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60 个结果
  • 简介:中华书局点校本《文献通考》是目前学界普遍征引的较好版本,为治史者提供了很大方便,但仍有一些疑似漏校之处,笔者不惮鄙薄,兹就《宗庙考》与《舆地考》两处略陈愚见,以求正于方家。

  • 标签: 《文献通考》 《宗庙考》 《舆地考》
  • 简介:对国内所存元代科考文献中的考官批语进行辑录是有价值的。批语前的考官官职、姓名有助于了解元代科举考官来源情况,批语更能了解考官在选人中的权力以及科举选文标准与元代盛世文风的关系。

  • 标签: 科考文献 考官批语
  • 简介:学部藏卷的解送与散出、保存与刊布是中国敦煌学史的重要问题.作为早期敦煌学史的中心人物,罗振玉建议敦煌运到学部保存,为了敦煌丈献的刊布与研究,他向同人商借或影照了部分学部藏卷,这些文献的刊布与研究,促进了早期敦煌学的发展.本文旨在对敦煌文献解部并流散的细节做出探讨,主要是讲述罗振玉与盗取敦煌文献的李盛铎、刘廷琛、何鬯威和方尔谦四家旧藏的关系.

  • 标签: 罗振玉 敦煌学 敦煌文献 中心人物 学史 保存
  • 简介:包括广东省的汕头、潮州和揭阳三市的潮汕地区,保存了大量的地方文献。地方文献文献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社会珍贵的文化遗产。作为文献收藏和传播中心的地方图书馆.收集、整理、利用地方文献是其主要职责之一。本文拟就当前潮汕地区图书馆潮汕文献工作的有关问题.浅淡自己的一些看法。

  • 标签: 潮汕文献 收集 利用 管理 地方文献 地方图书馆
  • 简介:敦煌文化.是古代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文化。自1900年莫高窟第17洞窟被发现以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利用敦煌丰富的文献资料,对古代有关各民族的政治、经济、军事、农牧业、生产工艺、医学、算数等方面做了具有时代意义的研究.使敦煌文化的芳香吹遍海内外,誉满全世界.形成了以研究敦煌文化为主的敦煌学。

  • 标签: 敦煌文化 藏文文献 馆藏 文献资料 生产工艺 各民族
  • 简介:对应表现是博物馆进行近现代文献实体复制活动时的行为理念,而方法则是此下根据不同条件所采取的合理措施。由于文献产生时所处的社会背景层级多跨度大,不仅使复制工作时常出现方法与理念相左的现象,而且,在解决这一问题的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传统方法与现代技术互补长短的技术方式,传统方法是指按照"原技术、原材料、原工序"的基本原则,进行对应制作的一种方法。近现代文献修复中的现代技术,是指借助数字化操控等专用设备或工具,采取数据化操控的等手段对近现代文献进行复制的综合运用的技术。传统方法与现代技术虽然所处年代不同、功效水平不同,但若结合运用得当,也可以解决因传统印刷材料短缺造成复制工作窘困的问题,助推复制工作做得更好。见于我们在这方面工作,已取得了积极进展。本文试就传统方法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具体情况,做些梳理和介绍,以推动文物博物馆领域近现代文献复制工作的开展。

  • 标签: 形制对应 传统做法 现代技术
  • 简介:马端临编纂的《文献通考》贯通历代典章制度,明晰历史演变过程,找宋亡之原因,取灭国之经验。他注重史料来源,综合分析,力求全备。他首创辑录体目录,通裁别识,独立不惑。他在编纂文献过程中,谨慎存疑,不妄臆断。马端临专注学术二十余载,兢兢业业,终成《文献通考》。本文从马端临的生平出发,通过列举总结他在编纂《文献通考》时采用的原则和方法,探讨对今天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启示。

  • 标签: 马端临 《文献通考》 档案文献编纂 辑录体
  • 简介:藏文大藏经的内容由两部分构成,即《甘珠尔》和《丹珠尔》。《甘珠尔》主要内容包括佛陀之教典,即所谓三藏四续经典。《丹珠尔》内容涵盖由赞颂至总目录等18类。而宁玛派经典大都不包括在藏文大藏经内。文章对构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及宁玛十万续现存版本及内容作扼要回顾,并介绍了国外学者对十万续的研究状况。

  • 标签: 藏族典籍 藏文大藏经 宁玛派 宁玛十万续
  • 简介:近几年来,对城市文化价值的重视,作为前几年仅仅追求“高楼大厦”的反拨,正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拥有丰厚历史资源的古城自然占尽了先机。这种关注当然不是为了追寻古典浪漫的人文情怀,而是看中了旅游者带来的丰厚回报。“醉翁之意不在酒”的保护,古典人文精神熏陶的缺失,残酷的生存竞争,使即使生活在这些古城里的芸芸众生,也已经基本上丧失了对这种诗意感知能力。

  • 标签: 诗意 文献学 真相 文化价值 历史资源 人文情怀
  • 简介:魏晋隋唐方志处于中国方志发展的初级阶段,对它的研究从元末明初的辑佚至今逐渐扩大至目录、校勘、版本、考据等多方面。当中历经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末几大阶段,至21世纪已积累了丰硕的成果,学术视野更开阔、研究角度渐多。但就研究现状看,尚存在成果多而零散、重复性研究较多、对经典成果过度依赖、缺乏对材料挖掘利用的问题,研究尚有较大空间。

