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在无痛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ASAⅠ~Ⅲ级行食道粘膜下剥离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咪达唑仑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组(A),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组(B);记录各时间点HR,SPO2,MAP;RR;手术时间;苏醒时间;麻醉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患者苏醒即刻视觉疼痛评分(VAS)。结果两组RR、SPO2、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无差异性;与诱导前相比,两组RR、HR、MAP均下降(p<0.05);诱导入睡后与A组相比,B组MAP、HR下降(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瑞芬太尼总用量B组均少于A组(p<0.05),患者苏醒即刻视觉疼痛评分(VAS)B组低于A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特有的镇静镇痛作用,复合瑞芬太尼用于无痛ES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清醒镇静方法。
简介:了解丝素蛋白(silkfibroin,SF)表面修饰的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修复骨缺损过程中,实验动物血液流变学和骨缺损修复区血流量的变化。选择20只新西兰白兔,制作15mm长的桡骨节段性骨缺损模型,根据植入不同移植材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于动物左侧桡骨缺损区植入MSCs复合SF表面修饰的HA培养制备的组织工程骨,对照组植入MSCs复合HA培养制备的组织工程骨,观察各组动物术后7、14d血液流变学和术后14d骨缺损修复区血流量的变化。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液流变学指标和骨缺损修复区血流量差异显著,实验动物全身血液粘度降低,骨缺损修复区的局部血流量增加。SF表面修饰对以HA为支架材料组织工程骨的修复作用有明显优化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单次脊麻与脊麻复合硬膜外两种麻醉方法下,在最高感觉阻滞平面方面的差异。方法入选62例择期剖宫产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脊麻组合脊麻复合硬膜外组,每组31例。脊麻组采用单次蛛网膜下腔注入局麻药的传统方法,脊麻复合硬膜外组先采用硬膜外穿刺针用阻力消失方法确认硬膜外腔后,注入1ml的空气,然后用针内针技术进入蛛网膜下腔注入同等剂量和配方的局麻药。比较两组在最高感觉阻滞平面的差异和为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所使用的麻黄碱的剂量。结果单次脊麻组和脊麻复合硬膜外组两组病人在最高感觉阻滞平面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黄碱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脊麻复合硬膜外提高剖宫产病人最高感觉阻滞平面的麻醉方法,在临床上的实用价值仍值得怀疑。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吸入七氟烷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腹股沟疝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行腹股沟疝手术的1~6岁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七氟烷复合骶管阻滞麻醉组(S组,n=30)和氯胺酮-咪唑安定静脉复合麻醉组(K组,n=30),观察比较两组患儿血流动力学变化、术后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满意,术中生命体征平稳,S组血流动力学较K组平稳(P<0.05),苏醒时间短于K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烷复合骶管阻滞应用于小儿腹股沟疝手术是安全有效的,具有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苏醒迅速,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麻醉的可行性。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肩关节脱位行手法复位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为观察组,麻醉选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缓慢静脉推注瑞芬太尼0.5mg/kg(30秒以上),再静脉缓推丙泊酚1~1.5mg/kg;B组为对照组,麻醉选用臂丛神经阻滞,以1.5%利多卡因15~20ml经患侧肌间沟入路行臂丛神经阻滞。记录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的评定及手术医师对麻醉效果的主观满意度,记录麻醉前、麻醉后1min及手术结束时的MAP、HR、SPO2的变化。结果A组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快于B组(P<0.05),A组麻醉效果也明显优于B组(P<0.05),同时手术者对麻醉效果的主观满意度A组也明显优于B组(P<0.05)。A组在麻醉后1min和手术结束时HR有所下降(与麻醉前比较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无需药物干预,同时A组在麻醉后1minSPO2明显下降(与麻醉前相比P<0.05),但经托下颌或面罩加压给氧处理后SPO2均回升至麻醉前水平。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简便易行、效果确切、安全实用、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我院2009年8月至2011年12月采用手术治疗的58例小儿,随机选择其中29例患儿采用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麻醉(观察组),其余29例患儿采用氯胺酮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对照组),并对麻醉效果、苏醒时间、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T0时刻,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的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1和T2时刻,观察组患儿的MAP和HR未有明显变动,而对照组患儿的MAP和HR显著升高,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的肢体活动发生率、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术后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麻醉的麻醉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对小儿手术麻醉的应用价值较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临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1年3月至2011年9月行无痛胃镜检查的52例受检者随机分为2组,丙泊酚组26例给予丙泊酚静脉麻醉,复合麻醉组26例给予小剂量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麻醉效果,记录患者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麻醉效果复合麻醉组优于丙泊酚组;平均苏醒时间复合麻醉组(2.5±1.3)min、丙泊酚组(3.4±1.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后均有HR、BP小幅下降,苏醒后恢复正常;不良反应复合麻醉组2例出现头晕、恶心1例,丙泊酚组出现头晕8例、恶心5例、烦躁2例,但均在对症处理后均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合麻醉的麻醉效果较好,患者苏醒时间快,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在无痛胃镜检查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简介:摘要目的国产氯普鲁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择期或急诊剖宫产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择期或急诊剖宫产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氯普鲁卡因复合芬太尼组(CF组)和氯普鲁卡因(C组);药物分别为3%氯普鲁卡因复合0.1mg芬太尼和3%氯普鲁卡因;两组产妇均在右侧卧位下于L2-3间隙用“针内针”方法行腰麻留置硬膜外导管备用,并记录麻醉等待时间,最高平面,硬膜外追加药物的情况,术中心率、血压变化和麻黄碱的使用情况,记录手术中恶心呕吐、胸闷、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并记录痛觉消失时间、运动阻滞时间、痛觉恢复时间及运动恢复时间。结果所有患者成功完成手术,无需改变麻醉方式或静脉辅助用药。CF组硬膜腔内追加药物率,低血压发生率和麻黄碱使用率明显少于C组(P<0.01),恶心、呕吐和胸闷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痛觉消失时间、运动阻滞时间、痛觉恢复时间及运动恢复时间明显快于C组(P<0.05)。结论3%氯普鲁卡因复合0.1mg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能为剖宫产提供满意的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