酸钙D3(I)治疗的20例患者设为参考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阿仑膦酸钠治疗的20例患者设为实验组。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疼痛评分中实验组较低(P<0.05)。骨密度中实验组较高(P<0.05)。不良反应中2组比较差异较小(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骨痛患者行阿仑膦酸钠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提升其骨密度。由此可见,此种治疗方法可推广于临床。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风寒证周围性面瘫(PFP)患者采用麦粒灸联合透刺疗法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医院收治的风寒证PFP患者80例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麦粒灸配合透刺疗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面神经功能及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Sunybrook面神经评分均比治疗前高,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H-B分级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风寒证PFP患者采用麦粒灸配合透刺治疗效果满意,可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评价温针灸治疗风寒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为:风寒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共68例,病例选取时间开始于2021年2月,截止时间为2022年6月)。随机分为2组(每组均为34例),一组为对照组(应用常规针刺治疗方法),另一组为实验组(在常规针刺治疗基础上,予以温针灸治疗)。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风寒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躯体功能评分和社会功能评分。结果:对比两组治疗前躯体功能评分和社会功能评分,结果表明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对比两组治疗后躯体功能评分,结果表明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治疗后社会功能评分,结果表明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表明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风寒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常规针刺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电针联合温针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风寒外袭证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风寒外袭证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基于数字法的前提下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有25例,分别予以电针治疗、电针联合温针治疗。结果:电针与温针治疗的联合应用,加快了患者病情的好转,观察组质量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电针联合温针治疗后,中医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风寒外袭证的治疗中,电针联合温针的应用价值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距下关节保留的跟骨截骨矫形术治疗陈旧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收集近年来共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54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36.0岁;按Stephens 分型:I 型6 例,II型34 例,III 型14 例。观察患者术前、末次随访时患肢影像学参数、AOFAS评分以及VAS评分。结果 患者末次随访时影像学参数跟骨Bohler角、Gissane 角、后足力线、丘部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患者术后AOFAS评分和VAS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结论 掌握适当的手术适应症以及恰当的手术干预,陈旧跟骨骨折采用距下关节重建能取得不错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地方性氟骨症的全脊柱MRI表现,从整体角度评估其MRI特点。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地方性氟骨症患者的临床及全脊柱MRI影像学表现,对椎体骨质信号改变、后纵韧带及黄韧带骨化增厚、椎管狭窄、脊髓信号改变进行评估。结果35例患者椎体T1WI及T2WI信号均匀或不均匀减低,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100.00%)。后纵韧带厚度为4~9(6.89±2.23)mm,以颈椎最明显。后纵韧带骨化增厚的脊椎节段共216个,其中C2~T1有158个脊椎节段(73.15%),T1~L1有42个(19.44%),L1~S1有16个(7.41%)。黄韧带厚度为4~8(5.25±1.44)mm。35个病例中,黄韧带单发病变7例,多发病变21例,共计108个病变分布于C4~L5水平,其中59个病变分布于T8~T12平面,占总数的54.63%。胸段及腰段黄韧带骨化增厚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颈段。椎管狭窄30例(85.71%),脊髓受压27例(77.14%),脊髓受压伴T2WI高信号16例(45.71%),脊髓受压伴T1WI低信号8例(22.86%)。结论地方性氟骨症病变累及范围广,全脊柱MRI可全面评估其脊柱骨质及周围韧带改变,从整体角度判断椎管狭窄、脊髓及神经受压情况等,为临床提供更准确、全面的影像学依据。
简介:摘要感染性骨缺损是指伴有感染或在骨感染治疗过程中产生的骨质缺损,需要外科干预,但治疗过程繁琐而复杂:既要控制骨感染又要修复骨缺损,有时还涉及复杂的软组织重建,任何环节未达到相应的目标都可能导致整体治疗失败。因此,感染性骨缺损一直是骨科领域的世界性难题。常规治疗方法主要为彻底清创、植骨或骨搬移、全身及局部抗生素应用。彻底外科清创是控制感染的重要基石,而清创范围、骨缺损重建时机和方式长期存在争议。随着膜诱导技术的临床应用,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在有效感染控制和快速缺损修复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越来越多的临床骨科医师开始关注膜诱导技术,但因忽略骨感染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细节,其疗效受到影响,甚至导致并发症。为此,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组织国内骨科领域相关专家,依据循证医学方法制订《膜诱导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临床循证指南(2023版)》,从感染性骨缺损的精准诊断、术前评估、手术过程及术后管理和康复等方面提出推荐建议,为膜诱导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究骨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应用预警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骨外科收治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2.1VTE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发生2例下肢DVT、1例PE,VTE总发生率为3.00%(3/100);对照组发生7例下肢DVT、3例PE,VTE总发生率为10.00%(10/100)。观察组的VTE总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x2=4.031,P=0.045)。康复效果比较,观察组的下床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更早,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均<0.05)。护士VTE知识掌握水平比较,出院时,2组护士VTE知识问卷各方面评分均较人院时上升,且观察组的各方面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