  • 标签: 方志 魏晋隋唐 文献学 综述
  • 简介:对禹步史料的分析已有多种成果,但对禹步目前尚缺乏民俗文献学方面的研究。实际上,对禹步史料进行历史文献学与民俗学综合研究,可以有一些新的见解,包括禹步与大禹历史人物史料的关系、与数术民俗文献的关系以及与先秦社会史的关系等。

  • 标签: 禹步 文献民俗志 社会史
  • 简介:《史学月刊》现行注释,除“读史札记”栏目为“文中夹注”外,其他均采用页下注格式。现分图书、期刊、报纸、未刊文献、网络资料分别加以说明。凡作者投稿时,请按此规范之各项要求注释。

  • 标签: 《史学月刊》 文献注释 规范说 中文 网络资料 作者投稿
  • 简介:敦煌文献中记载的摩喉罗与宋元七夕节时流行的摩喉罗除名称相同外,形象上也有共同的特征,两者应为同一名物。敦煌摩喉罗与化生都是佛教寺院孟兰盆会时需用的供养具,形象又极为相似,因而两者名称虽异,但所指的也应是同一种名物。而孟兰盆会中供奉摩喉罗,应是为祈愿亡魂早日得以度脱苦难,往生佛国净土世界。

  • 标签: 敦煌 摩睺罗 化生 盂兰盆节
  • 简介:历史文献是历史进程的见证,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历史文献资源的建设应当作为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点内容和突出特色。本文以山西大学图书馆为例,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历史文献资源建设的现存缺憾,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变对策。

  • 标签: 历史文献 文献资源建设 高校图书馆
  • 简介:《安多政教史》对研究19世纪安多地区的宗教现状和社会政治状况、格鲁派的寺院分布情况等具有重要的文献参考价值。目前,学术界对《安多政教史》的历史文献价值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鲜有学者对其文献资料进行文本研究。文章试图应用文献学的方法,对《安多政教史》的作者、成书年代、资料来源、内容结构、数据、缺陷以及文本译介等方面加以阐述。

  • 标签: 《安多政教》 历史 文献学
  • 简介:<正>敦煌莫高窟之藏,自儒释道写经至塐刻画壁,容观之盛,古今无匹,而俞脉该备,统纪调达,又非孔壁汲冢之残缺.它的真正价值,除了高超绝世的艺术瑰宝外,还在于创造这一伟大宝库的人.敦煌文献的官、私写本的经生、书手,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一生之中虽然没有惊人的业绩和作为,但他们当时留下的宝贵遗墨,却为后人开拓了宽阔的研究前景.他们书写的各类经卷,成了中华民族宝库中的弥足珍贵的宝藏,为世人所瞩目.为了不泯灭这些

  • 标签: 敦煌文献 妙法莲华经 敦煌文书 题记 敦煌写经 考述
  • 简介:<正>一、手抄本和图书使用的材料蒙古文手抄本是写在纸上,桦树皮上或木制的书版上或皮革上的。大约在1594年,中国明代一位通晓边境事务,名叫萧大亨的官吏在一份关于北部民族风俗的报告中提到了当时蒙古人使用的木制书版与皮革。保存下来的这类抄本最早的是金账汗国(1223—1503年)时代书写在桦树皮上的情歌。从此以后,桦树皮就一直用作书写材料,用作护身符的《佛说大白

  • 标签: 蒙古文字 雕板印刷 手抄本 桦树皮 书写形式 皇家图书馆
  • 简介:日本很早就开始有意识地收集满文文献,其收藏数量是除了中国以外最多的国家。同时,日本满文古籍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很长时间都处于较为显著的地位。本文对日本满文古籍文献及其整理研究工作概况进行了论述,以总结经验,促进相关工作发展。

  • 标签: 日本满文 古籍文献 研究概况
  • 简介:西晋末年,中原处于战火弥漫、干戈不息的混乱局势。五凉政权控制下的河西地区总的形势却“……秩序安定,经济丰饶.既为中州人士避难之地.复是流民移徙之区”。因此,京城士大夫认识到“天下方乱.避难之所唯凉土耳”,“中州避难来者日月相继”。为了安置中州移民,前凉时专门设置了武兴郡。张轨及其子张茂先后两次大建姑臧城。张骏时为前凉鼎盛时期,又大规模修筑姑臧城。因年代久远,保存下来的五凉建筑遗迹已不多。现只能根据史料记载和少数现存遗迹来复原五凉时期姑臧城的繁荣景象。借此,撰写此文请教于方家和有志之士,从而得到更多的五凉建筑和其他方面的资料。

  • 标签: 文献 五凉时期 姑藏都城 寺塔台 石窟遗迹 略述
  • 简介:园林是一种立体构成的综合艺术,可游可居。唐代私家园林,与文人士大夫的价值观念、审美理想、生活情趣、艺术创作和交游聚会关系密切,是洞察士林风尚和文人心态的一个窗口。对唐代园林别业的分布、方位、园主、工匠、古今沿革等的考证,既可钩摭辑录园林史料,亦有助于唐代文史研究的深化,笔者曾有论述~①。历代文献中所载录的唐代园林史料颇零乱,兹就阅读过程中所发现的一些疑惑之处提出来,谈一点自己的浅见,恳请海内外方家

  • 标签: 终南别业 紫阁峰 文人士大夫 立体构成 杂考 历代文献